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考妣,如何翻译,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是:做学问好像追赶什么,生怕赶不上,学到了一点还担心失去。

这句话和《论语十则》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都是孔子教导人们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孔子是教导人们学习要有紧迫感,要持之以恒。

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

学习当中要时常温习旧知识来巩固并获得新知识。

扩展资料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