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如题所述

1、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学生是吸收知识的海绵,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教授给他们,无法为他们传道受业解惑,那么也丧失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资格。因此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刻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技能。

2、正确的为人处事之道。

老师,是学生的一个标杆,如果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就没有资格让学生去遵守自己的规则。因此良好的师风师德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所必需有的。只有老师正了,学生自然就正。

3、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不因学生的家庭贫富、也不因学生的外在条件、更不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去区别对待学生。学生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作为老师,用心去对待学生,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平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4、尊重学生的隐私。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隐私,作为老师,如果将学生的隐私公之于众,这是对学生的伤害,更是一种侵犯学生权利的表现。

5、与学生成为好朋友。

在新的时代,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同时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展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所需要去掌握的。

6、不要把成绩看作一切。

虽然说学生成绩确实重要,但是成绩并不是一切标准。要是过于看重成绩,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担。

7、认真对待每一次备课。

不管自己讲过多少次课,请记住每一次上课时自己都是“新人”,认真对待每一次备课,不忘初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6
当学校领导给这个题目时,我想了很久。自己是名刚入道的新老师,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个事还真的没有专门想过,就别说“优秀”了,光“教师”这两个字,我还没有真正理解好。于是自己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并思考起这个问题。在学习和自我提高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是以教书为生的职业,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教师。

就“教师”这两个字来说,我认为“教”,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和言传,让他人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师”是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是在教的基础上对教的效果的一种规定,有不同于其他学的一种途径,而且是最好的。可见,想当一名教师也是不易的,就别说一名优秀的教师了。

自己认为想当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要热爱“教师”这个岗位。

俗话说:“要想做好一份工作,那你就要爱上这份工作”。这句话说的非常好,我也感同身受。因为只有爱,你才会用心去做,并为她吃苦受累而不报怨,在劳累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因为爱,你才会更好的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自觉担当起自己该有的责任,同样你也才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爱戴。

二、自己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没有超出常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那就必须做到:

一是要懂得“教师”这种称谓的真正含义,明白教师角色性质(也就是自己是干什么的),搞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分清老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严格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用自身的仪表、服饰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用平等沟通师生的心灵,架起理解的心桥;用思维多元化的启发来代替单一的现成答案;用生动活泼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内外活动代替老师一言堂状况,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二是要有很高的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爱心。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情感教育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站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师对学生宽严相济,不仅靠原则、宗旨、理想,而且靠情感来维系师生关系,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受到教育。要同步感受学生的心灵诉说,化解、分担学生内心的忧郁;自己在学生面前,不是迂夫子、书呆子,而是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知识渊博而不矜夸,强调纪律却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的校园心理环境,才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的内驱力,学生由“尊其师”而“信其道”,产生良好的德育效益。

三是应该善于发现问题的根结所在,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一律认为是学生的错,更不能粗暴对待学生、处理问题。

三、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是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交流渠道。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非常重要,课堂上的情感问题不仅关系到课堂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活动方式和学习效果。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看它能否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能,而且还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

二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尊重、真诚和同感,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教师不但为师,同时还要为友。教师不但关心学生成绩,也要关心他们的性格发展,尊重他们的感情,注意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时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师生合作式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相信他们的潜力,真心去帮助他们。教师要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和帮助,而不是去指责,致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思进取。

三是设计的课件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枯燥的教育形式,是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只有新颖独特的形式,才能与学生好奇心理想吻合,从而让他们在喜爱中自觉中掌握。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学是一门艺术”也受到普遍的认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并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自身,也必须改变传统角色,以适应新世纪的挑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更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06

想要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点要求。

第一、爱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目的。

爱学生当然不是表面的随和,仅仅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学生当作目的,这是对爱学生的实质的准确表述。爱学生的教师,一定会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对学生的成长真正负起责任来。正因为如此,他会为每个学生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感到自豪,视为自己的人生成就。一个教师是否真爱学生,学生心里最清楚,他一定会受到学生广泛的敬重和喜爱,而我们也就有基本的理由承认他是一个好教师。

第二、懂教育,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以教育为职业,按理说都应该是懂教育的,其实不然。一个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自觉不自觉地都体现了某种教育理念,但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尤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果缺乏独立思考,更可能是错误的。

就单个的教师而言,教育理念不是孤立的东西,也不是抽象的理论,而必定是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是他的整体精神素质在教学上的体现。说到底,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第三、智情双修,德才兼备,做一个优秀知识分子。

对于教师来说,做人更是第一位的,因为教育是精神事业,一个教师精神素质好不好,会直接在教学的态度、内容、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和传授知识相比,教师作为一个人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影响是更重要的。我们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必是那种具备人格魅力的老师,他们在我们人生早期所给予的启迪和熏陶,其作用之巨大,往往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3个回答  2022-03-06
1、教师要有细心。细心就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细心就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细心就能更好的挖掘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等等。所以说,细心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2、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除了大学之外,基本都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自控能力差,做事容易冲动,不能理性的处理问题,有些甚至是叛逆。所以,这些教师都要去面对,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耐心,只有耐心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在校更好的遵守校纪校规、班级纪律,让学生更开心快乐的进行学习,才能更好的协调好师生关系。

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爱岗敬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备课,精心组织和策划教学环节,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完成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第4个回答  2022-03-06
1、教师要有细心。细心就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细心就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细心就能更好的挖掘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等等。所以说,细心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2、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除了大学之外,基本都属于未成年人,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自控能力差,做事容易冲动,不能理性的处理问题,有些甚至是叛逆。所以,这些教师都要去面对,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耐心,只有耐心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在校更好的遵守校纪校规、班级纪律,让学生更开心快乐的进行学习,才能更好的协调好师生关系。

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爱岗敬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备课,精心组织和策划教学环节,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完成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