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桃花赞美女人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杂诗七首·其四》

作者:三国曹植

原文: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译文:

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如桃花般娇艳,又如李花般清丽。

早晨她来到江的北岸游玩,夜晚她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

当时的人并不欣赏美丽的容颜,她还能为谁开口歌唱,为谁展示容颜呢?

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人的青春盛颜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二、《女冠子·昨夜夜半》

作者:唐代韦庄

原文: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译文:

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我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像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

看上去好像又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该走时却又频频回首,依依不舍。只到醒来才知道是大梦一场,身边依然空空,自己依然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心中不觉涌起难忍的悲哀。

三、、《题都城南庄》

作者:唐代崔护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今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1、《题都城南庄》

此诗的创作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而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则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

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2、《杂诗七首·其四》

此诗以“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开篇,作者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佳人图。这“佳人”生于“南国”,艳若桃花,光彩照人,倾国倾城。这两句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静止的纯美的形象。

结尾的“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道出人生若白驹过隙,有限的青春年华敌不得住那悠悠不尽的时间。这使“佳人”陷入更大的悲哀、更深的忧思之中,司时也使诗人处于左右维谷,进退失据的二难之中。

3、《女冠子·昨夜夜半》

这首《女冠子》,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而成梦,梦后而悲的情况。恋人在梦中相见,他俩把臂欷歔,说不尽的离愁别苦。“语多时”,明写千言万语,暗扣山高水长。“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

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此词不似多数花间词之浓艳,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所谓“意婉词直”,“似直而纤”,别具风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2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译文】: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佚名《桃夭》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4、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译文】: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

5、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译文】:春如果有情必然也会十分痛苦,悄悄地看时光匆匆暗度。是住在夕阳将落的山后面?还是住在烟水茫茫的渡口?不知春天现在究竟在哪里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