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再次强调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如题所述

1、为什么督导结果往往是“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

因为基础教育段教师主要是县级统筹,而“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计算方法一般是财政拨付工资总额除编制数。详细说下,东部地区一个县(市、区)一般处级干部20多个,科级干部300以内,其他科员以下;一个县教师平均7000左右,高级职称占15%(1050人),中级职称占40%左右(2800人),其他初级以下。然后呢,一般处级干部工资类比高级职称(可以简化理解为高级职称大概在正处和副处之间,中级同理),科级干部工资类比中级职称,科员类比初级。

于是乎,在计算时由于公务员中县处级比例极低,所以算出来的平均工资一定是教师高于公务员的,实际上就算是教师工资明显低于同级别公务员,由于两边职称级别结构差距太悬殊,算出来也往往是教师平均工资高。你可以认为是那1050名高级职称直接拉高了该地区教师的平均工资。



-

2、平均工资的直观概念和统计口径差异。

平均工资可以大概估算为当地中级职称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或者是当地40岁左右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由于五险一金单位和个人缴纳都来自于财政经费,所以财政口径的工资支出与个人到手工资差距巨大,比如一个地区教师平均税后5000元(平均工资见上条),那么实际到手年收入6万,但财政口径的工资支出要差不多11万元/年。

-3、为什么教育部年年喊,但教师工资还是低。

因为教师工资在地方财政中占比太大。根据教育部2018年的教育统计公报,全国基础教育学段教职工1360万(不包括学前教育),这些人都是由地方财政负担的,按全国333个地级区划来算,平均每个地级区划要养4.1万教职工。就算平均到手月薪五千,地方财政每年教职工工资支出也高达45亿。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下2018年全国各地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感受下45个亿对一般地市的影响。请注意,我国这333个地级区划里,地方财政收入过100亿的连1/3都不到。所以对于多数地方政府而言,教育系统就是一个吞金兽;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几十亿的政府,在编人员工资一直都是大难题,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教师群体更是难中之难。

本世纪以来,我国大量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同时将很多公办学校转成公办民助,你以为真是为了“提供特色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说白了就是地方政府没钱,转成民办学校,政府就不用给这些学校的教师发工资了。这里说一点,“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严格来讲仅指公益一类学校的在编教师,不仅民办学校教师工资不在范围,公益二类学校教师都不适用,因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有收入的。

最后说一点,不要说教育部,就算财政部说了也没用,因为基础教育的工资都是地方负担,所以对于涨工资,地方得有这钱才办的了这事。比如西部地区的教育,要不是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你就是把西部地区市县两级一把手全都撤了也没用,因为确实没那钱。没记错的话,西部地区的生均公用经费、学生各类补助等等等等,全都是中央财政分摊80%,基本就是靠中央财政办教育。所以要想保证工资,办法也简单,将全国教育系统改为中央垂直管理,经费统一从财政部出,这就没问题了。我估算了下,如果按中级职称实际年收入8万的水平,单教师工资这一项,每年就要中央财政预算收入的1/4,财政部也得压力山大的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0
“在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教师的工资不低于甚至高于公务员的工资,这是教育法规定的,这是法定的要求。那么,对于保障教师待遇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关键是投入保障机制的问题。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必须要把长远保证教师工资落实到位的财政制度和机制建立起来,这是最重要的。一是把所有的教师工资要纳入到预算,按预算进行执行。二是在做预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教师和公务员是同等待遇,换句话说,因为我们这次主要督查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这必须要补回来。第二个是基本工资并没有欠,欠的是什么呢?是奖金这一块,就是公务员有,老师没有。

