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哪一个好汉给你留下印象,800字左右的人物述评

如题所述

鲁达——
鲁达是水浒中最为具有人性的智慧之人,五台山老和尚所言不谬,故法号智深!遍观全书,鲁智深杀人仅有离家之前拳打镇关西是失手不当杀人,以后极少几个被杀之人都是恶贯满盈,实为水浒之中洪七公,真君子大侠也。因此说,无论从小说家角度还是读者看来,智深与武松齐名,二者具有极大差异。

智深具有人性本原的真情实感,无论是保护卖唱父女,不遗余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和求名动机。五台山出家,屡次坏了庙里的规矩,其根源是好酒的本性和追求无拘无束生活方式使然,并没有任何以强凌弱的行为。转东京,即使与地皮流氓为伴,以其善良通达之心影响着泼皮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不失善举。交林冲英雄相惜、大闹野猪林、洞房扮新娘、二龙山除掉恶道士、直至上粱山,其英雄气与林冲大有互补之妙!

粱山好汉的归宿,作者苦心布局,与武松断臂、林冲受逼、吴用入世、公孙胜离世...相比,鲁智深功德圆满,人间天堂杭州坐化,暗示着一个人间真英雄的善终....
戴宗
戴宗从小付出的艰辛努力,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戴宗在梁山上地位尊崇,不仅仅在于他独一无二的长跑特技,更重要的是,他是吴用、宋江的好朋友。
宋江在发配江州途经梁山的路上,吴用就大力推荐了好朋友戴院长的神奇经历,宋江当然不能浪费这么优秀的人力资源,在江州监狱中,故意不送贿赂给戴宗,只等他上门来索。
戴宗作为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不枉他“太保”之名。凡是新来囚犯,“常例送银五两”,倘若不给他,按照戴宗自己的话来说“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个苍蝇”,由此可见,戴宗和雷横、蔡福等政府小公务员一样,信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真理”。
戴宗再狡猾,却狡诈不过宋江。宋江在江州大牢里,上上下下四处行贿,就是独独不给戴宗,逼得戴宗亲自出马来要,而宋江看见戴宗前倨后恭,心中自然快意莫名——看着将军变成奴隶,任何人心中都会感觉很有趣。由此而来宋江顺利结识了铁杆心腹戴宗,并且在戴宗的引荐下,认识了最忠心的兄弟兼打手——李逵。而正是这两人的后期卖力表现,才能让宋江在梁山上的地位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因他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
戴宗的“神行法”,看起来确实了得:腿上绑两个甲马,一日便可以跑五百里;若是绑了四个,便可以飞奔八百里。看起来和现代汽车使用四冲程发动机还是二冲程发动机倒有几分相似之处。戴宗的“神行法”,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而且可以转授他人,我们看见小说中不仅戴宗经常长跑健身,而且杨林、李逵、安道全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也有幸尝过“神州行”的滋味。

新版《水浒传》中的戴宗
要是使用了神行法,戴宗自己是必须全程食素,但是同伴可以吃荤,这一点从戴宗和杨林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随从者不忌饮食。但是戴宗为了作弄李逵,使梁山第一莽汉永远敬畏和臣服自己,也曾故意撒谎骗人,看见李逵偷吃牛肉,因势小惩薄诫,骗得李逵一路吃素,从而让李逵对他不敢有丝毫无礼之处。杨林只是个小角色,对于戴宗来说无足轻重,但是李逵大大不同,作为梁山重量级人物,眼里除了宋江吴用等寥寥数人,谁也不在乎(李逵害怕燕青、焦挺,只是惧怕相扑绝技,若说到人格魅力,哪能折服?),能够收伏李逵的心,戴宗不仅面上有光,而且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大大有好处。

新版《水浒传》中的戴宗
其实我一直在想:戴宗口口声声说神行时只能吃素,只是个掩人耳目的幌子,他自己完全可以荤素照单全收!只是为了保证神行法在外人眼里的神秘性,所以给它披上一件虚幻的皇帝新装而已!
