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一个女同学穿轮滑鞋踢人,轮滑鞋很硬,请问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班一个轮滑队的女孩子,她刚刚训练完,因为一点小事跟两个男生吵了起来,
一言不合,抬起轮滑鞋把那两个男生踢了一顿,我劝了一句,她用她的轮滑鞋也踢了我一下,很疼,我想还手,但她穿着轮滑鞋,我又不敢,怎么办才好呢?平时她也总是这样,总是拿她脚上的轮滑鞋来威胁别人,
一言不合就踢,没有人敢惹她,老师也不管,有时候她也欺负别人,跑不了,因为她会追你,穿着轮滑鞋速度很快,追上你后,她先用她的轮滑鞋踢你一下,把你踢倒,然后再揍你,我们堂校的校霜都怕她
这可怎么办?太过分了

很多网友对此都发表了看法,大多抨击死板僵硬的教育体制,很凑巧,我也是一个刚刚升入小学一年级孩子的母亲,读了林爻的文章,我却抱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所谓“开学一个月就摧毁了家长苦心坚持6年的教育观”,真的要全部归罪于学校吗?这位家长可否检讨过,是否自己苦心坚持的这个“教育观”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呢?! 不该把“立规矩”解读成“下马威” 我是生于80年代的独生女,我们小时候,媒体上有种说法管我们叫“小公主”,“小皇帝”,意喻我们成长环境优越,娇生惯养。20年后的今天,昔日的“小公主”、“小皇帝”成家立室,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被称为零零后的一代,比起我们当初的成长环境,又是一番新世界,可谓更优越,更娇惯。看过身边太多小孩娇惯到无法无天的例子,我和老公一早就达成过共识,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够太娇惯,不求她聪明过人,不求她多才多艺,只要求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规矩,懂礼仪,有个女孩子该有的教养。该玩的时候,可以尽情玩闹,正式的场合却要规规矩矩,不能上串下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有个吃饭的样子,有良好的作息,该睡觉的时候必须睡觉。 孩子上小学了,一个班级里有30多个小孩,在小学废除学前班之后,这些孩子大多刚刚从幼儿园出来,对于小学生活都还一无所知。应该说,一年级教育内容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这些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熟悉守时上下课,熟悉每周一庄严的升旗仪式,熟悉课间操,熟悉端正坐姿、举手发言,熟悉认真听讲、课堂上不乱讲话等等……教导一个个散漫懵懂的幼儿园幼儿,转变为知书达理的小学生,当然需要立规矩,学规矩。无规矩,何以成方圆? 然而,立规矩与追求个性并不是冲突的。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在绘画、书法等才艺中去发挥展示,孩子的才思,可以在将来的写作、辩论、科学兴趣小组等活动中去张扬表现,而不是在学校要求整齐划一的时候,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去追求与众不同。 女儿新入学,老师也同样下发了需要准备的一系列物品清单,各种要求细则备注详尽,我和老公周末开着车子,带着女儿到处采购,虽说很繁琐,但并不觉得辛苦和烦躁,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去采买东西,“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心中洋溢着孩子就要上学的喜悦,竟有些像《木兰诗》中描绘的热烈感觉。买回的书皮,仔仔细细的包好,名字写得工工整整,铅笔削得整整齐齐……我们当家长的认认真真,也就能让孩子从这个认真准备的过程里,体味出她即将迎来的这个全新的环境,区别于以往学龄前懵懂的生活,将是她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所有物品,皆一一按照要求的去准备,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准备的不符合标准,而使孩子的东西跟同学们的不一样,首先孩子自身心理上感觉有落差不说,从老师的立场看,也可能会认为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尽到心,甚至是一种敷衍糊弄的心态,那样对孩子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一个小事例,女儿书包里的水壶,放学时盖子没有拧严,剩下一点水洒到书包里,把几本书给打湿了。其中英语书和语文书湿的稍微严重一些,老公特意让我又赶紧网购了全新的书回来。女儿说,湿了晾干了没什么呀,没有脏,不用买新的。老公却对她说,虽然干了没有脏,但是因为浸了水,邹巴巴的,老师如果看到你的书刚开学没两天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会觉得你不爱惜书本,进而可能会觉得你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一个不端正学习态度的学生,会给老师留下坏印象,在老师眼里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了! 