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的心理阴影会形成一生的性格缺陷难以转变

如题所述

很多人像我一样困惑,为什么在成年后,我们仍旧难以走出童年心理阴影的影响?
心理学家发现:童年的心理阴影,可能会形成一种“不良图式”,即对自己和世界产生不理性、不健康的认知,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Young,1990)。
童年创伤会具体会留下什么样的不良图式?为什么负面影响会持续这么久呢?
什么是童年的不良图式?
是对自己与世界的认知,比如“我是一个xx的人”、“世界是xx样的”。心理学家Young发现,如果在童年遭受某些创伤,可能会让大脑形成 “不良图式”,即对自己和世界产生不健康、非理性的认知。
一些常见的不良图式包括:
- 分离/被遗弃感:认为自己注定会被抛弃,情感关系都是不稳定的;
- 缺乏信任感:认为他人会伤害、欺骗、利用自己;
- 缺陷感:认为自己充满缺陷,低人一等,可能对批评很敏感;
- 优越感:自命不凡,高人一等;
- 缺乏自控感:无法控制情绪和冲动,难以忍受挫折;
- 情感压抑倾向:过分压抑情绪和冲动,比如喜悦、愤怒、性冲动等;
- 自我牺牲倾向:为了他人的需求,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
- 寻求认可倾向:过度寻求别人的认可,自尊感主要取决于他人的评价;
- 空虚/假我感:认为自己身份是与某些重要的人(如父母)绑定在一起的,离开他们自己什么也不是。
这些不良图式,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叠加着影响一个人。当图式被激活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做出某些明知道不合理、不会有好结果的行为,好像自己不受控制一样。
为何图式的影响力如此深远?
人们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应对童年的不良图式,比如屈从、逃避和过度补偿,不良图式就不会被打破,反而会一直巩固到成年后。
1. 屈从者:不去抗争,接受不良图式的“洗脑”
屈从者默认了不良图式是正确的,他们会无意识地重复着童年创伤,忽视那些本可能打破不良图式的人。
比如,屈从于“分离/被遗弃感”图式的人,在成年后还是会爱上那些比较“渣”、不做出承诺、不稳定的人。因为这种重复,虽然痛苦,却也像童年一样熟悉而充满安全感。
2. 逃避者:过分警惕可能的伤痛
逃避者会主动避开任何可能会触发自己的不良图式的环境。这听起来很自然,但是逃避者往往会“防御过度”,比如拒绝一切亲密关系。
同样是“分离/被遗弃感”这一不良图式,如果是逃避者,就会拒绝与任何人深交,或是在情感刚一有所发展时就先提出分手。和屈从类似,逃避也隔绝了那些可能的安全关系。
3. 过度补偿者:想要掌控不良图式,却适得其反
过度补偿者,会变成和童年完全不一样的人,仿佛创伤的不良图式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过。一个曾经渴求情感交流的孩子,可能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不需要任何朋友的人。
他们常常会展现强烈的控制欲,比如有着“分离/被遗弃感”图式的过度补偿者,会在情感中死缠烂打,但他们的“用力过猛”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情感的破裂,最终重复了他们本想克服的不良图式。
那么,如何处理童年阴影和不良图式才是健康有效的呢?
如何中止童年创伤对现在的影响?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某些思维模式可能是不合理的。
结合我们的例子,与你自己的生活状态,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有着某种不良图式。但是,如何才能劝说自己,才能让自己相信这些从小就有的观念是有害的呢?我们有这几种方法:
1. 列举反驳图式的证据:
比如,一个有“分离/被遗弃感”人可以列举:“有几个朋友一直陪着我”、“上司在工作中给我持续的帮助”、等等。这些证据,可以更好地帮你反驳不良图式。
2. 表达对创伤的不满和悲伤:
想象和造成创伤的人对话,或是给写一封不寄出的信,发泄你童年时就有的愤怒和悲伤。如果你的童年有着未完成的愿望,也可以让现在这个更强大的自己去实现它。
3. 用新行为和新环境打破不良图式:
觉察你何时在使用不合理的行为应对图式,尝试采用自己不习惯、但更健康的应对方法。如果改变行为后,你发现环境还在给你带来伤害,你再选择离开。
4. 实现自我独立:
研究表明,当孩子离开家庭、独立进入社会后,父母与其的关系会发生最重大的改变(Ward & Spitze, 1992)。如果你的童年创伤来自于家庭,实现经济和生活独立会对健康的自我有着极大的帮助。
5. 停止错误的期望:
如果数次沟通,曾造成过创伤的人依然意识不到或者不道歉,那么就承认他们思维有限吧。你不必非得谅解他们,也不用背负他们的过错。
其实,童年创伤并不可怕。虽然它曾经在我们心上留下伤痕,但疤痕也是自我修复能力的证明。去迎接属于你自己的新人生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