戴宗的神行法,小说中吹嘘得神乎其神。如果倪匡来写卫斯理版《水浒传》,戴宗和公孙胜都是当仁不让的外星人。当然施老夫子所处的那个年代,加点神话色彩的情节无可厚非,大贤诸葛亮还点七盏油灯祈求延寿,戴宗跑得比兔子还快也就不难理解了。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戴宗
其实按照我的推测,戴宗本身就有特异功能存在,而且自小坚持天天长跑锻炼身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直坚持不懈,这有点像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长跑强国的选手,从小训练有素,日后才能在奥运会上不断摘金夺银为国争光。所以我们看到,小说中,戴宗一般都是自己单独活动(出于情节需要时才带上杨林、李逵、安道全),哪怕面对领导,也不见他取出甲马,“大家让让,请领导先走!”如果神行法真的可以随便教人,要是一百零八将全部腿上绑上甲马牌发动机,漫说“杀上东京,夺了鸟位”,就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林冲
林冲说话极少,只有三处.一处是洪教头无礼挑衅,林冲连说:“不敢,不敢.”透过两个不敢,我们似乎就可以看到林冲内心的想法:一来林冲思量这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如果打败了他,怕是对不住柴进.二来这也跟林冲一贯逆来顺受的人物性格有极大关系.妻子受辱,忍;遭受陷害,还是忍.在洪教头这等耍赖小厮面前,他的善良、忠厚、谦逊、忍让也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另一处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洪教头虚张声势地舞弄一番,发出“来,来”的挑衅后,林冲只是三字“请教了”,显得沉着、冷静.还一处,在战了四五个回合后,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及,林冲只是回答:“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就算是输了吧,说明林冲身戴木枷觉之不平,以佯称认输引起柴进注意,同时也使洪教头更加狂妄、骄躁.可见林冲思考十分精密.
林冲的动作描写,更是细致入微,极恰当地挖掘出他的内心世界.初见洪教头,林冲便躬身施礼、起身让座,足见林冲懂得礼节,十分谦逊.与洪教头比武一节,更可以洞察出林冲的细致心理.洪教头使出浑身功夫,来了个“把火烧天”时,林冲一眼便看出破绽,把棒一“横”,第一个回合持平.第二个回合洪教头更是气势汹汹,劈头打来,林冲只是轻轻往后一“退”,便避开一招.真是知己知彼,足智多谋.第三个回合,林冲见洪教头方寸已乱,“还没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于是一“抡”,一“扫”,便使得洪教头倒在地上,羞惭逃开.仅三招,一个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林冲便已经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武松
很多人对武松的印象就是不进女色,和仗义、爱打抱不平。武松和《水浒》中很多英雄一样,不进女色,而且终身未娶。有些人给武松编写野史,说武松练的是童子功,所以不能进女色。当初,潘金莲想要勾引武松,曾经拍了武松的肩膀一下,所以武松一生没有受过伤,只是单单丢掉了一只手臂。当然这些都是《水浒》迷们的杜撰,在《水浒》中并找不到出处,武松练得是否是童子功,也无从考证。至于,武松的爱打抱不平其实可以说是一种错觉,因为,在书中武松并没有什么抱打不平的事迹。杀潘金莲是为自己的哥哥报仇,至于杀蒋门神,与其说是抱打不平,不如说是被人利用。武松杀潘金莲后,来到孟州服刑,受到施恩善待,而施恩的老爸正是劳改大队的队长,所以武松在孟州服刑的日子过得挺舒服。
