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浣溪沙》的出处?

如题所述

浣溪沙-纳兰容若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译文】残雪的清光映照着冰冷的画屏
已经是三更了,可是<梅花落>的笛声仍旧在萦绕
在那寂寥无人处,月光朦胧我是人世间伤心的过客
知晓你为何事而潸然泪下
在声声更鼓中,悲伤的回忆自己的一生【赏析】“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杜牡《秋夕》诗:“红烛秋光冷画屏。”容若这句意境不但凉,更逼近于凄。此句意谓院子里残雪的余辉衬着月光映在画屏上,使得绘有彩画的屏更看上去也显得凄冷。“落梅”:不是梅花,而是指古笛曲《落梅花》。李白《司马将军歌》里有句:“向月楼中吹落梅。”《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月胧明”:月色朦胧。语出元稹《嘉陵驿》诗:“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容若此处将雪,月,笛声搭配在一起,不减原意,却别添了几分清冷疏淡。“断肠声”:让人断肠,难过的声音。杜甫《吹笛》诗:“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又白居易《长恨歌》:“夜雨闻铃断肠声。”上阕写出一片凄凉月色,夜深无眠,残雪映凉月。何处落梅曲笛声响起,呜呜咽咽声地惹断人肠。下阕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叹息。由此词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当面的对谈倾诉。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观者唏嘘不已,不料还有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伤人欲死。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见容若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神伤。浣溪沙-纳兰容若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赏析】秋风萧瑟,天气肃杀。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纳兰夫妇伉俪情深,为爱妻的早逝而伤心的纳兰此时触景生情,又怎能不悲从中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已是 “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在看北宋词人贺铸在丧妻后发出的感叹:“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人虽然相隔六、七个世纪,其情却是相通的。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 哪堪重负?纳兰或许只有一闭 “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 ”、“黄叶”、“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个定格镜头,长久地锲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几百年后,我们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纳兰孑立的身影,衣袂飘飘,“残阳”下,陷入无限的哀思。下阙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格式较为工整的对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满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浓时最紧要的是无人打扰。“莫惊”二字正写出了卢氏不惊扰他的睡眠,对他体贴入微、关爱备至。而这样一位温柔可人的妻子不仅是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更是他文学上的红颜知己。出句写平常生活,对句更进一层。词人在此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意趣盎然。一句“甘心老是乡矣”便写出他们情投意合、安贫乐道的夫妻生活。纳兰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自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哀伤。纳兰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天人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倘若卢氏泉下有知,有如此一位至情至爱的夫君知己,亦能安息了。比起纳兰,李义山算是幸运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而我们这位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且为之心痛,何况词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泪。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在卢氏逝世后却了纳兰心中美好的追忆。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们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纵即逝,恍若昙花一现。纳兰在他的另一首词《蝶恋花》中有“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语)痴情的纳兰性德终于经受不起丧妻失伴 的长长的痛苦磨难,于三十一岁夭亡,结束了短短的一生。他留下一部《通志堂词》, 共三百四十余首,而其中悼念卢氏的就有数十首之多,足见他对亡妻的挚爱与眷恋。纳兰是至情至爱之人,更是一个少有的痴情之人。纳兰在小令方面词工清丽,造诣极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他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本是一位文武全才,其妻卢氏的逝亡对他是一个沉重的精神打击。“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纳兰是真正不曾悔过的。而他本人的早逝于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大损失?当他哀叹“谁念西风独自凉”、“沉思往事立残阳” 的时候,我悄然寻着他的身影,感其痴情,不禁想起了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浣溪沙》 - 浣溪沙背后的故事西施是美女,这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沉鱼落雁的鱼,就是见她而沉的,小说中的范蠡和阿青有一段对话“范蠡轻轻说道:“她的眼睛比这溪水还要明亮,还要清澈……”阿青道:“她眼睛里有鱼游么?”范蠡道:“她的皮肤比天上的白云还要柔和,还要温软……”阿青道:“难道也有小鸟在云里飞吗?”范蠡道:“她的嘴唇比这朵小红花的花瓣还要娇嫩,还要鲜艳,她的嘴唇湿湿的,比这花瓣上的露水还要晶莹。湘妃站在水边,倒影映在清澈的湘江里,江边的鲜花羞惭的都枯萎了,鱼儿不敢在江里游,生怕弄乱了她美丽的倒影。她白雪一般的手伸到湘江里,柔和得好像要溶在水里一样……”可见西施真的很美,要不然,在最后阿青也不会不杀她了。可就是这么一个美女,她的美丽却带来的是不幸,小说里又又这么一段话“范蠡要阿青将羊群赶入花园之中,命婢仆取出糕饼点心,在花园的凉亭中殷勤款待。众仆役见羊群将花园中的牡丹、芍药、玫瑰种种名花异卉大口咬嚼,而范蠡却笑吟吟的瞧着,无不骇异。”在牛羊的眼里,花草只是饲料,在勾践等人的眼里,西施只是一张牌而已。西施被勾践派去迷惑夫差,肩负毁吴复越的“重任“,为复越去投怀一个自己丝毫不爱的男人,牺牲作为女子最宝贵的东西。西施是被勾践用来完成其灭吴霸业的女人代表,在大功告成之日,勾践却与除之而后快,“狡兔死,走狗烹”,沉鱼落雁之容,落了个不明不白“蒸发“的悲惨结局。(这又是勾践是小人的一个证明,小人见读得美好的东西)在这个伪男人主宰的社会里,西施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勾践是个以骗为能的伪男人。勾践骗取的是女人的信任,最终得到的是万里江山,准确地说,应该是骗得天下!在这个伪男人操纵的大局中,女人只不过是他利用拿来“开道“的工具,西施只不过是勾践手中用来打夫差的一根棒子。红颜不是祸水,真正的祸水是红颜背后站着那个阴险的小男人。要说她完全不爱夫差,也是不可能的,《越女剑》不这么说,但有许多书上是这么说,夫差对她是真心的,不爱他至少也有感动,只是,她先遇上了范蠡,她背负这这个男人的理想和任务,她先爱上的是她,尽管她只是被当做了饲料,而非鲜花,可她是是义无反顾的去做了,那她所爱的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4
1.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2.注释

①伏雨:连绵不断的雨。唐杜甫《秋雨叹》:“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②去年句:意谓去年还曾经在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盈利落。斗轻盈,谓比赛行动迅捷轻快。 轻盈,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之纤柔、轻快。李白《相逢行》:“下车何轻盈,飘然似落梅。”
③漫惹二句:炉烟,熏炉中的烟。南朝梁简文帝《晓思》:“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台。”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此二句极写无聊赖之情状。谓炉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

3.赏析

此篇描绘了一种多情无奈的阑珊意绪。词中上下片之结句点出其情伤的底蕴,倘恍迷离,空灵清丽。
第2个回答  2014-02-20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