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类古诗改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1. 有没有把写景的古诗改写成作文的

阳春三月,到处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各色的小蝴蝶翩翩起舞,把大地点缀得更加美丽。

在这个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里,老朋友——孟浩然却要离开,到花团锦簇、锦户珍帘的名都——扬州去了。好友李白约孟浩然去长江边上的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

当时才六时,天边泛着微红的朝霞,李白随手从小木盒里拿了一瓶酒。他说:“孟兄将离开黄鹤矶,这陈年佳酿就送给你。

你在这美好的时节,去胜地——扬州,我好生羡慕,又万分不舍,你将东下,不知何时归……” 孟浩然打断了李白的话:“李兄不用不舍,小弟只是去扬州,离这不远,要是李兄想我念我了,就来扬州与我聚聚,咱们再喝个一醉方休……” “孟浩然,启程了,快上船吧!”船家在下面吆喝。 “李兄,告辞了!”说着孟浩然握紧了李白的手。

“后会有期,多多珍重! ”李白道。 孟浩然匆匆下楼,登上了船 。

孟浩然的船启航了,李白站在黄鹤楼上依依不舍地向老朋友招手。他看着那孤舟扬帆,把老朋友越带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这时,只有汹涌的波浪,奔向碧空尽头,仿佛是去追赶老朋友似的。 李白站在那里地眺望着远方,久久沉思。

这一切在李白脑海里萦绕,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

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三月,我与孟兄骑马来到我们常去的黄鹤楼。

今天是孟兄要西下扬州的日子,我早已备好美酒和下酒菜为孟兄饯行。 我与孟兄登上黄鹤楼,坐在一处靠窗的桌旁,喝着美酒,吃着下酒菜。

这时,微风习习,吹动我和孟兄的衣衫,(作者丰富的想象,从这细节中,我们感受到春日的感觉,赋予文章动态的美。)我和孟兄放下酒杯,来到窗前,眺望窗外烟花似海的花海,江面波光粼粼,蓝天上一群群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

(由前面的叙事,过渡到写景,自然。)在这样如画的景色中,我与孟兄诗兴大发,饮酒作对,作出一首又一首的好诗。

高兴之下,我们开始畅谈起自己的心事、抱负与理想。谈了很久,时间不早了,孟兄就要走了。

我与孟兄只能喝最后一杯酒了,我站起来,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酒杯,慢慢地为孟兄兄斟满酒,也为自己倒了一杯,我和孟兄一起拿起酒杯,(情景的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孟兄说:“哎!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来!让我俩干了这一杯。”

说完,我俩一饮而尽。这时,孟兄背起行囊,说:“贤弟,我要走了。”

“让我再送你一程吧!”我说。说完,我和孟兄一起走下楼去。

(此句与文章的意境不太协调,下文的第一句便可表明去向。) 我们携手走在林阴小道里,路上的景色可真美,好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色。

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路边的树正发着绿色的新芽。风阵阵吹来,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只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我们后面追逐,用它那婉转的歌声歌唱着,好像在为孟兄唱一首离别之歌,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色中,我们却没有什么心情去欣赏。

我们俩一路上默默无语。(优美的景色,营造出浓浓的送别伤感情绪。

笔锋一转,又巧妙地突出了离别的伤感。) 来到了江边,船早已经来了,孟兄刚想上船,我一把拉住孟兄,(太突然,李白与孟浩然对这次分别都还是比较潇洒的。

不会有这么戏剧化的表现吧!)说:“这一别,不知何日重逢。祝你一路顺风,平平安安。”

孟兄感激地说“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孟兄踏上了船,站在船头,我俩四目相对,他握住我的手,说:“再见了!”船夫划起了桨,船慢慢地向前划去。

孟兄站在船头,一直对我挥手,我也挥起手,默默地为孟兄祝福。船走远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天边,只能见到船的影子。

近处,只见波浪一层拍打着一层,向岸边冲来。水中倒映着鱼儿的影子;远处,江面波光闪动,江水滚滚向前。

我一直呆呆地站在江边,迟迟没有离去。看着看着,我吟出一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 扩写写景的古诗

给你很多首,包你满意: 扩写《四时田园杂兴》 四月的时候家乡总是很早的出去耕田种地,第二天早上总有许多的农民扛着锄头在田园中除去杂草,还翻翻土地,使庄稼更加肥沃。

