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题所述

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生命的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的见解。请以“位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话题解读: “位置”不能等同于“位子”,其基本含义是“所在或所占的地方”。从题干所提示的内容来看,作文应扣住其比喻意义来构思,即:在人生、社会、历史中所处的地位。“位置”具有确定性,不同的位置意味着具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也意味着将有不同的行为原则;“位置”也有局限性,它束缚了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广度和深度。这道题目对考生的思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对“位置”的理性认知程度将是决定作文高下的关键。 文章的构思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从人与人的位置关系考虑。这种构思可涉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他人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等。 2、从位置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入手。如位置与成就的关系,位置与能力的关系,位置与心态,位置与利益等。 3、可将位置理解为人生目标,写为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或者写为得到一个不恰当的位置而碰得头破血流的惨痛教训。 4、就像一枚硬币一样,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从不同的位置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种构思有点类似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 5、可将人生理解为寻找合适定位的过程,只有能恰当为自己定位,才能成就非凡,高估或低估都会带来遗憾。 6、在人海茫茫中,能够拥有一个位置,便能带来一份安适。可这种安适往往也能局限人的视野,束缚人的意志。若安于一个个既有的位置,心便也就老了…… 考场佳作: 与名人换位 向明 一 也许是他酒喝得太多了,才纵身与汨罗江水拥抱。直到如今,人们仍在为他的死可惜,对他的选择也一直争议不断。 我,心里嘲笑着屈原的幼稚选择,重新站在屈原的位置上,回到楚国,去做个新屈原。 大殿上,楚王已不再重用我屈原,我空有满腹报国热情。我心痛了,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就要亡于奸人之手。我哭了,一天到晚喝酒写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看到了太多的疾苦与贫穷,我无可奈何,来到汨罗江边,纵身跳进江水之中,让我碎裂的心找个安歇之处。 汨罗江水静静流淌,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我发现我误会了屈原。他是对的,或许对某些人来说有些可惜。我终于明白了你——屈原。 二 “天生我材必有用”——他,随着一声巨响,出现在中国诗坛的峰顶,以他豪迈的气概,他自信的人生,为世人景仰。 有美酒侍候着,还有高力士提鞋,更有杨贵妃研墨,甚至有皇帝亲手喂给他醒酒汤,这样的生活应该满足了吧!可他却偏不愿享受,硬要以谢安自命去血战沙场。自己不懂政治,却偏偏要去搅和,以至成为阶下囚,好在有满腹才华,才侥幸躲过一劫。 太多的人骂他幼稚无知。于是我站在了李白的位置上——一代诗仙。 我从小的梦想便是为国效命,可老天却给我一副文人身躯。虽然当今皇上都和我亲近,我仍不满足。因为这不是我的理想,我要去征战疆场,我要去建功立业。可是我的一生大起大落,始终未能被重用。我失望了,也疲惫了,除了整天喝酒写诗还能干什么?曾经拥有过的荣华富贵我不屑一顾,因为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似乎在一瞬间,我读懂了李白。自己的抱负始终不能实现,是多么痛苦啊!李白,我尊敬你的选择,你是对的…… 三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被我们误会,其实,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他们的位置、环境、压力,我们都无法了解,又怎么能自以为是,胡言乱语? 我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与人换位便会发现另一种答案。 点评: 不同的位置便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处事方式。作者站在理性的高度,从“换位”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历史,反省后人的思维方式,给人以启示。文中角色的换位,叙事角度的变化,显得自然流畅。 (点评:李华波) 重用自己 陈媛 2001年9月11日,当恐怖分子的第一架飞机撞击美国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时,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正在曼哈顿东北侧的一所公寓里。当第二架飞机撞击时,他赶紧拿起了相机,跑到烟尘弥漫的人群中,摄下了那一幕,用镜头将那一刻定格成为永恒。他,就是英国著名摄影师——哈里?本森。 儿时的哈里?本森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智慧。他是个非常令老师头疼的捣蛋鬼,有好几次校长都劝他<br>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3
我的位置

每个人都有他的位置,很多的人很在意自己的位置。对于人的“位置”的看法,我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的。
上学前班的第一天,老师是我们村里的人,平时和我家也有些来往,因此她便在班上问我:“你愿不愿意当班长啊?”我在座位上傻傻地站了半天,也没明白师说的是什么。那时候我还小,初次上学,根本就不知道班长就是一个班中位置最高的同学。
后来,上一年级了,懂事了些,已明白班干部的含义了。由于数学成绩很好,便当上了数学学习委员。想来当时的我还真傻,中午把山似的一摞作业本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给抬回了家,接着又抬回了学校。这样好几次后,爸爸便不让我这么做了,“放在学校不会有人偷的。”……
后来,我转到伍姓小学读五年级。一开始便做了自然委员。说老实话,我不情愿干这份工作。因为自然老师定了规矩,每课的重点要点都必须背,学生到组长那儿背,组长到我手里背,一来我很懒,二来我不愿意到老师那儿背。我向班主任彭老师提出了我的想法,可彭老师不同意,她说:“有不少的同学想当都当不上,你怎么不想当,难道你不想为班集体服务吗?”我无言以对,只好忍耐了两年。
到了中学,我终于得偿所愿,当了一个“小平民”,身上了无牵挂了。我可以专注我的学习了。在中学的一年中,我也在比赛中为集体挣得了不少的荣誉。
你也许会问我,为什么不愿做班干部了,我的回答是:以前我觉得班干部学习要分心,不易学好,现在我改变了看法,班干部可以为集体服务,“平民”同样也可以,相比起来,后者不是更伟大吗?
表面的位置算不了什么,精神才是最重要。千万不要被名利所惑,你在大众心中的真正位置才是你应该追求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3
 天底下,你活着,总会有你一个的位置。
  你在办公室,你在山中的茅舍里,你在飞机火车上,你在公园的湖畔,你在豪华的别墅,你在街心的一角,你在舞台的中心,你在拥挤的人群中......
  总会有你的位置,无论这个位置是大是小,是重要还是平凡,但是总会有一个位置。
  你失去社会的位置,失去职业的位置,或是失去爱情的位置,你最终还会剩下-----
  一个大自然与你的位置。
  只有当你最终离开人世。属于你的位置才消失。
  当然,这么去理解是非常消极的。
  在人的一生中,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终生奋斗的目际,甚至是人类繁荣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刚从原始的动物状态进化出来,位置的问题,也就毫无留情地摆在生存的空间之上。如果你是酋长或部落统领,你的位置就显赫了。你瞬间与众不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立即享有特殊的待遇。奴隶会羡慕苏丹的后宫,教徒会膜拜梵蒂冈的圣殿。
  某种位置代表着权力,也是利益上及精神上的满足。
  在位置的争夺中,演出了多少或残酷或惊险或诡谲或奇丽或悲壮或忧伤或英武或卑琐的故事。所有的历史为此而形成,所有的艺术为此而丰满,人类故而光怪陆离,不可理解而以又能演绎得头头是道。
  而另一种争夺则如水下的暗涌,表面亦如晴朗的天空,一汪平静的湖,那是精神领域中的追逐。一部书的诞生,一项科技的孕育,一种表演技巧的攀登,都在不断地变换着人与人的位置。
  最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位置。也许,它属于天然的成分更多一些。但也不尽然,往往也充满了戏剧性的痛苦和残忍。
  总之,争夺充满了人生各个层面。如果是单纯地争,气氛多半是平和的,而如果是复杂的夺,就必然充满硝烟味。“两虎不同笼”、“卧榻之旁,岂容他人睡”就赤裸裸地表现出人的特性和对位置的贪婪追逐。秦始皇游绍兴,渡浙江时,项羽在路旁观看,立即说:“彼可取而代也。”就是这种心态的绝好写照。一个位置,有你无我。在今天的现实中,这种状况依然延续,大至总统、议员,小至一个科长的位置,也莫不有幕内幕外的故事,东西方皆如是。
  中国人对位置看得很重,更偏狭,甚至座位、座次都斤斤计较。《水浒传》里的卢俊义未入梁山泊前,第二把交椅只能空着;中国人吃饭,座席也分出主次,马虎不得。这种观念,渗透到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毛孔。
  位置的问题,使我们本来就不轻松的生活中,平添了许多累赘。
第3个回答  2013-09-13
人生定位,价值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