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爆发了传染病,古代人是如何应对的?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也有很多传染病的记载,那时候都称之为“瘟疫”。古人遇到瘟疫是如何应对的呢?

一是隔离病源

任何时候,对于传染病,都是防胜于治的。古人对会传染病,跟现在一样,隔离也是一个重要手段。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概念,但是古人凭经验也知道瘟疫也是可以人传人的,所以会把病人隔离开来。

为了切断传染源。人们会及早把病死之人深埋或烧掉,甚至把病人的个人物品都烧掉。

在极端恐慌的情绪支配下,人们甚至会把疑似病人赶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让他们自生自灭。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还有一些地方有“麻风岛”,岛上的居民都是麻风病人。这些病人就是被赶到岛上隔离的。

二是个人防护

人们很早就知道“病从口入”,因此,他们也会用纱布之类的东西遮住口鼻。

此外,人们还会用一些其他办法防护。

生活在明代中期的温疫学者万全,在他的《万氏医书》中就告诫人们,遇上瘟疫,“凡入疫室,饮食之物,不可便咽”,避免接触疑似传染源; 同时,可用雄黄点入鼻窍,将疫病阻挡于口鼻之外。

三是中医治疗

中医对防治瘟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每遇瘟疫,医生会大量熬制汤药给病人饮用。这些汤济对瘟疫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多数时候,还是要靠病人的免疫系统起作用。免疫系统强大的病人可能就挺过来了,差的就只能尽早处理了。

明崇祯十四年,中国东部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瘟疫,疫情之惨烈,到了“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的地步,苏州医学家吴又可毅然投入到治病救人的行动中。通过观察与诊治,他确认了疫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当然,在细菌和病毒概念都不存在的时代,他无法准确地为瘟疫的源头定名,而只能称之为“戾气”或是“厉气”,但他已经找到了瘟疫的真正传染渠道:“邪自口鼻而入”。疫病过后,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分析瘟疫的起源与治法,成为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一本重要著作。

四是清洁环境

当时还没有酒精消毒的说法,但是人们会焚烧一些草药之类的东西,用来熏居住的地方,用以驱除疠气。

人们还会在门上和屋里挂一些有香味的草药来净化环境。现在端午节在大门挂柳枝和重阳节“遍插茱萸”的习俗就是古代抗击瘟疫遗留下来的。

五是求神拜佛

古人对瘟疫其实没有太多的办法,因此每次瘟疫都会死很多人。很多时候只能等人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有抗体或体质比较好的人,瘟疫才平息下去。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之外,唯一能做的就是求神拜佛,让神佛保佑他们。当然,求神拜神对防治瘟疫也起到一定的心理作用。起码拜过之后恐慌情绪会减轻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古代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一旦爆发传染病,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朝廷会采取强硬的隔离手段,也会在吃食、治疗、衣物等方面进行尽量避免爆发传染,除此之外,也会提倡社会捐助、朝廷减免赋税等手段安定民心。

传染病爆发

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传染病的爆发都是一个考验,古代的时候没有现代社会的医疗设施,治疗受限,传染病一发生,死亡率是相当的高,每一个朝代面临这样严峻的考验,都会马上采取措施。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他们很快就发现,传染病是会传染的,隔离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手段,所以在发现传染病的时候,第一件事是进行隔离,有时是一个村、一个区域、一个镇……朝廷会派士兵强制性隔离,并派出医务人员进行治疗与病源的检测,对食物、水源、衣服等进行控制检查,只要是朝廷的统治者不是昏庸无能,这些抢救措施都会组织起来,以防传染病扩大,对王朝的统治造成影响。

除去防止传染,赈灾手段相应也要到位

一般来说,古时封建的统治,在发生传染病的时候,朝廷会对那个地方实施免税的政策,还会拔款赈灾,除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其实也是从统治者的眼光来看,这个时期的人已经是在生死边缘,若是朝廷压制的话,很容易就官逼民反,造成大损伤。当然朝廷还会提议各方官员自己愿捐赠,也会倡导社会捐助,包括但是不仅限于粮食、衣物、药品……等,所以我们在电视剧经常能看到有钱人家会时不时的施粥赠粮的。

其实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对待传染病的手段都是差不多的,差别仅是在于现代医疗水平比较高,都是隔离、消毒、治疗……古人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积累成了财富,我们后世之人都能得益于此,是不?

第2个回答  2020-09-13
第一:求神、驱邪破邪。人们在疫灾发生时,会求神怜悯,辅以驱邪破邪之术,以期心诚而应天。第二:隔离。在秦朝时,秦律之中直接规定了麻风病等传染病人,需要在“疠迁所”之中进行隔离,从而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进而消灭疫灾的目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3
古代爆发传染病的时候,依然是早发现早隔离的治疗方法,这在任何的时间段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4个回答  2020-09-13
古代一般都会加热水源。如果古代爆发了传染病,古人一般都会将水井里的水进行加热,希望借助这种方法能够解决传染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