从昼时到酉时才回到家,还满头大汗,吃完饭,他与妻便一起搓麻,他们的儿女也非常的孝顺,各有各的本领,早早的为家庭付出,当好这个家的一分子,他们就算不懂耕田于搓麻,也会靠进一些阴凉的地方学种地、搓麻、种瓜。啊,农家的小孩是多么的孝顺,他们生活的又是多么的充实,他们还会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真是四时田园杂兴,各有各的兴致! 扩写《咏柳》 贺之章 阳春三月,春光醉人。

一天,诗人贺知章养病在家,心情颇感纳闷,便约李白聊天,一解愁绪 因要与好友相聚,贺知章心情格外舒畅,一路上,他一边哼着小调,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青的草,绿的叶,艳的花,真是心旷神怡。半路上,贺知章眼前豁然一亮,竟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好美的柳林!”于是他放慢脚步,慢慢欣赏起来。

只见清澈的湖面上澜着微波,一只只伶俐的小燕子,一会儿贴着湖面飞行,一会儿冲向对岸,一会儿窜向空中,好不快活。湖中对对鸳鸯在水中追逐嬉戏,岸边一棵棵柳树如同碧玉妆成,绿得发亮,绿得醉人,那一个个尖尖的柳芽儿就像用剪刀刚刚剪出的小精灵,一根根柳枝如同丝带般温柔地垂下。

微风拂过,那秀发般的枝条随风轻扬。贺知章陶醉其中。

忽然,他脑中灵感一现,妙语成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吟毕,他又停步,飞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首春天的绝唱。 书罢,他反复吟诵,感到此诗颇佳,正意犹未尽时,突然想起约了李白,心想,我何不拿此诗与李白兄小酌?他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风景。

《静夜思》扩写 今天是八月十五,原本是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喝谈笑的日子,而我却在异乡漂泊。唉!第一次感到这么孤独无助!我不禁喝了一些酒,歪倒在床上,拍着圆滚滚的肚子,心中思绪万千。

我醉眼朦胧地朝地上瞟了一眼,咦?怎么地上有白霜?我好像在黑夜中碰到一丝安慰,伸手刚想去抚摸一下,可转念又一想:秋天怎么又有白霜呢?即使有,也不会在屋子里呀!我的酒一下子全醒了,定睛仔细一看,哦,原来是那轻柔的月光,轻如薄纱,又如一泓清水在荡漾……我抬起头,望着那一轮金黄的明月。啊,那么大,那么清纯的月亮镶嵌在黑夜中,衬托得那么美,一丝丝黑云飘过,唉,有一丝寂寞,也有一丝凄凉。

我低下头,不禁想起了故乡,眼泪一丝一丝漫上眼眶,唉,我孤身一人在完全陌生的城市做小官,现在还贫困潦倒,上天啊,我家人现在可好?故乡现在怎么样了?我还完全不知故乡的音讯,我真孤独啊! 《春夜喜雨》扩写 原诗----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今天又下起了雨,这好雨好像真有感知,知道该下了。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它悄悄地辅助大地万物生长。

雨,随着阵阵微风轻轻地降落在人间,细细的雨丝悄无声息地滋润着那些渴求甘露的小生灵们。 我披衣外出,去欣赏夜里的雨景。

漫步在田间小路上,因为下雨,四周一切都那么灰蒙蒙的,看不清楚,只能看见那毛毛小雨中,新生的草地那嫩嫩的绿色似流动的鲜艳的色彩。远处,江上漂流的小渔舟上一盏孤独的灯火,在黑暗中显得那么明,那么亮! 破晓时分,我立刻走出门,去看雨留下来的美丽的画卷。

啊,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雨珠残留在鲜红的花瓣上,似乎加重了花瓣的颜色。那火红的花把锦官城打扮得似一簇花团,更显出锦官城的妩媚,好美丽啊! 《泊船瓜洲》扩写 原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清晨,我该启程了。虽然空中还有薄雾弥漫,虽然我还有些恋恋不舍,不过,迫不得已,我必须得走了。

