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百草汤用哪些药草

如题所述

各地熬制“百草汤”的原料不尽相同,可以因地制宜。一般由艾草、菖蒲,搭配桃枝、野菊花、桑叶、铜钱草、灯芯草、车前草、鱼腥草、半边莲等煮水沐浴。

艾草、菖蒲被视为端午节的吉祥之草,百草汤中必备,每年端午节前夕,市区各大菜市场中均有出售,或者一般药店里也可以买到。

野菊花:头状花序,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小区绿地、田边路旁。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

桃枝: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从一般的桃树上采集即可。

铜钱草:常卷缩成团状,其茎细长。喜生于湿润的河岸、草地中。

灯芯草:地下茎短,匍匐性,秆丛生直立,圆筒形。多生长在河边,池旁,水沟边,稻田旁,草地上。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叶片,生于山林中、路旁。

车前草:又名车轮菜,连花茎高达50厘米,须根。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菜圃以及池塘、河边等地。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常见于沟边、溪边等潮湿地带。

半边莲:又名半边花、瓜仁草等,为桔梗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高约10厘米。生于水田边、沟旁、路边等潮湿地带。
另外还有广西的说法:
牛是反刍动物,吃入草料后不是立即消化,而是不时将半消化的植物纤维反刍至口中,不断的咀嚼。用药草饲喂数日后,将牛宰杀,其胃里的药草尚未完全消化,取出用手揉搓出汁液,经过几道过滤程序,撇去渣滓,加水煮沸后加入牛杂,成为一锅杂烩汤。据说有清热下火,排毒通便的功效,故名为百草汤。是柳州的三江、融水等地的苗人、侗族人用以接待贵宾的菜肴,轻易不能得尝,其传统亦颇为久远。
  《岭表录异》曰:“不乃羹者,即牛肠之垢。柳州距交趾不远,故其食物之相类,如此。”唐代有人考证,百草汤是从越南传来的,古名为“不乃羹”,柳州因与越南相近,有着地域之便,故成为传播异邦饮食文化的肇始地。清人俞蛟的《乡曲枝辞》云:“去牛肠,取垢,揉其汁白如浆者,聚盎内,醮肉而食。人以为秽,而彼则不啻珍错。”直到清代,中原人士仍然视百草汤为未开化的蛮夷之食。就是如今,也有不少柳州人觉得百草汤的制作方式十分恶心,不仅不敢尝试,还为之起了一个非常恶俗的名字——牛屎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