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如何分平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1-09

一、普通话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第四声)称为次声。

二、举例: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是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中仄。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就是仄平中仄仄,仄平平中仄。

三、在诗词中平仄的使用方式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是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扩展资料

古诗一般情况: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平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