不过,施恩是有目的的,施恩原先经营一家大型的夜总会“快活林”,其中还有红灯区。可是后来被来头更大的蒋门神硬抢了去,施恩心又不甘,正好武松来到,于是想要拉拢武松对付蒋门神。其实这是黑社会之间的黑吃黑,到底是谁控制快活林,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事情到着这一步,武松就只有沦为黑社会的高级打手,因为武松是个有恩必报的人,施恩对武松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早把五二爷拉到自己的战线上。于是武松替施恩出头抢回了快活林,不过武松没有赶尽杀绝,放了蒋门神一条活路。但是蒋门神不知死活,设计陷害武松犯了官司,后来武松得以脱身以后,就有了杀了15个人,血溅鸳鸯楼的命案。至此,武松除了上梁山以外,再无别的路可走。而武松上了梁山以后的故事,远没有之前的精彩。武松是《水浒》众多好汉的一个代表,不进女色,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交朋友。是的,这些都是武松的特点,不过要是用两个词形容武松那就是“单纯”和“善良”。
正是这两个特点注定了武松的命运,武二爷没有心机,能交的朋友都交,能吃的酒席都吃,人家对他有一点好处,他就掏心掏肺,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所以武松被别人当作枪使是必然的,之后无路可走,上梁山也是必然的。怪只怪那个年代,不让单纯的人可以走单纯的路。
李逵
说起李逵,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鲁莽。李逵的每一次出场,几乎都会有鲁莽的表现。而且李逵的鲁莽有些夸张,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李逵杀红了眼,“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这样的滥杀无辜,不得不使得英雄这个词,在李逵身上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而《水浒》中,还曾两次提到过,李逵把人肉烤来吃,这更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使得李逵的形象变得有几分狰狞。难怪书中写道:“若听得‘黑旋风李逵’五个字,端的医得小儿夜啼惊哭”。
一般来说,鲁莽的人武功总不会达到至高境界,而李逵的武功更是不入流。但李逵和排名第97的李云、排名98焦挺交过手,结果是一平一负。在梁山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李逵就没有单条赢过有名有姓的敌人。可见李逵武功确实不怎么样。李逵的鲁莽,还体现在他对宋江的盲目服从上,李逵在梁山的实际工作其实是宋江的贴身保镖。他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这项工作,而且对于宋江的话,李逵几乎言听计从。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逵混得了一个不错的排名,第22位。这其中有多少水分,就不好估量了。
吴用
说起军师,大家首先会想起诸葛亮来;说起《水浒》里面的头号军事智多星吴用,大家也总会和诸葛亮比较。可是实际上,吴用实在有愧于军事这个职业,更有愧于祖师爷诸葛亮。当然,吴用对于梁山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但吴用的聪明,更倒是显示在阴谋诡计上,从一上梁山起,外用就看出了林冲与原先的头领王伦之间的矛盾,并加以挑拨,最终林冲被当作工具,火并了王伦,把姚盖扶上了老大的位置,而吴用自己也做了老二的交椅。利用林冲,这条计谋算是吴用最温柔的计谋。
所谓逼上梁山,真正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好汉并不多,其实很多人都是被吴用的计谋逼上梁山,吴用的这些计谋一条比一条歹毒,轻则毁人事业前程,重则害人家破人亡,最后不得已归附梁山。象李应、朱仝、徐宁、卢俊义,都是被吴用逼上梁山的。而吴用到了真正的战场上,几乎没有漂亮的指挥,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雄才,谈笑中就是对方的大军灰飞烟灭。由此看来,吴用并不太适合当军事,而适合当一个阴谋家。而且,吴永绝对算的上水浒的头号阴谋家。
杨志
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是36天罡星的天暗星,“暗”字确实可以代表杨志,因为杨志可以堪称水浒108将中最倒霉的一个。也许很多人认为杨志像林冲一样,是官逼民反,被贪官恶吏逼上梁山的,其实不是这样,杨志是被命运逼上梁山的。杨志从一出场就开始倒霉,遇上了刚上梁山的林冲取“投名状”要杀一人。
