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会引发什么疾病?吃什么药好。

尿尿总感觉尿不尽,去年发生过一次尿路感染,前两天又复发了,不过比较轻,这两天总感觉不怎么舒服,不知道吃点什么药好。可以根治吗?这个病会引发其它什么疾病吗?

泌尿系感染是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炎症的总称。中医称“淋症”。 治疗尿路感染的中成药常用的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三金片、尿感宁冲剂、导赤丸等。
治疗尿路感染的专方及单验方有哪些,各自疗效如何?
为了探索治疗尿路感染的新路子,有些学者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某个方面或病理的某个环节,自拟专方或加减古方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文献资料选摘如下:①苦参通淋汤 (自拟方):苦参、柴胡、黄柏、公英、马齿苋、石韦。治疗泌尿系感染50例,其中急性40例,慢性10例,结果治愈48例,服药量少者3剂,最多达15剂,一般服6剂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②上方加用玉米须,治疗急性尿路感染120例,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③ 通淋利湿汤(自拟方):双花、连翘、石韦、萆�、黄柏、�蓄、白茅根、西瓜皮、黄瓜皮、白蔻仁、木通、甘草。治疗急性肾盂肾炎160例,治愈86例,总有效率86.2%。④输液3天后给予虎车合剂:虎杖、大青叶、车前草、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白芍、黄芪,每日1~2剂,治疗21例,治愈18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⑤中药基本方:车前子、泽泻、石韦、黄柏、茜草、生地、地丁、鱼腥草。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4例,有效率73 5%,与西药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1)。⑥补气益肾通淋方:黄芪、党参、茯苓、菟丝子、金樱子、牛膝、金钱草、山栀、�蓄。治疗L-型细菌尿路感染10例,治愈7例,好转3例。(注:L�型细菌是细菌和变异过程中因细胞壁缺陷而产生的变异型细菌,在体内的生成、致病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⑦苍耳子250克炒焦,加水600mL煎取药液400mL,加红糖100克,1次服用,服药 1次治愈16例,2次治愈4例,共治28例,治愈率71.4%,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可能与炒焦有关。⑧川楝子20~30克砸碎,水煎两次,两次药汁混合,早晚分服,治疗本病有效。⑨自拟方:金银花、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治疗20余例,效好。�10�凤尾草全草30~60克,冰糖15克,每日1剂,浓煎,分2次服,连服3~5日,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多例,均痊愈。�11�马齿苋120~150克(鲜品500克),红糖90克,煎服,服药后,盖被卧床出汗。治疗急性尿道炎11例,膀胱尿道炎29例,肾盂肾炎13例,全部治愈。此药无副作用,脾虚者不必忌。�12�金银花15克,板蓝根15克,鱼腥草30克,车前子12克,泽泻12克,瞿麦12克,海金沙9克,甘草梢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32例,痊愈31例。�13�葫芦茶15克,海金沙15克,功劳叶24克,金钱草30克,桃仁9 克。每日1剂,分3次服。治疗尿路感染24例,痊愈20例。�14�泡桐花(带蒂,鲜、干品皆可)20~30个,水煎,将花弃去,1次服下,早晚各1剂,治疗急性膀胱炎30余例,多于服药2 剂后症状消失。�15�滑石30克,甘草5克。共研末,分6份,日服2次,每次1份。治疗尿道炎 10例,均痊愈。�16�用坐浴方:苦参、土牛膝、黄柏、蛇床子、枯矾。每日1剂,坐浴2次,配合内服药,治疗频繁发作的尿路感染有效。
为了便于病人服用,有些医者将效方做成冲剂治疗本病,疗效满意。①肾疾宁冲剂:党参、茯苓、黄柏、�蓄、瞿麦、冬瓜皮、白花蛇舌草、柴胡、车前子、蒲公英、生地。每次1袋,每日2~3次,治疗急性尿路感染22例,总有效率86.4%,慢性尿路感染48例,总有效率79 .2%。②将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海金沙藤、瞿麦、�蓄等做成冲剂,每包含原生药25克,每次1包,每日2~3次,总有效率91.64%。③泌炎康冲剂:黄芪、党参、茯苓、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石莲子、益母草、茅根、白花蛇舌草、甘草,每次1袋,每日2次,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31例,治愈24例,好转5例,2年随访19例,治愈17例。

