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赞美《我是猫》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主流当世无与匹者,你怎么看呢?

如题所述

《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这本书写于1904年-1906年,时达2年才完成。


相信大家对夏目漱石这个作家也不陌生,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

以他的独具的鲜明个性、丰富的艺术才能,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

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

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本书的主角,与平常的小说不同,它的主角是一只猫。

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就是写的一只猫的生活。

但当读过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不是真的要写猫的生活,

而是通过借猫这个载体来刻画人,来反映人的生活,来窥视人类的心理。


小说中描述的这只猫,没有名字,

它被一个叫苦沙弥的教师饲养,经常出入资本家金田的私人宅邸。

目睹这些人的日常生活、行为,

又对他们的生存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评论。


这只颇为具有个性的、能说会道的猫,比苦沙弥一伙聪明,比金田一家善良。

它好像站在比他们更高的一个视点俯视他们,嘲弄谴责他们的一切。

在它面前,任何人都会有一种被看透扒光的感觉!


别看它每天只是在家懒懒地打量着苦沙弥和他的朋友,

但透过它那双猫眼,每个人的人性底色,都被它瞧得一清二楚。

这只猫也经常对它的所见所闻进行犀利的评价,

评价句句戳心,针针见血,用词之犀利堪比鲁迅。


它说人类自作聪明,以为在茫茫大地上筑起围墙,画地为界,便可以据为己有:

“那么,我们呼吸的空气,也就可以切成一尺见方的小块儿进行拍卖了。假如既不能零售空气,又不能割据苍天,那么,土地私有,岂不也是不合理的吗?”


它把社会比作疯人院,人们互相残杀,争吵谩骂,

而明辨是非、通晓事理的人却成了异类,被其他人孤立:

“大疯子滥用金钱和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淫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真是把人搞糊涂了。”


诸如此类针针见血的金句,在书中不胜枚举,

这些句子有趣又尖锐,是人间种种荒唐,人性种种丑陋解释得体无完肤!

这只猫实在称得上是“猫界鲁迅”。


村上春树就说:“夏目漱石的文字有股子能动摇你灵魂阴暗面的力量!”

鲁迅对《我是猫》的评价更甚:“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作者用充满既搞笑幽默又夸张的笔法完成了这部作品。

初读很多人都会将其作为一部搞笑小说来读,

但细看其中很多人物的经历都是一部部悲剧,

小说中既有对人物的批判讽刺,更有些许怜悯。


正如小说主人公的名字“苦沙弥”一样,在人世间生活,有多少人像苦行僧一般活着。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角色是一面面镜子,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明治维新使得日本整体经济得到了发展,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人生存举步维艰,这些人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边缘人。


小说里多次运用对比,模糊了猫与人的界限。

表面是猫眼看世界,更多的却是人类对自我的反思。

小说的结尾,猫猫因为喝醉了酒,掉到了水缸里。

它最终没能死里逃生,而是选择了顺其自然,去另一个世界获得太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我觉得这本书写的特别好,用一个猫的视角写出了人类世界很荒唐的世界,在我们人类来说,每天起早贪黑的去工作,去赚钱,觉得挺正常的。但是在猫的眼里,是猫所理解不了的。那么这本书的奇特之处就是猫这个视角找的很好,并且更像一个上帝视角来解读人们的生活不可取之处。文学是一件大事,你能感觉到有一个镜头安在猫的身上,很奇妙,这种写作手法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2个回答  2020-11-18
我觉得是很合理的,我是猫这本书不仅仅长于作者的非常独特的表达视野,通过一只猫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事情。更关键的是作者表达了对日本当时社会以及人性的感悟和反思,这不仅仅和鲁迅先生的感受是一致,更是因为文学表达的优秀。所以我觉得是合理的。
第3个回答  2020-11-14
我觉得这个赞美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本书确实是非常好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