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手”“反清斗士”黄宗羲为什么坚持死后裸葬?

如题所述


他晚年的事业不被世人所理解。他怎么能去地下看望他的父亲、老师和朋友呢?亡国之恨一直缠绕在他的脑海里,他只好分发,而不是扎辫子;所以他想裸葬,而不是穿满清洋人的寿衣;所以他不得不躺在石棺里,期待着迅速腐烂。

明清时期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学者、学者和思想家。文人学者很多,但能称得上“伟大”的很少。因为家族关系,黄宗羲很早就卷入了明末残酷的政治斗争,在血海深仇中成长。中年时,他遭遇了历史上最动荡的政权更迭。各种内忧外患让他经历了人生的各种灾难。经过坚持和风风雨雨,他终于成长为一代宗师。

为我父亲杀人

黄是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他担任御史,这是一个重要的官职,监督数百名官员,控制舆论。黄遵素为官时,政府由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控制,而黄遵素则隶属于与阉党对立的党。他足智多谋,是董琳党内政治智慧的领袖。在党与阎党的斗争中,他经常出谋划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被阎党所痛恨。1626年初,黄遵素被诬告贪污,在首都被捕,后被折磨致死,时年43岁。他死后五天,他的尸体被带出监狱。当时他全身已经腐烂,以至于面目全非,极度痛苦。

当时17岁的黄宗羲已经在监狱外等候。作为长子,他一路陪着父亲从老家来到京城。杀父之仇让年幼的黄宗羲非常痛苦。他第一次意识到政治的耻辱和黑暗。他心中充满了愤怒,他要为他的死报仇。两年后,新登基的崇祯皇帝清除了魏忠贤和其他宦官,并开始平反被谋杀的林动党。黄宗羲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进京求情。一个热血男子在袖子里藏了一个铁锥。他看到仇人就冲过去捅了他一刀,流了一身血来发泄心中的怨恨。复仇之后,他“疯狂地哭了”。当时,仇恨让他陷入了疯狂的状态。崇祯皇帝听后感慨地说,黄宗羲是“忠臣孤子”,还特意叫黄遵素太仆寺青。

反清

为父报仇后,黄宗羲参加了科举考试,可惜未能如愿。但作为忠臣,他的声望很高,很多名人都愿意支持他。黄宗羲最早加入明末最大的政治集团复社,受其父之托拜刘为师。求学之后,年轻的黄宗羲不断结交各国学者,扩大自己的影响。1636年,黄宗羲参与了傅畲与阎残余势力阮大铖的斗争。当然这个时候黄宗羲是小三,基本上是跟着别人。

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进入中原。对于35岁的黄宗羲来说,选择很简单。——他的父亲黄遵素是个忠臣。作为一名忠臣,他义无反顾地跟随老师刘加入了南明朝廷。但是,阮大铖在明朝掌管朝廷。杀了几个忠臣后,他把屠刀伸向黄宗羲。在朋友的帮助下,黄宗羲得以逃离南京。

当前的局势越来越动荡。随着清军的入侵,长江以南的城市一个个沦陷。犹豫不决的黄宗羲去绍兴看望被关在南明法院门外的刘老师,只看到一个绝食20多天的瘦弱老人。本来刘看到了大明的危险,但是在朝廷上却无法有所作为,最后选择绝食而死。黄宗羲眼里含着泪看着老师,却不敢哭着去打扰虚弱的老师。刘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好向黄宗羲点点头。黄宗羲走后不久,刘就去世了。对于黄宗羲,最尊敬的父亲

