10+3机制的10+3合作动作机制

如题所述

10+3合作的由来
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源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1990年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设想,后来改称“东亚经济论坛”。因美国反对,日本消极,论坛未能启动。东盟在1995年曼谷首脑会议上提出举行东盟与中、日、韩首脑会晤的设想。1997年底,首次东盟与中、日、韩(时为9+3,1999年柬埔寨加入东盟后成为10+3)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东亚合作的动作机制
1、领导人非正式会晤。1997年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首次非正式会晤后,又在河内和马尼拉举行了第二、三次会晤,2000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了第四次首脑会议。
2、部长级会议。已启动的有外交部长会议、高官会议、财政部长会议、财政和中央银行副手会议、经济部长会议、经济高官会议。
3、第二轨道(非官方)活动有东亚展望小组会议、主要产业-商业论坛和中日韩三边政策研究机构合作。
东亚合作的目标和领域。1999年底第三次10+3领导人会晤发表《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提出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等公认的国际原则处理相互关系;强调要推动东亚国家间的对话与合作,促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
《联合声明》明确东亚合作的重点领域是:经济、货币与金融、社会及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发展合作、文化和信息、政治安全和跨国问题等8个领域。
经济合作方面是加速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鼓励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合作,推动工农业合作,加强中小企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鼓励积极参与东亚增长区——包括湄公河盆地的发展;通过考虑将诸如建立“东亚经济委员会”以及为主要地区工业启动产业论坛的倡议联系起来,以促进民营部门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合作活动;同时,鉴于这些行动是实现了持续经济增长以及对于防止东亚再次发生经济危机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参加国同意继续进行结构改革,并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
货币与金融合作领域是在共同感兴趣的。金融、货币和财政问题上加强政策性对话、协调与合作,初始阶段可以集中在宏观经济风险管理、加强公司管理、资本流通的地区监管、强化银行和金融体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通过10+3的框架,包括10+3财政和央行领导人和官员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加强自救与自助机制。
社会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是在诸种实施“东盟人力资源开发倡议”、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以及“东盟社会保障体系行动纲领”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科技发展领域是加强合作,加强能力建设,促进东亚经济发展及可持续增长。
发展合作领域是给予并加强对东盟落实《河内行动计划》的支持,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技术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本地区长期的经济和政治稳定。
文化和信息领域是加强地区合作,向世界其他地区宣传亚洲的观点,进一步促进东亚人民之间的交流,推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友好与和平,集中了解东亚文化的力量和优点,认识到本地区的力量部分来源于其多样性,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政治安全领域是继续进行对话、协调与合作,加强相互理解与信息,从而在东亚地区建立持久和平与稳定。
在跨国问题上加强合作,以解决东亚各国在这一领域的共同关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