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诡异“酒杯”,酒怎么都喝不完?它是用什么做的?

如题所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王翰在《凉州词》写得虽然是战争,但开头也是引用了美酒和酒具,都说好马配好鞍,宝剑赠英雄,这好酒也要上好的酒具。

商代时期,由于酿酒业发达,青铜技术的提高,中国酒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根据《殷周青铜器通论》记载,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50类,其中酒器就占据了24类。

饮酒器的种类又会根据不同身份的人进行等级划分,有:觚、觯、角、爵、杯、舟。《礼记·ç¤¼å™¨ã€‹æ˜Žæ–‡è§„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又载:国家大事,在祭与戎,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酒具在中华文化当中是占据着重要地位。

不同身份用不同的酒具,不同的酒也要用不同的酒杯,葡萄酒用夜光杯,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梨花酒那该当用翡翠杯,其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

在李白的诗中也有:“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这是在讲曾用鹦鹉杯一天喝了300杯酒,骆宾王也曾写道:“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那么这个鹦鹉杯又是什么酒具呢?

鹦鹉杯,是1965年,出生于一座王氏家族墓地,墓主人是东晋王兴之,说到东晋又姓王,那肯定是琅琊王氏一族,这王兴之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他的侄子和侄孙就是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和王献之。

虽然古墓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但是这个鹦鹉杯又到底是什么呢,看起来像是一个“大海螺”,在查阅史料时,专家在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找到相关记载:鹦鹉杯即海螺盏,出广海,土人琢磨,或用银或用金镶足。

这里的海螺盏讲的就是鹦鹉螺,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在奥陶纪(古生代第二个纪)时代,鹦鹉螺是海洋中顶级掠食者,它身长可以达到11米,在无脊椎的动物时代,它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称霸了整个海洋。

鹦鹉螺在古生代十分常见,几乎遍布全球,但在六千五百万前的那场大灾害当中,它跟恐龙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只有少数的鹦鹉螺存活了下来,主要栖息在大西洋附近海域,随着环境改变,鹦鹉螺身躯变得越来越小,但生物形态没有太大改变,因此被生物界称为“活化石”。

这鹦鹉杯就是用鹦鹉螺制作而成,完全不用加工,直接就可以充当酒具,而且鹦鹉螺的外壳是由许多腔室组成,各腔室之间都有隔膜,它们就像是海绵一样,可以吸收液体,在《艺文类聚》记载有:用鹦鹉螺制造的酒杯,可容二升许(大约2至3斤)。

而且倒酒时也不会一下子流出来了,李白大概是喝了300多口才将一杯酒喝完,所以才会造成一种永远都喝不完的错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