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夏朝开始,一直到商、西周,东周的春秋时期是如何演进的?

从建立夏朝开始,一直到商、西周,东周的春秋时期是如何引进的?

    从建立夏朝开始,一直到商、西周、东周及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该时期演进如下:

    1.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居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在此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发展,社会制度开始逐步完善。

    2.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朝取代夏朝,成为了大中华地区的主要统治者。在此时期,商朝的政治经济逐渐繁荣,各种文化活动也开始显露。商代 bronzes 文化被广泛传承,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初步形成,商朝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3.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建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此时期,西周的王权得以形成,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同时,社会经济也逐渐发展,商业贸易逐步繁荣。这一时期的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各种文化活动日益繁荣,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得以充分表达和发掘。

    4.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是此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距离建立西周不久,东周的周文王和周武王打败了商朝,建立了新的国家和王朝。在东周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战争和变革不断发生,并最终导致了周朝的衰落和中国历史新时代的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7

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艺术等方面都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

    夏朝: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封建制度,社会制度以宗法制为主要特征,文化艺术以鼓、钟、石器等为代表。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朝的政治制度与夏朝类似,但社会制度中增加了奴隶制度。商朝时期,青铜器文化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商朝的青铜器被誉为中国青铜器艺术的巅峰。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王权的中央集权和封建制度的发展,同时还采用了九州制度,划分全国九个行政区域。在文化方面,西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时期,诗经、周礼等经典著作在这个时期被创作出来。

    东周:公元前771年至公元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后期封建王朝。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是分封制下的一个时期,诸侯国与周朝争霸,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则是春秋时期的延续,诸侯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不断,但也是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重要时期,墨家、道家、儒家等诸多学派在这个时期兴起。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后世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2个回答  2023-05-23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大约成立于公元前21世纪,根据传说有17代君主,持续了约五百年。然而,夏朝的治理严重失控,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夏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商朝时期,持续了约600多年。商朝时期以铜器制作、商业繁荣和商代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文化为主,同时,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以殷商领袖定制为特点的封建专制制度。
西周是商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持续了约790年。周朝的王权比商朝更加强大,尤其是在周武王、周文王等受到尊崇的君主的时期,实行了有名的“五等爵制”和“封建土地制度”。在西周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文化和科技上的重大发现,如铸造大型青铜铸件、推行文字记录、制定乐律、编写史书等。
春秋时期是周朝末期的一个时期,持续了约250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一个时期。春秋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诸侯割据、分封制功及衰落和公族世卿的权力替代,同时,春秋时期也是智者名流如孔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等相继出现的时期。其中,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晚期,周朝逐渐衰落,各大小国家纷纷崛起,中国历史也进入了战国时期。
第3个回答  2023-04-19
从建立夏朝开始,一直到东周的春秋时期,中国历史经历了以下的演进过程:
1. 夏朝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由大禹建立的,其政治制度为王朝制,夏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但是在农业、手工业、青铜器制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2. 商朝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政治制度为王朝制,商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青铜器制作技术和商业贸易发展得非常繁荣。
3.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其政治制度为王朝制,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青铜器制作技术和礼乐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 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256年):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晋国、楚国、齐国、鲁国等国家的兴起和互相争霸,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各国互相争霸,形成了七雄之势,但也孕育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人物,如孔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
总的来说,从夏朝到东周的春秋时期,中国历史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第4个回答  2023-02-28
从建立夏朝开始到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和发展。
夏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成立于公元前21世纪,结束于公元前16世纪。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家族制为基础的,王位世袭,官员由王族成员担任。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文化方面,夏朝使用甲骨文,开展了祭祀和礼仪等活动。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成立于公元前16世纪,结束于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政治制度也是以家族制为基础的,但已开始向官僚制转变。商朝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礼仪和商业。文化方面,商朝使用甲骨文和金文,建立了神话和宗教信仰。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成立于公元前11世纪,结束于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同时也有封建制和家族制的影响。西周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商业和货币。文化方面,西周使用了大篆和小篆,建立了周礼和乐府诗歌。
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春秋时期政治由封建制逐渐向官僚制转变,经济逐渐向商业和货币化转型,文化逐渐由古老的宗教信仰向儒家思想转变。春秋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齐桓公、晋文公、吴王夫差等诸侯国的兴起和争霸,儒家学派的兴起和思想的发展等。
总的来说,从建立夏朝开始到春秋时期的演进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为中国历史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