很巧,关于“舞蹈鞋”,我们也有类似的经历。女儿加入了学校的舞蹈团,老师收钱要买舞蹈服和舞蹈鞋。因为女儿从小学舞蹈,舞蹈鞋我们已经有了好几双,孩子姥姥说,要不要跟老师说一下,我们不交舞蹈鞋的钱了,我们自己有鞋。我思索了一下,最后并没有给老师打这个电话,因为舞蹈鞋的品种很多,我们有的或许和学校要求的不一样,舞蹈服和舞蹈鞋虽说是平时练习时穿,可是既然是学校的舞蹈队,应该会有很多表演机会的,自然也要要求统一着装,而且舞蹈服和舞蹈鞋是在一起收费的,通知里也没有单独列出鞋子多少钱,为了双几十元的鞋子,交不一样的钱,给老师添麻烦,搞特殊,没那个必要。 “三分教七分等”Vs“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前两天接女儿放学,看见女儿同班一个小男孩的妈妈被老师叫住说了半天,原因是她家的小孩拼音学的不好,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这位妈妈也相当苦恼,说在家里面已经很努力的在帮孩子补习了,夫妻两人换着教,每天学到很晚,可是孩子还是掌握的不理想,她也很着急,末了,还向我打听,问我女儿拼音学的怎么样,吃力不吃力。我很谦虚的说孩子学的还可以,不太好意思太刺激她,实际上我女儿早在入学前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拼音,能熟练的用拼音拼出不认识的字来阅读。入学以后,还担任了语文课代表,帮助老师检查小朋友的拼读,正确的老师就给他们一朵小红花。女儿为此非常自豪,我们做家长的也很欣慰。 其实原本我也不是特别赞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被说烂的话,孩子应该有个无压力的,欢乐的童年。但现实的情况是,你不教,别的家长在教,你的孩子不学,别人的孩子在学,下场就是你的孩子落后了。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是新闻界的,可能从事媒体工作,思想上比较放开,她就花高价把自己6岁的女儿送到了国际学校读书,完全采用美国式的教育,修国际认证的学分,不参加中国的高考,到国外去读大学,孩子可以快乐的读书。目前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这个是凭你我一己之力短期内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生存在这个体制内,既然无法改变体制,那么要么改变自己去适应体制,要么像我的朋友那样,选择逃离这个体制。我认为这位叫林爻的家长,对中国的教育体制缺乏清醒的认识,她所崇尚的“三分教七分等”,并不适合学校的大环境,她的所谓6年固执坚持,其实是耽误了孩子,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记得女儿四岁时,我曾去听过一个教育讲座,当时那位老师说过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培养孩子是必须要付诸辛苦的,有些家长偷了懒,该付出辛苦的时候没有付,等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为时已晚,坏毛病坏习惯已经养成了,而这时,你想纠正过来,就要付远比以前加倍的辛苦。就像前文提到的拼音学不好的那个孩子的家长,在入学前没有下工夫给孩子打好基础,孩子上学后,吃了大亏。有心的家长们,不妨去翻一翻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你会发现,里面的课程进度非常快,而且是上来就开始教你拼读,而不是像一些家长想象的,先教你背半学期声母韵母表,再慢慢的让你一点点学拼读。女儿开学才一个月,今天就拿回了一张本年度一年级拼音自测表,老师要求家长监督练习,也就是说,开学一个月内,他们已经学完了课本里所有关于的拼音的内容,试想,除非你是神童,否则在零基础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全部拼音都吃透呢? 女儿2岁半上幼儿园,入学前一年,我果断把她从幼儿园大班退出来,送进了学前班,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在入学前基本已经达到小学一年级水平,给她一年级的语文数学期中期末测试题,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孩子入学之后,在学习上没有任何的负担和压力,学校的课业也不多,她学的非常开心,她自己也说,幸好在学前班都提前学习了不少,上了学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至于书写算数方面,很早我们就开始让她坚持一天一页小楷,或是一页数学题。因为老公从小学书法,写了一手令人羡慕的好字,深受其惠的他自然期望孩子能像他一样。他回忆起小时候刚刚学书法的情景时常说,其实稚龄初学,小孩子自然是写不好的,但写的好坏在其次,单单握着毛笔在那里像模像样的练习的过程就已经是对孩子很好的熏陶了。中国的书法不就是让人平心静气,修身养性的一门艺术么!孩子的小手可以用来使剪刀,可以用来拿画笔,为什么就不能用来练书法呢? 与老师沟通,并非“只有服从没有商量” 女儿学校的课业布置方式,是老师在公共邮箱里发邮件,家长们每天登陆信箱查收。