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食的老式做法

如题所述

全蛋打发的老式鸡蛋糕,做法简单,一学就会,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小时候逢年过节总能吃到一种好吃的,名字叫“槽子糕”。虽然现在蛋糕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老式鸡蛋糕仍然是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美味。

老式鸡蛋糕做法非常简单,特别适合烘焙新手。原料上,只需要鸡蛋、面粉、白糖3样材料。制作方式上,采用全蛋打发,操作简单,从准备材料到烘烤完成大约只需要30分钟。口感上,老式鸡蛋糕比戚风略显粗糙,刚出炉的蛋糕表皮脆脆的,别有一番风味。

下面详细介绍制作步骤和需要注意的细节。

原料和工具

【原料】鸡蛋2个(带皮约120克),低筋面粉60克,白糖30克,蜂蜜20克

【模具】6蛋糕模具(以上材料可制作6个蛋糕)

常见问题解析

面粉必须要选择低筋面粉吗?

用低筋面粉做蛋糕,更加松软而且不易开裂。低筋面粉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制。自制低筋面粉的方法可以点开蓝色字体查看。 自制低筋面粉的3个方法

如果家里实在没有低筋面粉,自己做又嫌麻烦,也可以用中筋面粉,松软程度上会差一些,但是没有太大影响。

糖的量能否减少?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会问,因为大家都觉得吃糖太多不健康。而蛋糕的含糖量都很高,除了增加甜度,更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气泡的稳定性,使打发好的蛋液不易消泡。所以白糖的量尽量不要减。对老式鸡蛋糕来说,糖的用量通常要占蛋液的50%左右。

今天分享的配方中,用到了糖和蜂蜜,蜂蜜可以增加蛋糕的风味,你也可以全部用白糖。

配方中为什么没有油?

首先说明一下,可以加油但不是必须的。加油做出来的蛋糕更加湿润,口感更好。但是油不容易和面糊混合均匀,搅拌的时候容易消泡。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是否加油。(油量参考:10-20克)

制作步骤

步骤一:全蛋打发

将2个鸡蛋打入盆中,加入白糖和蜂蜜,开启打蛋器,开高速打发蛋液。蛋液会由黄色慢慢变成乳白色,体积也会逐渐增大。当提起打蛋器,用滴落的蛋液划“8”字,纹路可以保持5~8秒不消失就可以了。

打发全蛋液

蛋液变白,体积变大

纹路不轻易消失

※关键点总结

1、不能用冷藏的鸡蛋

打发全蛋液比打发蛋清要困难得多。全蛋液的温度在40°左右时更容易打发,因此我们可以将盆中的蛋液隔水加热(把盛有蛋液的盆放入50°热水中),升温后可以缩短打发时间。这一步不是必须的,也可以使用常温的鸡蛋直接打发。但是不能用冷藏的鸡蛋,会大大增加打发的难度,甚至打发不起来。

全蛋打发不能用冷藏鸡蛋

2、打发的时间和状态

打蛋器的功率和转速不同,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选择一款好的电动打蛋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用划“8”字的方式来判断打发状态,滴落的蛋液不仅要能划出“8”字,而且要保持5~8秒不消失才算打发完成。

3、蛋液中不能加油

蛋液打发好之后,先筛入面粉混合均匀,再加入油。蛋液打发阶段,一定不能加油。

步骤二:筛入面粉,混合面糊

蛋液打发完成后,分两次筛入面粉,用刮刀翻拌均匀。 像炒菜一样,用刮刀从底部把面糊翻上来,同时转动盆子,把面糊混合均匀。

筛入面粉

※关键点总结

1、面粉过筛。过筛后的面粉更容易混合均匀。

2、分两次筛入。一次性筛入全部面粉,翻拌的时候容易消泡。

步骤三:倒入模具

把混合好的面糊,倒入六连蛋糕模具 ,每个八九分满。如果你的面糊不能装满6个,说明消泡比较严重。可能是全蛋液打发不到位,也可能是翻拌手法不对或者时间太长导致消泡。

面糊的上面可以撒一些黑芝麻或者白芝麻作为点缀。

面糊倒入模具

撒芝麻

※关键点总结

模具防粘小技巧

模具中涂抹一层油酥,防粘效果极好。油酥就是面粉中加入食用油,搅拌成糊状(尽量稠一些)。刷油酥比只刷油防粘效果要好得多。

步骤四:烘烤

烤箱提前预热。准备好全部材料以后就可以预热烤箱了。

烘烤温度和时间:上下火150°,烤箱下层,烤18分钟左右

※关键点总结

烤箱温度差异比较大,烘烤温度仅做参考。蛋糕放入烤箱后,大概10分钟后膨胀到最高点,此时的蛋糕会凸出模具,之后开始回落,和模具持平。蛋糕烤至金黄色即可,全程需要18分钟左右。

