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清两朝五百多年,却只有很少的文学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呢?

如题所述

因为一般选入语文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多为诗词歌赋、散文,而这些领域明清文学明显是衰弱的。明清文学成就较高的体裁为小说和戏剧,这两种体裁篇幅太长,由于语文教材每篇课文篇幅是有限的(特别是中小学阶段),以此较少选入语文教材。

一、文体的兴衰规律

那么为什么在诗歌方面,明清文学不如之前的两汉、唐、宋时期呢?一种说法认为,到了明清时期,诗词歌赋等文体已经过了其鼎盛时期。

这种观点认为每一种文体,都有一个从萌芽、兴起走到鼎盛,最后衰落的线性规律。在萌芽期,常常是质朴甚至略显简陋,但也带有独特的清新气息;文质交加的时期,常常是它的繁盛期;最后文胜过质,退化为一门雕缛的艺术,生命力随之下降。

比如五言诗这种体裁,它的萌芽期是汉初,兴盛于汉末,而到了南北时期就太过于精致了。比如《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就表达过对当时文人倾心于雕刻辞采的不满情绪。再比如,词这种文体盛于北宋,南宋中后期周邦彦、姜夔等人已把词变成词匠之词,各种讲究,生命力大不如北宋。

到了清代传统的文体都已经步入衰弱的时期。纵使明清时期的诗词数量斐然,在文士、山人、才女的加入下文学创作队伍也更加庞大,但依然无法转变颓势。即使有一些佳作可视为清代诗词的代表作品,但诗词歌赋整体水平欠佳。

明清文人倒是在新的文体,小说和戏剧上出现了高峰。无论是四大奇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还是《红楼梦》,都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戏剧方面,《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甚至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但是正如开篇说过的,这两类文体都难以被语文教材收入。

二、文字狱的影响

此外,诗词歌赋的衰弱和清朝大兴文字狱有关。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巩固自身在人数上不占优势的统治,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尤其以乾隆一朝最为严酷,波及最广。再这样高压严酷的文学创作环境下,清朝士大夫们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诗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明清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成就远不如前朝,而颇为亮眼的戏剧小说作品,由于篇幅太长,较难列入语文教材。毕竟语文教材是以一篇篇课文为单位的,而每篇课文的篇幅不能过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6
因为明清时期虽然时间持续的比较久,但是这两个时期并不是很注重文化的发展,所以这里能够写诗作赋的人非常少。
第2个回答  2022-12-06
主要是因为相比清朝来说,明朝优秀的作品要少一些。
第3个回答  2022-12-06
主要是因为明朝建立时重德轻文,所以在文学作品上自然比不上清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