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如题所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常见于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症状多样且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仅有一些轻微的视力模糊感。这是因为病变主要影响视网膜的微小血管,而这些血管受损后会导致轻微的视力下降。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的视网膜水肿、渗出和出血所引起的。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更严重的症状。这些症状表明病变已经进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有时需要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凭借其强大的医疗实力和广泛的医院网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专业的眼科检查和治疗服务。该集团拥有先进的眼科检查设备和技术,能够准确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变程度,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也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总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加强眼部保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及选择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至关重要。而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正是这样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在线预约眼科专家号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6
一、非增生型
1、微血管瘤或合并眼底小出血点。长期较高的血糖水平使血管壁变薄,导致小血管局部膨出,使眼底出现很多小红点。此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轻微,不影响视力。
2、硬性渗出合并一期改变。血管壁进一步变薄,血管壁紧密连接发生障碍,脂质成分漏出,眼底某些部位出现黄色渗出物。同时,小出血点变大形成出血斑。这时绝大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仍无明显症状,极个别患者黄色渗出在视觉敏感部位——黄斑区,出现视力下降。
3、棉絮斑合并一期或二期改变。血管壁病变进一步加剧,出现变细、闭塞、扭曲等异常,造成周围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使眼底可见棉絮状坏死组织。此期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出现视力下降。
二、增生型
1、新生血管形成或合并有玻璃体出血是此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之一。因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眼底会代偿性出现非正常新生血管,这些血管随时有可能破裂,造成玻璃体出血。患者视力会急剧下降,只能分辨眼前的手动和手指数。
2、形成纤维血管增殖膜。眼底淤血有的可被组织自行吸收,不能被吸收的部分形成纤维血管膜。由于部分淤血被吸收,患者自觉症状减轻。
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由于纤维血管膜与视网膜严重粘连,其收缩造成视网膜脱离,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失明或仅存微弱视力。
第2个回答  2021-05-12

第3个回答  2017-06-26
①微血管瘤,针帽大的暗红色血管瘤多位于黄斑周围深部,可数月或成年不退,结膜上也常有类似的血管瘤存在。
②视网膜出血,多出现深层或中层,呈圆或不规则之小出血斑。
③渗出物常出现于视网膜后极部之深层。形状多为小点状,聚集成堆,或缘清楚,有时混杂发亮的胆固醇结晶,而有伴有水肿。

④ 静脉改变多见于年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静脉的纡曲扩张和血管新生,开始时静脉主干的某一段,呈腊肠或卷曲状扩张,以后于视乳头部或其附近出现多数新生血管,呈束状或网状,亦可伴以透明状膜而伸入玻璃体内,此种新生血管破裂后可发生大出血,而形成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终因并发出血性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而失明。
第4个回答  2020-10-24
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失明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了糖尿病,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另外,1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且严重,2型糖尿病发生视网膜病变要晚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