蛋糕表面开裂的原因

蛋糕表面开裂,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上火温度过高。

2、模具放置位置,距离上火太近。模具放在烤箱下层的位置,可有效防止开裂

3、使用中筋面粉更容易开裂。做蛋糕低筋面粉是最佳选择。

我个人认为蛋糕开裂并不是什么问题,也不影响口感,如果想要不开裂,可以注意以上3个细节。

步骤五:脱模

蛋糕烤好之后,从烤箱取出,震一下模具。放置几分钟后,就可以脱模了。不要长时间放置,因为热气会让模具中的蛋糕变软。趁热脱模,蛋糕的表面是酥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6-06

古时蜜食的制作秘方,传承千年

自古以来,蜂蜜就被视为大自然馈赠的珍宝,其香甜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古人以智慧和巧思,研制出多种蜜食,既满足口腹之欲,又滋养身体。让我们踏上时光之旅,探索这些失传已久的蜜食老式做法,重温先人的美食技艺。

一、蜜饯:果香蜜汁,齿间留香

    原料准备:

新鲜水果(如梨、苹果、桃子)

蜂蜜

2.制作步骤:

将水果去皮切块,放入锅中。

加入适量蜂蜜和水,水量以没过水果为宜。

用小火慢煮,至水果变软入味。

捞出水果,晾干水分,即可享用。

二、蜜汁烧肉:肉香四溢,回味无穷

    原料准备:

猪五花肉

蜂蜜

酱油

黄酒

生姜、大蒜

2.制作步骤:

将猪肉洗净切块,用酱油和黄酒腌制1小时。

锅中倒入蜂蜜,中火加热至融化。

加入腌制好的猪肉,翻炒至上色。

加入姜蒜爆香,再倒入适量水。

小火炖煮1-2小时,至肉质软烂,酱汁浓郁。

三、蜜汁莲藕:清甜爽脆,藕断丝连

    原料准备:

新鲜莲藕

蜂蜜

白醋

2.制作步骤:

将莲藕去皮切成滚刀块。

锅中加入水和白醋,烧开后放入莲藕焯水。

捞出莲藕晾干水分,加入蜂蜜拌匀。

密封保存于冰箱,可冷藏1-2天。

四、蜜渍山药:滋补养颜,香糯软绵

    原料准备:

山药

蜂蜜

2.制作步骤:

将山药去皮切块,放入锅中。

加入适量蜂蜜和水,水量以没过山药为宜。

用小火慢煮,至山药变软发粘。

捞出山药晾干水分,即可食用。

五、蜜桔茶:酸甜开胃,提神醒脑

    原料准备:

蜜桔

绿茶

冰糖

2.制作步骤:

将蜜桔去皮,剥出果肉。

绿茶用开水冲泡,加入冰糖调味。

将蜜桔果肉放入茶汤中,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这些古法蜜食,不仅美味可口,还有滋补养生的功效。传承千年的美食技艺,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与心意。让我们用心制作,品味历史的醇厚与岁月的甘甜。

第2个回答  2020-10-13
新鲜果蔬→拣选分级→形状处理→盐渍与干制→硬化处理→漂洗→漂烫→糖渍→糖煮→冷却
玫瑰杨梅
玫瑰杨梅
广式凉果:起源于广州、汕头、潮州一带,主要是以甘草调香的制品和糖衣类产品为主,已有1000多年的生产历史,初以凉果为主,尔后逐渐发展了糖衣类产品。凉果类产品,表面半干燥或干燥,干香浓郁,味多酸甜或酸、咸、甜适口,入口余味悠长,其代表产品有陈皮梅、奶油话梅、甘草杨桃等。糖衣蜜饯,质地纯洁,表面结有一层白色糖霜,好像浇了一层糖,又称 “浇糖蜜饯”。其产品表面干燥,有糖霜,入口甜糯,原果风味浓,产品花色多,风味独特,其代表产品有冬瓜糖、糖藕片、糖荸荠、糖橘饼等。  生产工艺:
食盐腌渍甘草、蔗糖、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香精
↓ ↓
鲜 果 → 果 胚 → 漂洗脱盐 → 晾 晒 → 配料液煮制 → 配料液腌渍→晒 干→包 装→成 品
闽式凉果:起源于福建的厦门、福州、泉州、漳州一带,这里盛产橄榄,以此为主要原料而制成蜜饯,故闽式蜜饯是以橄榄制品为代表的蜜饯产品。闽式凉果,表面干燥或半干燥,含糖量低,微有光泽感,肉质细腻而致密,添加香味突出,爽口而有回味。其代表品种有大福果、化核嘉应子、十香果、良友榄、玫瑰杨梅、青津果、丁香榄、化皮榄等。

雕花蜜饯在选材、雕刻、加工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完整工序。主要以未成熟的青皮柚子为原料,先将柚子切成圆形或扇形的均匀薄片,然后在柚片上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创意,雕刻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龙凤鱼虾、人物器皿、吉祥字画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图案。然后经过清水漂洗、铜锅沸煮、蔗糖腌酿、翻晒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工艺奇特、花样繁多,观之赏心悦目,食则气爽神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