经常能在信箱里看到有些家长给老师写的感谢信,洋洋洒洒,言辞恳切。我还开玩笑的跟老公说,看看这小词儿整的,我们要不要也写一封?!家长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无可厚非,不过有时候也不妨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像林爻文中提到的,如果大家都采用短信回复的方式,那么每天老师就要删40多条短信,累到手抽筋,老师不是太可怜了嘛?!其实每个家长都有老师的手机,真的有问题,随时可以跟老师电话联络,在沟通方面并不存在障碍,而老师平时给孩子们下达的通知,在文法上就是要求指令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难道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也需要用商量的语气吗? 褒奖是孩子学习最好的动力 女儿从小到大,接受过各式各样的学前教育,从最早的亲子中心,到幼儿园,再到学前班,从学舞蹈、钢琴、外语到画画、手工、轮滑……总之一切所参与的活动,莫不都是有着一定的褒奖措施的。表现的好,老师就给一个小贴花作为奖励,作为一个成人,你永远都无法理解,在我们看来那么廉价的小玩意,在孩子眼中却是无比珍贵的礼物!每次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小礼物,孩子都会无比的骄傲!从而更增添了她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孩子入学后,老师把她们的一个珠算本作为每日表现的盖章记录,课堂表现,间操站队,完成作业等所有的表现都有对应的小图章,做的好就可以得到一个章。因为我总是认真监督她的作业并按老师的要求签字,老师还经常会给她盖一个“好家长”的章,每次得到了这个章,女儿都会像小大人一样反过来表扬我,看着她脸上那可爱的表情,我内心里也觉得无比快慰,同时也为自己能帮她多盖一个章而感到开心。我不知道林爻文中所提到的交换是什么意思?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表现的好就给小贴画,集齐了多少小贴画就可以换橡皮等更好一点的礼物。如果我的理解无误,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激励手段,不单单只有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其他所有从事幼教相关行业的老师都在这么做,我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对。奖励不可以成为我们努力上进的动因吗?可是我们所有的人不都在以各类的奖励为动力在生活着么?孩子们努力上进,会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大人努力工作,单位会发绩效奖金;运动员努力拼搏拿奥运会奖牌国家还有金钱上的奖励;连为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各类杰出人物不也都有“三八红旗手”、“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等的荣誉称号么?林爻所谓老师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观”的尖锐对立根本就不存在。 从女儿刚刚落实了小学入学,我就开始留意网上关于小升初的一些讯息了。了解到,对孩子升学有实际帮助的大概有几种情况:一、三好学生。二、为学校取得过荣誉。比如你是校舞蹈队或是合唱团的成员,你们表演的节目在区或是市里的比赛中获了奖,那么这个荣誉是有分量的,要比你只有一个钢琴九级证书有用。三、各类含金量高的有效证书:奥赛证书、华罗庚金杯竞赛证书、希望杯数学、春雷杯作文、剑桥英语、三一口语……等等。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就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她。比如女儿对数学不是很敏感,就不去强迫孩子非得去学奥数,多给她读读故事,尝试下可否在写作上有发展;比如文艺特长生的录取条件异常苛刻,钢琴九级证书用处不大,虽然女儿仍在坚持学钢琴,并已经顺利考过了二级,但并不把这个作为一个培养她的硬性指标,只是作为一个陶冶性情,增加才艺的课外活动罢了;比如社会上的英语培训太多,如迪斯尼英语啊,ABC啊,瑞斯啊,新东方泡泡啊等等等,参加那些乱七八糟的,不如就报三一口语班或是剑桥英语,学的好考个证书有用,学的一般也能间接提高英语水平,对学习有帮助。 我不太清楚林爻这位家长所谓用6年时间培养出了一个怎样有个性的孩子,也不认为我的女儿是她所谓的“流水线上的产品”,我的女儿画的画一样充满了想象力,折纸手工也非常的棒,从她很小的时候我就坚持每天晚上都给她读故事,古今中外,文学的,科学的,自然的,历史的,包罗万象。我一直非常注重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她也活泼好动,但我要求她在正式的场合必须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在学校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则,并不妨碍她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独立个性的人。 我也用了6年,尽力让我的孩子快乐成长,并学会很多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8
