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雅克萨之战,为什么说中国虽胜尤败?

如题所述

从1643年起,沙俄侵略者为了扩张领土,获取更多的皮草资源,不断地侵扰中国边疆地区。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利用清廷忙于国家统一和平定三藩之乱之际,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并在那里构筑寨堡,设置工事。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中国多次对沙俄的侵略行径提出抗议,结果沙皇不予理会。于是,中国为了把沙俄侵略者赶出黑龙江流域,发动了两次雅克萨战争。第一次雅克萨战争时,清军3000人攻打只有450个沙俄守兵的雅克萨城。在红衣大炮的助威下,侵略者首领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清军统帅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第二次雅克萨战争时,清军2400人围困只有826个沙俄守兵的雅克萨城达一年之久,最后只剩下66人。雅克萨城危在旦夕,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大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廷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1689年7月24日 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

从两次雅克萨战争的结果看,似乎都是中国胜利了,但从战争对后续的影响来看,中国是虽胜尤败!铭苏先生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中国胜在哪里,败在哪里。

一、虽胜。

1、以多胜少。

两场战争,中国都是以多胜少。第一次战争作战人数3000:450,接近7:1。当然,这还不算清军负责后勤保障人员,如果再加上后勤保障人员,要负责3000人的战争物资供应,再加上后勤补给线长达千余公里,人数应该数倍于3000人。

第二次战争作战人数2400:826,接近3:1。这次战争长达一年之久,要保障2400多人的一年物资供应,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比第一次战争要多得多。所以,中国在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后采取得如此小的胜利,堪称以多胜少。

2、冷兵器对热兵器的胜利。

雅克萨之战时,俄军的人数虽然远少于清军,却拥有轻型火器火力上的绝对优势。第一次雅克萨之战,450名俄军拥有300支火绳枪,第二次雅克萨之战,826名俄军拥有火绳枪100支,先进的燧发枪850支。反观清军,两次参加雅克萨之战时的主要武器除了有红衣大炮助威以外,携带的火枪都不超过100支,还是以刀矛弓箭为主。所以,清军虽有人数的绝对优势,但是在武器方面却处于劣势,所以第二次雅克萨战争时久攻不下,只好围困,把侵略者困死在城里。

3、充分的战前准备。

为了打赢雅克萨战争,清军做了长期而充分的战前准备。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边防,乘舟航行松花江上“观兵”。1683年,清廷便决定“永戍黑龙江”,设置黑龙江将军,任命熟悉边情的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并在瑷珲筑起黑龙江城,作为东北大本营。经过三年筹备,清廷修建了从墨尔根到雅克萨对岸总计1300里的驿站,设驿站25座;成立了黑龙江水师,建造了500余艘战船和运输船,存储军粮七千石,足够三千兵士食用三年。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后勤上的充分准备,远征雅克萨的清军必定会先于城中的俄军耗尽补给而被迫撤退。

二、尤败。

1、签订《尼布楚条约》,中国失去大片领土。

雅克萨之战后,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该条约不但让中国失去了贝加尔湖这个巨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同时失去了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北大片领土。同时《尼布楚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割地的先河,其后沙俄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尼布楚条约》还使沙俄的侵略成果以法定形式确定下来,中国无法再往北扩展。

2、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认识到中国的落后而进行革新。

两次雅克萨战争,中国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使大清朝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自以为大清是世界强国,像沙俄之类的蛮夷之国不堪一击。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大清帝国的故步自封。

由于没有认清清军取得两次胜利的真正原因,还以为世界还是刀矛弓的天下。实际上,此时清军的武器已远落后于沙俄和西方国家,虽然战争中缴获了沙俄一些新式燧发枪,康熙皇帝只留了几支作为欣赏把玩之用,其他尽数销毁。由此可见,大清帝国还沉浸在自己的冷兵器世界里,没有认识到世界已进入新式热兵器的时代。

当然,一个国家的落后不只是技术上的落后,制度上的落后更加可怕。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在遇到西方新的资本主义体制的挑战,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帝国才认识到自己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但为时晚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3
因为中国在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后采取得如此小的胜利,堪称以多胜少。
第2个回答  2019-09-03
因为战争不断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以至于中国多次对沙俄的侵略行径提出抗议,结果沙皇不予理会。
第3个回答  2019-09-03
中国多次对沙俄的侵略行径提出抗议,因为他们的国力是很强的,伟大的。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第4个回答  2019-09-03
因为他们的国力是很强的,伟大的,中国多次对沙俄的侵略行径提出抗议,结果沙皇不予理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