治疗尿路感染有哪些自疗便方?
中医简易自我疗法是中医医家在传统的理法方药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摸索出的,具有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服用适口、便于久服、吸收充分、寓治于食等特点,可发挥良好辅助治疗作用,并便于家庭使用,它是民间医疗经验的结晶。现介绍用于泌尿系感染的几类自疗便方:
(1)药茶疗法
①茅根、车前草各100克。加水煎服,放糖少许,以汤代茶。以上为1日量。
②玉米根、玉米芯各100克。水煎去渣加适量白糖,代茶饮用。以上为1日量。
③薏米茎、叶、根适量(鲜草约250克,干草减半)。加水煎煮去渣,以汤代茶饮用。以上为1 日量。
④鲜竹叶、茅根各30克。将茅根切碎,根据瓷杯大小放入竹叶、茅根,沸水冲泡,盖严杯盖,温浸10余分钟,代茶频饮。以上为1日量。(《江西草药》方)
⑤鲜苦瓜1个、绿茶1撮。将苦瓜上端切开。去掉子瓤,装入绿茶,把瓜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将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次取10克,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紧杯盖,温浸10分钟,当茶饮用。(《福建中草药》方)
以上药茶,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2)药粥疗法
①新鲜车前叶50克,粳米100克,葱白1茎。将车前叶洗净切碎,同葱白加水煮汁后去渣,然后放入粳米煎煮成粥,分顿随量食用。(《圣济总录》方)
②滑石50克,瞿麦30克,粳米100克。先把滑石用纱布包好,然后与瞿麦一同加水煎煮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分顿随量食用。(《寿亲养老新书》方)
③地肤子、海金沙各3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将地肤子、海金沙、甘草加水煎煮,沸后半小时,过滤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分顿随量食用。
④鲜茅根200克,粳米100克。将茅根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半小时后,过滤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分顿随量食用。(《补缺肘后方》)
⑤六一散200克,粳米150克。将六一散用纱布包好,和粳米一同加水煮粥,粥成后去掉纱布包,分顿随量食用。
⑥竹叶菜(又名鸭跖草)50克,粳米100克。将竹叶菜洗净后加水煎煮取汁,以汁煮米为粥,可加糖少许调味,1日内分顿随量食用。
以上药粥方均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3)蔬食疗法
①西瓜1个、番茄适量。将西瓜取瓤去子,番茄用沸水冲烫、剥皮,用洁净的纱布绞西瓜瓤和番茄肉,挤出汁液,随量食用。
②鲜甘蔗、鲜藕各500克。将甘蔗洗净,去皮切碎,鲜藕去节、切碎。混合后放入臼中加水少许捣烂,用洁净的纱布包绞取汁。温开水冲化饮用。
以上2方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4)膏滋疗法
①熟地、山药各150克,萸肉、丹皮、泽泻、茯苓各100克,车前子、六一散各150克,蜂蜜5 00克。将熟地等药加水适量,文火煎煮取汁,然后再加水煎取二汁,合并滤汁,加热浓缩至粘稠状时,倒入蜂蜜煮沸后离火,装入干燥瓶内密闭贮存。每次2食匙,每日3次,白开水化服。(适用于慢性尿路感染)
②六一散1000克,蜂蜜500克。将六一散加水煎熬1小时后滤取汁,加热浓缩至稠厚状,倒入蜂蜜煮沸,冷却贮存。每次3食匙,每日3次,白开水化服。(适用于急性尿路感染)

常用有效的抗尿路感染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辨证治疗尿感是中医学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我们也常配合选用一些经西医药理证明确有抗菌抑菌作用的中药。这些中药同时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1)柴胡: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尿感发热者有较好的解热功效。
(2)泽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黄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4)紫花地丁: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药还有:穿心莲、四季青、大黄、金银花、鸭跖草、马齿苋、曲莲、夏枯草、�草、苦参、黄连、车前草、知母、杜仲、黄精、生甘草等。
除上述药物外,临床上,常选用以下几种有较好的清热利水通淋作用的药物:
(1)车前子:甘寒利水而不伤阴。
(2)滑石:为治疗湿热淋证的常用药,常与通草配对使用。
(3)通草:能利水通淋,导热下行,常与滑石、竹叶配用。
(4)扁蓄:能清下焦湿热,利水通淋,常与瞿麦、滑石配用。
(5)黄柏:为苦寒燥湿药,适用于下焦湿热,常与知母配对使用。
(6)石韦:为甘寒利水药,效果较快较好。

祝你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3
尿路感染概述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尿路感染病因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

尿路感染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 :1.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发热; 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尿频、尿急、尿痛; 7.腰痛、肾区不适; 8.上输尿管点压痛; 9.肋腰点压痛; 10.肾区叩击痛; 11.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尿路感染需要做哪些检查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
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
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
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
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
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8.血沉增快;

尿路感染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
2.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头孢唑啉钠,诺氟沙星);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对所有病人均鼓励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应给予输液,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5.部分病人可配合服用中药。

