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人创业会很难?

如题所述

许多有抱负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人生和事业的成功,但事实上,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据统计,每年新成立的企业中,至少有50%在半年内倒闭,其中主要原因是未能掌握创业的基本原则。从25岁开始,我在近十年的创业历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常常思考,如果创业之初能多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我或许会有比今天更大的成就。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创业经验,或许对朋友们有所启发。
一、创业需要充足的资源。
创业之初,资源往往不足,这降低了企业成功的概率。然而,完全充分的资源也是难以实现的。在资源方面,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进入行业的最低资源要求,二是具备差异性资源。如果两者都不具备,创业成功的机会就非常小。
创业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业务资源:盈利模式是什么?
2. 客户资源:谁将购买产品或服务?
3. 技术资源: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
4. 经营管理资源:经营能力如何?
5. 财务资源:是否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6. 行业经验资源:对该行业信息和常识的积累。
7. 行业准入条件:某些行业受到政策保护和限制,需要满足特定的资格条件。
8. 人力资源条件:是否有合适的专业人才?
创业者不需要在所有资源上都达到完美,但至少应具备其中一些关键条件,其他条件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如果财务资源充足,其他资源的不足可以得到弥补;如果有足够的客户资源,其他条件也可以逐步改善。
二、创业前要深思熟虑。
在创业之前,需要认真思考、反复评估,确保心理准备充分。除了资源准备外,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1. 我为什么要创业?是否有足够的决心承担风险?是否愿意放弃过去的利益?
2. 我是否具备创业者应有的能力和素质,能否承受挫折,是否具有全面的素质,或者有专项技术特长?
3. 我创业成功的核心资源优势是什么?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本、行业经验、客户资源、技术创新能力、商业运作能力,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
4. 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度过创业初期的困难,预计多长时间能够度过创业瓶颈期,自己准备好了多长时间?
5. 创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是否能承受?不要只看到乐观的一面,对风险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一旦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可能会导致信心动摇。
在明确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创业也不迟。许多创业者的失败,都与创业前心理准备不足、草率创业有关,如果准备不足,条件不具备,晚一点创业也无妨。
三、先有业务,再创业。
在进入某个行业之前,可以先为他人打工,通过积累经验和资源。这样,“学费”就可以由他人支付。
许多人创业是受生存压力的驱使,希望赚取更多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并不关心事业本身,而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对于创业选择缺乏深思熟虑,常常在注册公司后才考虑业务范围。
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应该有明确的创业方向,然后决定是否创业。如果选择了某个行业,创业前一定要积累一些该行业的经验,收集相关信息。如果可能,可以先为他人打工,通过工作经历来积累经验和资源。这样,“学费”就可以由他人支付,无需自己创业时交学费。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以及盈利模式都会准备妥当,再创业,成功就近在咫尺。
四、经营能力至关重要。
经营赚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非常出色的经营能力,自然会吸引投资者。在创业初期,创业者个人的能力至关重要,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在创业者的个人能力中,业务能力、开发客户能力、以及综合应变能力尤为重要。创业者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业务经理,能够拿到订单,其他事情就都容易解决了。许多创业成功者,都是做业务出身。有了客户,有了订单,很多事情都变得容易了。
笔者个人创业成功也是在近十年的专业积累基础上获得成功的,经营能力修炼到家,成功自然到来。
对于有志于创业的人来说,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至关重要。从学做业务开始,是一个好办法。当能力有了,创业机会自然很多,特别是今天,进入靠能力赚钱的时代,经营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五、内部创业更容易成功。
在创业者中,有几种成功类型,独立创业成功者,与他人合作技术成功者,以及在企业内部创业成功者。我认为,最后一种创业方式最容易成功。
一个创业者较好的选择是有计划地进入一家成功公司,先赢得老板的信任,然后建议老板投资新项目。这样,创业机会就有了,作为项目提出者,自然会受到老板的重用。许多企业都会有发展新项目的需求,如果冒然找人投资,合作机会不会太多,关键是一个信任感的问题,与人素未谋面,为什么要信任你?国内企业管理控制乏力,企业用人时,对忠诚度的重视,甚至超过对能力的重视。
从企业内部创业,有很多有利条件:资本支持、管理指导、资源共享、业务资源利用、品牌形象借助等。如果创业公司的业务与母公司业务有延续性或关联性,创业起来更容易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