因此,要解决一视同仁的问题,这样的话,在做预算的时候,公务员发多少,老师也发多少,严格按照法律要求,不低于,要相当。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在预算上做文章,把预算做好,必须要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后续可能要加大公示、曝光、监督检查力度,有的制度、有的规定能不能落实到位,后续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监督和保障的机制、落实的机制,这样的话,才能够不是因时因人因地而异,而是要长久的、持续的坚持下去。”
第2个回答  2021-01-10
教育部在今年的新春教育工作发布会上再强调,各地教师的待遇从各个方面都不得不低于公务员,特别是义务教育教师,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地位,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进入教育系统。有网友提议如果将在编教师转为专项公务员,划归公务员体系,能否提高教师地位,吸引男教师报考呢?这个问题小徐老师分析如下:
首先,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确实远远高于教师职业,各地,无论是市区还是乡镇报考公务员的人多得牛毛,高学历的男士比比皆是。而报考教师的却少很多,不但学历低,而且男士基本为零。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呢?可以说仅凭将在职老师转为专项公务员,划为公务体系,根本无法提高地位更不能吸引男老师报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和公务员相比,职业吸引力低,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一、工资待遇
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多有提高,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教师,比同地区县城的教师每月要多领三五百元的乡村教师补贴。但是相对于县城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子女的教育环境来说,这三五百元依然不能吸引优秀教师来农村任教。
另外,各地大部分教师的工资起薪还是相当低的,起薪2000-3000元的地区占大部分,这在各行各业中处于薪资的低谷,因此造就了教师职业没有吸引力,男士进入该行业不能养家糊口,因此就无法吸引优秀男士进入教育系统。
公务员的工资起薪也不高,但是在福利方面要远远高于教师。因此更具有吸引力。
二、社会地位
公务员因为有权利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要远远高于教师。
教师无权无势,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连管教学生的方式也不能自由选择了,而且动不动就被家长或学生的抱怨和指责,因此社会地位也持续走低。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职业发展前景
公务员职级晋升之路要比教师的路子更宽一些,除了职务的晋升,还有级别的晋升,实行职级并行。这就意味着,即使公务员的职务不升,但薪级也会因级别的晋升而加薪的。而且公务员的级别是可以随年限自然晋升的,这让广大普遍公务员看到了职业发展前景,因此也提高了职业的吸引力。如下图所示:

而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职称,而职称的晋升又实行了“限额制”,这使得广大一线普通教师,即使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也大可能无法晋升高级职称。这让广大教师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因此职业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四、工作内容和性质
随着全社会对孩子的娇惯,对教育的高要求,再加上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表以及各种社会性事务,让教师行业越来越难干,而公务员的工作因有一定的权力支撑和制度保障,要比教师困扰更少一些,这也是公务员职业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吸引优秀男士进入教育系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无论从基本工资到各项补贴都要达到或高于公务员工资才行。
2、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通过立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给老师一定的教育权并对老师的正常教学行为加以保护。
3、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学习公务员的职级并行制度,让老师们的职称晋升之路更顺畅,让每个老师都能看到职称晋升的希望。
4、给老师减负,提高老师对学生教育的自主权,为教师安心、静心从教提供坚实条件。

只有满足以上四点,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才会大大提高,师道尊严才能重建。优秀的男教师才会回归教育事业,而跟教师有没有划为公务员体系,没有关系。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欢迎大家交流补充。
第3个回答  2021-01-10
要发展,教育是第一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一再强调教师待遇,
这是重视教育发展的体现。
只有稳定了教师队伍,才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出优秀人才,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在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教师的工资不低于甚至高于公务员的工资,这是教育法规定的,这是法定的要求。那么,对于保障教师待遇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关键是投入保障机制的问题。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必须要把长远保证教师工资落实到位的财政制度和机制建立起来,这是最重要的。一是把所有的教师工资要纳入到预算,按预算进行执行。二是在做预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教师和公务员是同等待遇,换句话说,因为我们这次主要督查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这必须要补回来。第二个是基本工资并没有欠,欠的是什么呢?是奖金这一块,就是公务员有,老师没有。

因此,要解决一视同仁的问题,这样的话,在做预算的时候,公务员发多少,老师也发多少,严格按照法律要求,不低于,要相当。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在预算上做文章,把预算做好,必须要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后续可能要加大公示、曝光、监督检查力度,有的制度、有的规定能不能落实到位,后续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监督和保障的机制、落实的机制,这样的话,才能够不是因时因人因地而异,而是要长久的、持续的坚持下去。”
第4个回答  2021-01-10
从相关报道来看,教育部这一次是要动真格、下硬手了。
今天,教育部连发2个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学校在今年年底之前必须完成这项任务,并作为一项硬任务!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再次强调:“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同时田祖荫还要求各地开展自查,将于下半年组织实地检查和督查!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政策,应该是2008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来的。会议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强调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之后教师开始实施绩效工资。但是由于地方财力不足等原因,能够执行“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地方并不多,国务院的文件规定在地方上成了一纸“空文”。
这次教育部再次发出通知,而且强调要检查督查,看来今年年底彻底完成“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教育部要求年底前落实好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这是教师的福音,也是教育的福音。
教师的工作起早贪黑,任务繁重,是非常辛苦的。热血染成千顷绿,丹心育出万代红。教师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应该获得更高的相应报酬。
而且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这对万千孩子和教育事业来说,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