尿路感染专家提示
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诱因,故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有无畸形等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另外,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见,如有者,应先按淋病治疗。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可以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板兰根、地丁、败酱草、车前草等,此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下尿路感染
膀胱和尿道的细菌性炎症,统称为下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多数为继发性的,女性较多见。常见的诱因有尿道梗阻、邻近器官的炎症、膀胱或尿道器械检查、创伤、手淫等。
(1)临床表现 下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分:起病多急骤,尿频,尿急,尿痛,或有黏液性分泌物。检查尿液有脓细胞、少量红细胞。
(2)治疗 包括:①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原发病灶并消除衣发因素;②多饮水,热水落石出或1:50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③抗感染:可选用增效联磺1克,每天2次,庆大霉素片8万单位,每天3次,诺氟沙星0.2克,每天3次,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2-4克或丁胺卡那霉素0.4-0.6克;④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适量解痉止痛药,如山莨菪碱5-10毫克,每天3次口服,或阿托品片0.3-0.6毫克,每天3次。

女性为何易患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细菌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发生的一种疾病。各种调查资料均显示,在成人中,女性罹患尿路感染明显多于男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应如何针对各种致病原因进行预防?这是许多人,特别是女同胞十分关心的事。这里逐点剖析,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且宽弛,细菌易于进入。因此,女性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 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和肛门邻近,男性的尿道口远离会阴部,而且还有一段"空间距离",因而不易患尿路感染。而女性的尿
道口与阴道,肛门距离很近,无论是阴道还是肛门周围,都有大量细菌,阴道的分泌物也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基,使用菌更容易繁殖。因此女性预防尿路感染之法便是勤加清洗,尽量减少细菌的数量。以降低发病机会。

三, 月经和性活动,月经血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经期卫生,特别是月经用品的清洁和消毒,是减少细菌入侵的重要环节。性交活动可以把前尿道的细菌通过机械性的推挤动作推进后尿道和膀胱。临床上有一些病例,都是房事后发病的,说明了这点。性活动是夫妻生活的重要部分,当然不可能"因噎废食",但在反复发病且病因与性活动情况下,适当节欲也是应该的。更重要的还是采取下列措施:房事前饮一杯开水,目的是增加尿量;房事结束后就厕小解,把因性动作而推进去的细菌,在它侵入黏膜组织之前冲洗、排放出体外,若这两种方法仍未能杜绝尿路感染发生,可于房事后服抗菌药物一次(具体药物和剂量由医生指导),预防效果怄气理想,且副作用也极小。

四, 妊娠 怀孕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近膀胱和输尿管,内分泌的变化也使输尿管舒张和蠕动减慢,使尿流缓慢或者形成一种轻度的积液。此种情况也利于细菌侵入和繁殖而致病。以前有人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但此法不可取。因为滥用抗菌药物对母体和胎儿可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何况漫长的十月怀胎,可谓防不胜防。笔者认为安全之法还是严密观察,定期检查尿液,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五, 憋尿 这是女性常见的不良习惯。其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解决之法当然是不憋尿,甚至应养成"勤"小解的好习惯。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野菊花、蒲公英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茅根60克、鲜芦根3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3)葵花杆心15克、玉米须3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2.饮食自疗法
(1)粳米50克、苡仁30克、鸭跖草15克。先将鸭跖草水煎取汁,加入粳米、
苡仁煮粥吃,每日2次。
(2)粳米60克、绿豆15克、苡仁20克,同煮粥吃,食时可加入冰糖。
(3)田螺肉20克、苡仁30克。先将田螺肉洗净,加入调料炒熟,与苡仁同煮
食之。
3.外治自疗法
(1)桃仁10克、鲜车前草30克,捣烂如泥,加入少许食盐拌匀,敷于关元穴
(脐直下3寸),外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3-5天为1疗程。
(2)葱白1把,捣泥,敷于神阙穴(即肚脐),外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次。
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常用,它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② 延迟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③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可以扩大抗菌范围;④联合用药可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但是,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滥用,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如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容易出现二重感染,耐药菌株更加增多;浪费药物,给人一种虚伪的安全感,从而延误正确的治疗。因此,只有出现下列指征时,才应该进行联合用药: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如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③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由急性肾盂肾炎导致的败血症;④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如慢性尿路感染、肾结核;⑤用以减少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和氟嘧啶合用治疗真菌感染,前者用量可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药联合即可,常不必要三药联用或四药联用。

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多用以下方式联合用药以增强临床疗效。

对大肠杆菌感染,多选用氨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先锋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合用。

对变形杆菌感染,多运用呋喃坦啶与红霉素合用,或者青霉素类与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合用。

对绿脓杆菌感染,多运用氨苄或羧苄青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合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运用新青霉素Ⅰ或Ⅱ与先锋霉素或庆大霉素合用,红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合用。
第2个回答  2013-11-03
吃药的话,一般选择奎诺酮类抗生素效果较好。此类药物在尿液中行成的药物浓度较高。
此类药有:诺弗沙星,环丙沙星,左氧弗沙星,加替沙星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