很多网友对此都发表了看法,大多抨击死板僵硬的教育体制,很凑巧,我也是一个刚刚升入小学一年级孩子的母亲,读了林爻的文章,我却抱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所谓“开学一个月就摧毁了家长苦心坚持6年的教育观”,真的要全部归罪于学校吗?这位家长可否检讨过,是否自己苦心坚持的这个“教育观”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呢?! 不该把“立规矩”解读成“下马威” 我是生于80年代的独生女,我们小时候,媒体上有种说法管我们叫“小公主”,“小皇帝”,意喻我们成长环境优越,娇生惯养。20年后的今天,昔日的“小公主”、“小皇帝”成家立室,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被称为零零后的一代,比起我们当初的成长环境,又是一番新世界,可谓更优越,更娇惯。看过身边太多小孩娇惯到无法无天的例子,我和老公一早就达成过共识,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够太娇惯,不求她聪明过人,不求她多才多艺,只要求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规矩,懂礼仪,有个女孩子该有的教养。该玩的时候,可以尽情玩闹,正式的场合却要规规矩矩,不能上串下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有个吃饭的样子,有良好的作息,该睡觉的时候必须睡觉。 孩子上小学了,一个班级里有30多个小孩,在小学废除学前班之后,这些孩子大多刚刚从幼儿园出来,对于小学生活都还一无所知。应该说,一年级教育内容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这些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熟悉守时上下课,熟悉每周一庄严的升旗仪式,熟悉课间操,熟悉端正坐姿、举手发言,熟悉认真听讲、课堂上不乱讲话等等……教导一个个散漫懵懂的幼儿园幼儿,转变为知书达理的小学生,当然需要立规矩,学规矩。无规矩,何以成方圆? 然而,立规矩与追求个性并不是冲突的。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在绘画、书法等才艺中去发挥展示,孩子的才思,可以在将来的写作、辩论、科学兴趣小组等活动中去张扬表现,而不是在学校要求整齐划一的时候,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去追求与众不同。 女儿新入学,老师也同样下发了需要准备的一系列物品清单,各种要求细则备注详尽,我和老公周末开着车子,带着女儿到处采购,虽说很繁琐,但并不觉得辛苦和烦躁,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去采买东西,“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心中洋溢着孩子就要上学的喜悦,竟有些像《木兰诗》中描绘的热烈感觉。买回的书皮,仔仔细细的包好,名字写得工工整整,铅笔削得整整齐齐……我们当家长的认认真真,也就能让孩子从这个认真准备的过程里,体味出她即将迎来的这个全新的环境,区别于以往学龄前懵懂的生活,将是她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所有物品,皆一一按照要求的去准备,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准备的不符合标准,而使孩子的东西跟同学们的不一样,首先孩子自身心理上感觉有落差不说,从老师的立场看,也可能会认为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尽到心,甚至是一种敷衍糊弄的心态,那样对孩子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一个小事例,女儿书包里的水壶,放学时盖子没有拧严,剩下一点水洒到书包里,把几本书给打湿了。其中英语书和语文书湿的稍微严重一些,老公特意让我又赶紧网购了全新的书回来。女儿说,湿了晾干了没什么呀,没有脏,不用买新的。老公却对她说,虽然干了没有脏,但是因为浸了水,邹巴巴的,老师如果看到你的书刚开学没两天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会觉得你不爱惜书本,进而可能会觉得你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一个不端正学习态度的学生,会给老师留下坏印象,在老师眼里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了! 很巧,关于“舞蹈鞋”,我们也有类似的经历。女儿加入了学校的舞蹈团,老师收钱要买舞蹈服和舞蹈鞋。因为女儿从小学舞蹈,舞蹈鞋我们已经有了好几双,孩子姥姥说,要不要跟老师说一下,我们不交舞蹈鞋的钱了,我们自己有鞋。我思索了一下,最后并没有给老师打这个电话,因为舞蹈鞋的品种很多,我们有的或许和学校要求的不一样,舞蹈服和舞蹈鞋虽说是平时练习时穿,可是既然是学校的舞蹈队,应该会有很多表演机会的,自然也要要求统一着装,而且舞蹈服和舞蹈鞋是在一起收费的,通知里也没有单独列出鞋子多少钱,为了双几十元的鞋子,交不一样的钱,给老师添麻烦,搞特殊,没那个必要。 “三分教七分等”Vs“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前两天接女儿放学,看见女儿同班一个小男孩的妈妈被老师叫住说了半天,原因是她家的小孩拼音学的不好,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这位妈妈也相当苦恼,说在家里面已经很努力的在帮孩子补习了,夫妻两人换着教,每天学到很晚,可是孩子还是掌握的不理想,她也很着急,末了,还向我打听,问我女儿拼音学的怎么样,吃力不吃力。我很谦虚的说孩子学的还可以,不太好意思太刺激她,实际上我女儿早在入学前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拼音,能熟练的用拼音拼出不认识的字来阅读。入学以后,还担任了语文课代表,帮助老师检查小朋友的拼读,正确的老师就给他们一朵小红花。女儿为此非常自豪,我们做家长的也很欣慰。 其实原本我也不是特别赞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被说烂的话,孩子应该有个无压力的,欢乐的童年。但现实的情况是,你不教,别的家长在教,你的孩子不学,别人的孩子在学,下场就是你的孩子落后了。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是新闻界的,可能从事媒体工作,思想上比较放开,她就花高价把自己6岁的女儿送到了国际学校读书,完全采用美国式的教育,修国际认证的学分,不参加中国的高考,到国外去读大学,孩子可以快乐的读书。目前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应试教育,这个是凭你我一己之力短期内都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生存在这个体制内,既然无法改变体制,那么要么改变自己去适应体制,要么像我的朋友那样,选择逃离这个体制。我认为这位叫林爻的家长,对中国的教育体制缺乏清醒的认识,她所崇尚的“三分教七分等”,并不适合学校的大环境,她的所谓6年固执坚持,其实是耽误了孩子,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记得女儿四岁时,我曾去听过一个教育讲座,当时那位老师说过的一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培养孩子是必须要付诸辛苦的,有些家长偷了懒,该付出辛苦的时候没有付,等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为时已晚,坏毛病坏习惯已经养成了,而这时,你想纠正过来,就要付远比以前加倍的辛苦。就像前文提到的拼音学不好的那个孩子的家长,在入学前没有下工夫给孩子打好基础,孩子上学后,吃了大亏。有心的家长们,不妨去翻一翻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你会发现,里面的课程进度非常快,而且是上来就开始教你拼读,而不是像一些家长想象的,先教你背半学期声母韵母表,再慢慢的让你一点点学拼读。女儿开学才一个月,今天就拿回了一张本年度一年级拼音自测表,老师要求家长监督练习,也就是说,开学一个月内,他们已经学完了课本里所有关于的拼音的内容,试想,除非你是神童,否则在零基础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全部拼音都吃透呢? 女儿2岁半上幼儿园,入学前一年,我果断把她从幼儿园大班退出来,送进了学前班,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在入学前基本已经达到小学一年级水平,给她一年级的语文数学期中期末测试题,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孩子入学之后,在学习上没有任何的负担和压力,学校的课业也不多,她学的非常开心,她自己也说,幸好在学前班都提前学习了不少,上了学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至于书写算数方面,很早我们就开始让她坚持一天一页小楷,或是一页数学题。因为老公从小学书法,写了一手令人羡慕的好字,深受其惠的他自然期望孩子能像他一样。他回忆起小时候刚刚学书法的情景时常说,其实稚龄初学,小孩子自然是写不好的,但写的好坏在其次,单单握着毛笔在那里像模像样的练习的过程就已经是对孩子很好的熏陶了。中国的书法不就是让人平心静气,修身养性的一门艺术么!孩子的小手可以用来使剪刀,可以用来拿画笔,为什么就不能用来练书法呢? 与老师沟通,并非“只有服从没有商量” 女儿学校的课业布置方式,是老师在公共邮箱里发邮件,家长们每天登陆信箱查收。经常能在信箱里看到有些家长给老师写的感谢信,洋洋洒洒,言辞恳切。我还开玩笑的跟老公说,看看这小词儿整的,我们要不要也写一封?!家长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无可厚非,不过有时候也不妨站在老师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像林爻文中提到的,如果大家都采用短信回复的方式,那么每天老师就要删40多条短信,累到手抽筋,老师不是太可怜了嘛?!