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十则》中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1、三人行,必有我师

2、敏而好学

3、不耻下问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

一、

1、释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原文:《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二、

1、释义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2、 出 处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三、

1、释义:,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敏:聪明;好:喜好。

2、 出 处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四、

1、释义: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2、原文《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五、

1、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2、原文:《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