我满面愁容地望着脚下滚滚的江水,唉,大江也有它的归宿,也有它的目标,而我呢?而我呢?我向南岸的京口眺望,它离我所在的瓜州那么近,仅仅只有一条长江相隔,可我却到达不了那儿,唉! 一阵儿童的欢笑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回过头去,是几个儿童在扯着一根风筝线,唉,在家乡的大柳树下,我经常玩这个游戏呢!我不禁又向南遥望,我的家乡钟山就只隔着几层山,在遥远的地方,云雾缭绕。我收回了目光,又叹了一口气,春风吹阿吹,吹绿了大江两岸,万物复苏了过来,小鸟儿也喳喳欢叫,我的春天什么时候到来呢?我什么时候可以重返官场呢?我好渴望家的温暖呀!什么时候皎洁的月光可以照着我返回家乡呢? 《山行》扩写 我在深秋的一个午后出游,来到林木萧条的山前,被眼前的景色深深的迷住了;一条石路蜿蜒而上,仿佛在黄绿的草木中华出一条白线,而这白线的顶端是山巅缭绕的白云,白云下面隐约可见一些房屋。

经霜后的枫林在落日的映照下,每一片叶子都像燃烧的火焰,比二月的春花更红艳。我停下车来,静对这自然生命的壮观,心里充满感动,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比二月花还红呀!我不得不马上作一首诗。

在这远远望去,山很深很高,在这深秋时节的高山。

3. 选取一首写景的古诗,改写成一段150字的写景文字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fú)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天空布满了乌云,天气显得要与冰霜相媲美,并向人们头上肆意地甩着灰色的大雨点。站在这光秃秃的山头,眼前的一番景象--它是那样灰暗而凄冷,仿佛使人觉得灰色苍穹之上只有无边无际的空虚。于是,低头自叹,却见一无精打采的野花,低头,弯身,落泪,感叹。一边的泥土,干裂的如松树皮,可是,它却依然挣扎在临近无尽死谷的边缘。为何要落泪呢?为何要挣扎呢?只因国破家散,感之时事才落泪啊!我努力的想堵住耳朵!因为我不想听到无处可逃的鸟鸣声,那一声一声凄惨诡秘的声音,如同正在敲响的死亡时钟,一声,一声,一声,有节奏感,但也听得出其中的紧迫感。

一阵阴凉的风,如同一曲深沉的调子,把我的情绪全部痛彻地给揪了出来,那风,不管你有撕心裂肺的痛,不管你有声嘶力竭的惨叫声,它都那么啃啮着,似乎在摧毁一切我所拥有的。亲人,朋友,都在远方,与我相隔千里之遥,他们也听得到这风残暴的怒号吗?他们收到我的家书了吗?也许,家书已随着战火硝烟飘荡在无尽的天际,或许被无情的风给啮噬着,不肯松口。但是,它为什么不也把我苦涩的情绪都给吞噬掉

呢?好让我尽情放荡在这荒凉,悲痛的二月早春。

枫林尽染,秋叶残落。我何时能与亲友相见,只怕连亘山峦阻隔了我们。愁思如同深秋般凄绝,又如同浓密的头发,数也数不清。如今,连头发都搔短了,连簪子都插不了

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古诗,改写成写景的作文

夏季来了,天闷热得很。在杭州府衙里,我——苏轼,正在书房里为公事所烦。酷热又使我坐卧不安,真是雪上加霜。突然,我想起来一件事:“望湖楼是本地一大名楼,我何不去痛饮一番,解解愁呢?”想到这里,我转忧为喜,立刻来到望湖楼。

我迈步刚上楼,便遇到了店小二,他笑嘻嘻地向我打了个招呼,把我请到一个靠窗的地方。我坐了下来,吩咐道:“小二,拿酒布菜!”“好哩!”伙计答应一声,下去后,很快就布置好了。我倒了一杯酒,喝了下去。接着吃了几块菜,便放下了筷子。

我朝窗外一望,西湖水平如镜,偶尔有一丝风吹来,真是凉爽至极。我又喝了好几杯酒,“借酒浇愁”嘛!