和林冲打了30回合不分胜负,然后被请到山上,交代了自己因为遇到风浪,把押送的花石纲翻在了黄河里。按说,风浪属于现代签合同里必加上的一个备注条款“不可抗力因素发生变更,甲方不负责任。”但是,在宋朝当官,可没有合同,更没有这个条款的保护,所以杨志也只能自认倒霉。杨志为了找个官做,不得不多方打点,还特地为高逑送上了厚礼,结果马屁拍在马腿上,高逑不但不领情还摔碎了厚礼。
杨志后来才得知,是因为高衙内被几个泼皮废掉了手脚,所以正好拿他发火。天灾人祸,杨志都赶上了,但是倒霉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杨志为了几许打点,要去买祖传的宝刀,却遇上了泼皮牛二,面对牛二的纠缠,杨志一直忍让,却又鬼使神差的误杀了牛二,被发配边疆。好不容易得到上司的赏识,押送生辰纲,却又被后来的老大姚盖夺走。
最后不得不落草为寇。纵观杨志的遭遇,不难发现其实没有人想专门他作对,但是杨志碰到的事情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如果说有人和他作对,那只能是老天爷了。
王英
按说食色性也,乃是人之常情,不过《水浒》的英雄好汉们却几乎个个不近女色。但是所谓“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水浒》108将中也有个例外,那就是矮脚虎王英。
话说这个王英是个从事长途贩运工作的个体户,有一次见财起意,就抢了委托他生意的客户,事发入狱。越狱成功后,流落到清风山一带,入了清风山的伙。“矮脚虎”当属于《水浒》中的“猪八戒”:王英不仅贪财,而且好色。
王英的第一次艳遇发生在宋江在清风山上作客的时候,正逢矮脚虎劫持了附近清风寨保安大队队长刘高的太太,想娶来当作压寨夫人。后来宋江指责他“贪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又许诺将来给他找一房满意的老婆。王英才肯罢休,也为他后来娶到一张青扈三娘埋下了伏笔。
也就此成就了《水浒》里面,仅次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第二对不般配的婚姻。扈三娘本来是祝家庄的一位女将,王英见扈三娘生的美貌,垂涎已不止三尺,于是上前与其交手,却被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扈三娘生擒。也由此可见,这个王英的武功着实不怎么样。不过,好在王英的108个弟兄里有大有本事的,可以替他出头。后来,林冲出马,生擒了扈三娘。
宋江念到曾对王英许下的婚事,于是做主把扈三娘嫁给了王英。这个贪财好色、又没有什么本事的王英,却成就一段对于他自己来讲无限美好的婚姻,不过扈三娘自己也就此进入了《水浒》108将的行列。
燕青
燕青的出身在梁山108人中可以说是最低微的,他本是卢俊义家养的奴才,但卢俊义对燕青十分喜爱,并没有把他当奴仆看待,不仅给了他很好的教育,还教他武功并培养了他很多才艺。燕青不仅人长得帅,而且多才多艺,武艺高强。
但燕青终归是奴仆出身,在北宋这个比较看门第的社会里,他的名号就大打折扣了,因而只在风月场上得了个“浪子燕青”的称号。直到梁山聚义,卢俊义同燕青结为兄弟,一个是二哥,另一个是36弟,燕青却从未在任何场合称呼过卢俊义为“兄长”或“哥哥”这个梁山通用的称呼,而是一直沿用自己从大名府时代就使用的老称呼“主人”,这个称呼一直到燕青脱离梁山系统都没有改变过。可见燕青的忠心和对卢俊义的感情了。
燕青上梁山很晚,当时已有将近90位大哥了,但燕青的才干使他成为梁山后期最为出彩的人物。他二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紧接着又参与了曾头市之战。而这些功劳对于燕青来讲,都不是主要的,他最关键的工作就是通过李师师,完成了梁山的招安大计。可以说没有燕青,就没有梁山组织受招安的成功。燕青在梁山招安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秘密工作能力和外交才干,可以说整个梁山无人出其右。不过,燕青最大的智慧还是表现在梁山平定方腊之后。
在活下来的兄弟尚在做升官发财的迷梦时,浪子燕青却十分清醒。他看穿了梁山最后兔死狗烹的结局。脱离梁山,自行离去,是年燕青仅26岁,竟对世情看得如此之透,视功名富贵如闲云,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