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类危险品氯化亚锡上海港海运出口操作流程

如题所述

氯化亚锡,这个化学式为SnCl2的白色结晶性粉末,以其多样的用途赢得了广泛关注。作为还原剂、媒染剂、分析试剂和脱水剂,它在有机合成领域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但它的海运出口过程却需要格外谨慎。


根据联合国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IMDG Code),氯化亚锡被归类为腐蚀性、酸性的无机固体,英文名是CORROSIVE SOLID, ACIDIC, INORGANIC, N.O.S.,安全等级为包装类别Ⅱ,主要危险类别为8类,次要危险类别为空。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遵守特殊规定274,单次限量为1kg,列外数量为E2,对应的Ems No为F-A和S-B。值得注意的是,氯化亚锡并非海洋污染物,其UN编号为3260,类别8,CAS号为7772-99-8,HS编码为2827399000。


出口申报时,需关注关键要素:品牌类型、出口优惠政策、成分含量、GTIN、CAS号以及其他可能涉及的信息。海关监管条件包括A入境货物通关单和B出境货物通关单,同时还要接受M进口商品检验、N出口商品检验和R、S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海运出口时,氯化亚锡的包装需符合规定,可以整柜或拼箱,但需注意8类酸碱物质不能混装,且需与4类货物保持隔离。危险品运输要求提供危包证、英文版MSDS和托书,以及船公司申请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文件。


危险品订舱需提前十天左右,建议选择MSC、MSK等知名船公司。预配通常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提供起运港、目的港、中转港等重要信息,便于确认送货时间和进仓流程。


截申报时,需提交危包证正本、英文版MSDS、申报委托书、装箱单等资料。即使货物未及时送到仓库,也可先完成截申报,再安排后续装箱。切记与客户沟通好装箱顺序、托盘使用、缠膜与标签要求,避免额外费用和时间浪费。


报关过程中,舱单信息和危库通知是关键,准备好报关单、委托书、箱单、发票和申报要素。如果货物被查验,需按海关要求送至指定位置,确保不影响船期。开船后,提单通常在两天内发出,电放件可能产生额外费用,每个环节都需要严谨对待。


总结来说,氯化亚锡海运出口涉及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精确无误,从数据准备到申报、报关,再到货物装运,每一环都至关重要,以确保货物安全、准时抵达目的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