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在古诗中为什么会是愁苦心情的象征

如题所述

芭蕉在古诗中成为愁苦心情的象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形态特征:芭蕉的叶子长而大,常常被描绘为“翠扇遮门”,这使得它在古诗中常被用作孤独和忧愁的象征。
2. 季节关联:芭蕉与秋雨密切相关,而秋雨往往伴随着万物凋零和寂静无声。这种景象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愁苦和离情,例如“雨打芭蕉几点断魂之音,令人凄惨冷寂不已”。
3. 诗人情感投射:许多古代诗人,如李清照、李商隐等,都有将芭蕉与忧愁和孤独相联系的诗篇。这种关联可能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情感投射,也可能是受到了前人作品的影响。
总的来说,芭蕉在古诗中被用作愁苦心情的象征,既因为它独特的的外形和与秋雨的紧密关联,也因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其中,以此表达自己的愁苦和离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0
因为芭蕉在古代庭院当中是最常见的植物,而且芭蕉的叶片宽大 ,在雨夜中雨打芭蕉的声音特别能引起人的愁肠百结。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寄托愁苦心情的象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30
芭蕉的意象.....孤独忧愁与离情别绪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第3个回答  2019-08-30
雨打芭蕉,打去风流,只剩凄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