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日》<<三衢道中>><<雪梅》

如题所述

一、《元 日》
[北宋.王安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三衢道中》①
【宋】 曾几
梅子黄时②日日晴,小溪泛尽③却山行④。
绿阴⑤不减⑥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区,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译文】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雪梅》年代:宋 作者: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品赏析[注释](1)降:投降。此处指让步,服输。(2)骚人:诗人。评章:评论,评判。逊:差;不如。

[译文]梅花和雪花互相争春,谁也不肯服输,这使诗人很作难,只好搁下笔来,费心加以评判。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虽清,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的幽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