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写的诗句

如题所述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写的诗句是: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原文出自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原文: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是写给外甥洪驹父的一封信。该文谈到黄庭坚对文学创作问题的一些看法,针对洪驹父的创作,黄庭坚肯定文学创作要“有宗有趣”的前提下,侧重从形式方面进行探讨。

他强调要学习前人“陶冶万物”的功力,主张多读融古,并概括为“点铁成金”的法度。该作品是江西诗派最重要的理论纲领,尤其是黄庭坚提出的“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的论点,在诗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创作背景

此篇《答洪驹父书》是黄庭坚五十九岁时(1104年)写给外甥洪驹父的信,信中谈到自己对文学创作问题的一些看法。黄庭坚在信中批评外甥读书少,谆谆教诲他要多读古人的书,然后可以到达古人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21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写的诗句是: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宋代诗人黄庭坚曾说自作语最难,这句话意思是说,自己创作的语言和诗句是最难的。他强调了创作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因为自作语没有现成的模板和规范可以遵循,需要诗人自己探索和创新。

此外,黄庭坚还提到杜甫和韩愈的诗歌创作风格,他认为他们的诗歌没有一个字没有来处,即他们的诗歌语言和意象都来源于生活和传统文化,因此能够深入人心。总之,黄庭坚所说的“自作语最难”表达了诗歌创作中的挑战和难度,同时也突显了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价值。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中国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记忆力惊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调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尉知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元丰八年(1085年)庭坚为承议郎,参加校定《资治通鉴》,主持编写《神宗实录》。

家世背景

黄庭坚的远祖是西汉循吏丞相黄霸,他的十世祖黄翰是唐朝中期的进士,九世伯祖父黄保仁是大唐进士,八世祖黄荣为大唐副相右仆射,七世祖黄浩为晚唐进士,六世祖黄玘为晚唐举人,六世叔祖黄璞为南唐进士。五世祖黄赡为南唐进士,历著作郎,知分宁县。

四世伯祖黄元绩为南唐进士,是分宁黄氏自浙江金华迁居江西修水后的第一位黄氏进士。四世祖黄元吉为举人,藏书万卷;三世祖黄中理为大宋举人,在修水创办了芝台书院、樱桃书院,是当时驰名豫章的一位大教育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