其实每个家长都有老师的手机,真的有问题,随时可以跟老师电话联络,在沟通方面并不存在障碍,而老师平时给孩子们下达的通知,在文法上就是要求指令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难道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也需要用商量的语气吗? 褒奖是孩子学习最好的动力 女儿从小到大,接受过各式各样的学前教育,从最早的亲子中心,到幼儿园,再到学前班,从学舞蹈、钢琴、外语到画画、手工、轮滑……总之一切所参与的活动,莫不都是有着一定的褒奖措施的。表现的好,老师就给一个小贴花作为奖励,作为一个成人,你永远都无法理解,在我们看来那么廉价的小玩意,在孩子眼中却是无比珍贵的礼物!每次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小礼物,孩子都会无比的骄傲!从而更增添了她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孩子入学后,老师把她们的一个珠算本作为每日表现的盖章记录,课堂表现,间操站队,完成作业等所有的表现都有对应的小图章,做的好就可以得到一个章。因为我总是认真监督她的作业并按老师的要求签字,老师还经常会给她盖一个“好家长”的章,每次得到了这个章,女儿都会像小大人一样反过来表扬我,看着她脸上那可爱的表情,我内心里也觉得无比快慰,同时也为自己能帮她多盖一个章而感到开心。我不知道林爻文中所提到的交换是什么意思?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表现的好就给小贴画,集齐了多少小贴画就可以换橡皮等更好一点的礼物。如果我的理解无误,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激励手段,不单单只有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其他所有从事幼教相关行业的老师都在这么做,我不明白这有什么不对。奖励不可以成为我们努力上进的动因吗?可是我们所有的人不都在以各类的奖励为动力在生活着么?孩子们努力上进,会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大人努力工作,单位会发绩效奖金;运动员努力拼搏拿奥运会奖牌国家还有金钱上的奖励;连为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各类杰出人物不也都有“三八红旗手”、“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等的荣誉称号么?林爻所谓老师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观”的尖锐对立根本就不存在。 从女儿刚刚落实了小学入学,我就开始留意网上关于小升初的一些讯息了。了解到,对孩子升学有实际帮助的大概有几种情况:一、三好学生。二、为学校取得过荣誉。比如你是校舞蹈队或是合唱团的成员,你们表演的节目在区或是市里的比赛中获了奖,那么这个荣誉是有分量的,要比你只有一个钢琴九级证书有用。三、各类含金量高的有效证书:奥赛证书、华罗庚金杯竞赛证书、希望杯数学、春雷杯作文、剑桥英语、三一口语……等等。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就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她。比如女儿对数学不是很敏感,就不去强迫孩子非得去学奥数,多给她读读故事,尝试下可否在写作上有发展;比如文艺特长生的录取条件异常苛刻,钢琴九级证书用处不大,虽然女儿仍在坚持学钢琴,并已经顺利考过了二级,但并不把这个作为一个培养她的硬性指标,只是作为一个陶冶性情,增加才艺的课外活动罢了;比如社会上的英语培训太多,如迪斯尼英语啊,ABC啊,瑞斯啊,新东方泡泡啊等等等,参加那些乱七八糟的,不如就报三一口语班或是剑桥英语,学的好考个证书有用,学的一般也能间接提高英语水平,对学习有帮助。 我不太清楚林爻这位家长所谓用6年时间培养出了一个怎样有个性的孩子,也不认为我的女儿是她所谓的“流水线上的产品”,我的女儿画的画一样充满了想象力,折纸手工也非常的棒,从她很小的时候我就坚持每天晚上都给她读故事,古今中外,文学的,科学的,自然的,历史的,包罗万象。我一直非常注重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她也活泼好动,但我要求她在正式的场合必须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在学校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则,并不妨碍她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独立个性的人。 我也用了6年,尽力让我的孩子快乐成长,并学会很多知识。
第2个回答  2022-06-11
几个人围住她,先把她的轮滑鞋控制住,别让她踢你们,也别让她跑了,再去找老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6-10
告诉老师,让老师耐心教导这个女同学轮滑鞋踢人不对,她会听老师的。仅供参考!
第4个回答  2022-08-28
老师不管你就请你的家长啊,你处理不了的就让大人帮你处理啊,不然你还想怎么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