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中的平面度、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面轮廓度定义和测量

请帮忙描述一下以上几个形位公差的定义,测量方式,要求要有插图描述,最好是能说出目前有哪些常用的测量仪器。谢谢!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

一、 概念:

1.1定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具体可分为包容要求(E)、最大实体要求(M)、最小实体要求(L)和可逆要求(R)。


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


1.3形位公差带的形式:

二、 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

 

 

 

三、 位置误差与位置公差:

四、 检测方法:

1、检测原则:

2、测量方法:

2.1直线度的测量:

一般用首尾连线评定直线度的误差,常用的有打表测量法与影像测量法。在校准设备的直线度时常用光隙法或自准直仪法。

2.2平面度的测量:

常用打表法或三坐标测量法,还可用平面平晶、水平仪或自准直仪测量。

2.3圆度的测量:

常用的两点测量、影像测量与三坐标测量法。还可用圆度仪或三点测量法。

2.4圆柱度的测量:

常用的是三坐标测量。还可用圆度仪测量。在同轴度误差较小时,也可用径向全跳动来代替检验。

2.5线、面轮廓度的测量:

利用仿形测量装置,将轮廓样版与被测量轮廓比较,测其光隙大小。用三坐标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得出。

2.6定向误差的测量:

常用影像或三坐标测量。也可使用打表测量,在测量垂直度与倾斜度时可以借助辅具转换基准面。

2.7定位误差的测量:

可用影像和三坐标测量直接测量,对称度也可以用打表测量。位置度投影完后得出的相对于理论正确尺寸的偏差fx与fy,需再通过计算才能得出位置度误差值。也可用综合量规检验孔组位置度。

公式:

图解法:

2.8跳动量的测量:

建立基准,并使被测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旋转。指示表面固定位置上的变动量反映该截面的圆跳动值;指示表沿被测要素的理想方向移动(连续或间断),则指示表的示值最大变动量为全跳动值。无特殊规定时,提示表的测头均应垂直于被测要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