真是“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我刚喝完那几杯酒,一阵大风刮了过来,我心里闪现一丝欣喜:要下雨喽!果然,一瞬间黑云出现了。刚开始只是片片乌云,还没遮住山头,可眨眼间,天空黑成一片,像打翻地墨水洒在天幕上。白色地雨点立刻就下来了,像珍珠一般,蹦跳着胡乱地落进湖上的渔船里,湖面上涌现一圈圈涟漪。我扭头一瞧,楼上的人都惊恐万状,为回不了家而着急。而我却拍掌大笑:“好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我兴奋地盯着窗外地雨花。雨,正在稀里哗啦地往地面上打,如黄豆粒大小。“凉快极了!”我高兴地又喝了十几杯酒。

可俗话说:“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忽然,从地上卷来大风一阵,风过之后,雨也被一起吹散了。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挂在天边。我更加惊喜了,大自然真是奇妙啊!我俯身一望窗外,西湖与天连成一片。我又大喝特喝了几杯酒表示我满心地愉快。

此时我已醉了,我让伙计拿来纸笔,挥笔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陈安浩

5. 把诗改写成一个写景的散文片段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改散文: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

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6. 把古诗鹿柴改写为一篇写景散文

农村的初秋永远那么迷人,不仅因为那黄灿灿的麦头,那一抹由绿边黄的色彩,还有那高挂枝头妖艳如佳人的桃。每当那一屡屡清爽的秋风穿过我的衬衫,我就开始怀念那时临家院中的桃,尽管母亲抱着一大箩筐又大又嫩的桃大老远从乡下给我送过来,吃起来总没小时候跟在哥哥 *** 后面偷到的临家桃子那样甜那样蜜。

忘不了那桃的甜蜜,也忘不了母亲的叮咛和嘱咐。母亲从小就给我们留下的,我们现在一直都很受用,也许,那将是一辈子……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秋天了,那时候,我老是跟在哥哥的后面,趁着家人不在就跑到临家偷桃,每次,都是被骂的狗血喷头,回到家,还少不了母亲的一番唠叨。就这样,我们哥两个还老是去,从来没有过的矜持,也许是那桃太迷人了。

记得有一次,被我们惹急了的邻居竟然狠下心来砍掉了那棵粗壮的桃数,同是也砍掉了我对秋天的怀念。后来,母亲从街市上买了几株桃树苗,在屋千屋后栽了个遍,没过几年,我们家的桃树也结出了桃子,此后,每逢秋天,在枝头挂满桃子的时候,临家的孩子就在桃树下渴望,每每见到他们,我就想到几年前的我,于是我便把他们都赶了出去,以解我“心头之恨”,这时,妈妈就在一旁训斥我做人不该这么苛刻,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你小的时候人家又不是没给你吃过桃子,你还记得那次你从桃树上摔下来,人家还给你送来了一蓝子的桃子呢。(反正我是不记得了,至于有没有,随妈妈说了算——)妈妈总是这样,从来不跟别人计较,这不,他还摘了一大篮又鲜又嫩的桃子让我给邻居家送过去,……小的时候,我一直搞不懂妈妈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妈妈怕他们?现在,我也长大成人了,才发觉我一生最大的财富竟然就在身边……

7. 求一篇将古诗词改写成写景抒情的散文

首先 原文选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那么改写么 其实就是不要求准确度的翻译 因为这里相对于翻译有一个改写者的个人风格被包含在里面所以 改写的入手 可以先把它粗略的翻译一下第二 选段翻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往来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使双耳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当然 这里已经是现代文了 读是读的通 但还远不是楼主所要的散文 那么这里就要求对散文有一定的经验 语感啊什么的 比如我个人比较喜欢素点的 个人风格也就是从这里得到最大的融合 总之 就一定要以原文为基础 眼前要有画面 加以想象 把你自己的意境表现出来 也不必拘泥于对应的标点符号 要记得你是在二次创作第三 翻译改写:苔痕是浓烈的绿色,在老旧的阶梯上兀自鲜活,透过帘子,能看到天光也带着绿色,正是经帘外大片大片的植物洗礼过的天光。

阅一卷佛经,取一把琴,没有鎏金,没有镶玉,质朴得像是河岸的石子,于是琴声亦是干净。交往的朋友们自然不会是粗鄙的,羽扇纶巾,谈笑风生。

再也没有奢靡的音乐,再也没有繁琐的规矩。只余一盏淡茶,一盏清净。

到这里 改写就完成了 最主要的步骤就是第三步啦 如果楼主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在这步就需要多费点心思了 不过嘛 我一直觉得 写出来的东西 自己看着舒服看着爽就行了 能达到表达感情的目的 东西就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具有自己的风格 越来越好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