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实行变法,为什么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都要

如题所述

第一、王安石改革过于激烈,苏轼他们一时无法接受。王安石是个激进的人,《宋史·王安石传》记载道:“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çŽ‹å®‰çŸ³æ€§æ ¼å€”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有人攻击他的改革时,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改革时,他有时一天能发布好几条改革政令,过于激烈。

第二、王安石任人唯亲,不辩忠奸。王安石担任变法总指挥后,选用变法的人全部都是亲近自己的人,而那些原本支持变法的人,却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合,都被王安石排挤出朝廷,而选拔那些所谓的“后起之秀”(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而那些又多为贪赃枉法之人,并不是真正想要变法的,只想从变法中捞取好处。比如青苗法本来是有利于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接受政府的救助,执行改革的官员却不管年成是否良好,都强行让百姓去向官府借贷,并声称是王丞相的要求。

第三、王安石不注重自己形象。宋朝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士大夫们追求的是体统、体面,而王安石却“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换濯。”这令那些清高的士大夫所不齿。苏洵在《辨奸论》中写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这就更直接的导致欧阳修他们对王安石变法的反对。

第四、变法侵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王安石的变法加大了政府的财源,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地主阶级的收入,自然会遭到他们的强烈抵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4
对于王安石变法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一场旨在使北宋王朝富国强兵的变法,为什么会在国有明君、社稷多贤臣的情况下以失败而告终呢?为什么连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众多政坛、文坛的名人都要反对王安石变法呢?想到得到答案,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原由、并且沉着冷静来思考分析了。

公元1067年,年仅19岁的宋神宗赵顼继承皇位,一继承帝位,年轻气盛的宋神宗就想大干一场,改变宋朝此时的内政外交所面临的困境,于是广泛寻求变法改革人才,寻求富强之法。王安石由此就任参知政事,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于公元1069年开始,陆续实行了均输法、青苗法、保甲法等等变法措施。而一心为国为民、为刚正不阿的王安石一开始实行变法,就陆续遭到了众多人等的反对。反对他变法的不是什么奸臣,而是一群与他同样为国为民、一身正气的国之栋梁,如欧阳修、苏轼、苏辙、司马光等等。

公元1069年,青苗法颁布后,苏辙便认为此法虽表面有利于民,实则害国害民。此法一旦实施,地方一旦碰到不正官吏,便能依靠此法名正言顺的剥削鱼肉百姓。还不如依旧实行祖宗之法“平籴法”:谷贱时官府平价买入,谷贵时官府平价卖出。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民。由于苏辙为反对变法的一派,公元1069年8月,苏辙被贬为河南府留守推官。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也是因为对青苗法有所异议,认为不适合推行,而改任蔡州知州。苏轼则认为王安石变法中有很多弊端、不适之处,公元1071年,被迫离京出任杭州通判。
对于欧阳修、苏轼、苏辙三人,都已经是非常熟悉了,此三人都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更是堪称北宋的文坛领袖。其三人在文学上的地位极高,政治上也是为官造福一方,为百姓着想,从不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处处为百姓谋福利。然而此三人都因反对变法中的若个措施被贬他乡。

对于王安石变法,反对最为激烈的就是司马光了,司马光到底是什么人呢?史学著作《资治通鉴》的编撰者,自幼聪明过人,长大后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其为人正气浩然、温良恭谦、一身正气;为官克己奉公、清廉之至、无欲无求,被后世历代儒学大家奉为学习楷模。王安石刚刚开始变法时,司马光还表示认同,当颁布青苗法后,就强烈反对,反对无效后自请外任,到1071年,保甲法等法案颁布后,上书反对无效后,便留居洛阳15年,都不在过问政事,专心编撰《资治通鉴》。

那为什么连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众多政坛、文坛的名人都要反对王安石变法呢?原因实则也二,一则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弊端,有些条款确实不能像假想的那样利国利民。二则因为个人的治国理念不同,有人主张开源(如王安石);有人主张节流(如司马光);有人主张开源节流并用(如苏轼),治国理念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众多国之栋梁的分道扬镳。

总的看来,不管是主张变法的王安石等人;还是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等人;还是反对王安石变法部分条例的欧阳修、苏轼、苏辙等人,这些人都是北宋的国之栋梁,他们为官的理想都是希望大宋王朝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各自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从而使宋朝能够国富民强,人人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4
反对很正常,改革都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