黄宗羲立即从老师家回到家乡,带领数百名壮士和他的两个弟弟组成了一支队伍,叫做“世忠营”。当时,明朝宗室王陆在绍兴建立了小朝廷,黄宗羲投靠并积极反抗清朝。黄宗羲参加了几次战斗后,率领3000军士西征。不料清军开始大举进攻绍兴,鲁王逃往海上。黄只好打退堂鼓,领兵逃回山中休息。扎营后,黄宗羲亲自下山寻找鲁王的消息。临行前,他再三叮嘱手下将领不要骚扰山里的百姓。不料黄宗羲走后,部下大肆抢食,引发民变。茅屋半夜被村民烧毁,导致全军覆没。这对黄宗羲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四年后,黄宗羲终于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王陆。大臣们每天都在船上生活工作,非常荒凉。据黄宗羲后来回忆,“夕阳狂,君臣对立。”但为了反抗清王朝的理想,他渴望陪伴被流放到岛上的鲁王。那年冬天,黄宗羲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来到日本长崎,乞求日军帮助王陆抵抗清朝。当然没有结果。

黄宗羲从日本回国后,剃了头发,加入清朝,从未公开参加反清运动。他在日本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还不知道。此后,黄宗羲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暗中救助反清人士,并与钱秘密策划军事活动。1659年,郑成功率领23万盟军和8000艘战舰沿长江北上,可惜未能如愿。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这一年,黄宗羲50岁。他觉得自己老了,再也没有反抗清朝的力量了。他决心隐居,吸取明朝的惨痛经验,反思自己为什么死在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上。他在《待访伊名》一书中,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体现了他较高的思想水平。

互相反对

但黄宗羲突然决定做幸存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当时由于黄宗羲的影响,很多人参加了抗清,但黄宗羲本人率先放弃了抗清。结果兄弟朋友反目成仇。

黄宗羲的两个亲生兄弟,黄宗羲和黄宗辉,与他们的兄弟并肩作战多年。可是现在,黄宗羲不仅整天埋头读书,还和清廷官员蒋在浙江创办了一所书院。黄宗羲认为武力推翻清政府是不可能的,只能进行文化改革。要培养一批学生通过科举进入统治机构,发挥作用。这个想法没有被我的弟弟们理解。自从黄宗羲创办书院后,他们很少出现在黄宗羲身边。

我的好朋友吕留良也和黄宗羲分手了。吕留良是个有前途的年轻人。因为黄宗羲的影响,他放弃了清廷的科举考试。正当吕留良想在反清事业中有所建树时,黄宗羲开始教育子女参加科举考试。他大骂黄宗羲,两人终于分道扬镳。

在黄宗羲与吕留良的冲突中,黄宗羲赞扬了吕留良的正直,并表达了对其兄的不满。这些事情无疑让黄宗羲非常痛苦。我的朋友不理解我的想法和行为,甚至我的兄弟姐妹也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但是,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一条路。虽然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s2/]葬礼很奇怪。

黄宗羲死于1695年,但早在1687年,他就开始安排自己的事务。他的善后安排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黄宗羲一生反叛清朝,晚年从事学术文化活动,不被他人理解,内心十分痛苦。这种痛苦反复折磨着他,让他对自己的葬礼有了新的想法。

人们死后,通常会穿上寿衣,埋在木棺材里。黄宗羲希望在他死后,把他的头发散开,盖上被子,裸体埋在一个石头棺材里。清朝入关后,老百姓都要编辫子。末了说不想编头发,不再当清朝。这是当时很多信徒的做法,并不少见。但尸体放在没有裹尸布的石棺里,很容易被虫蚁蛀烂,大大违背了当时的习俗。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加很为难,就让他叔叔跟黄宗羲商量,看能不能改变主意。所以黄宗羲很不高兴,专门写了一篇《葬制或问题》批评儿子,说儿子应该遵守父亲的遗嘱,否则“毫无疑问,平日就是汉奸”。再说了,作为儿子,也不能为所欲为。你答应了你父亲,但你希望你父亲死后仍能按照通常的安葬方式安葬。这让黄百家觉得很委屈。

那么,黄宗羲为什么这么坚持自己的观点呢?当时很多人猜测黄宗羲一定是有“心事”,也有人说这是黄宗羲“出格”的表现。

雍正年间,有个人写了一篇《黄理周老师裸葬》的文章,说黄宗羲因为父亲黄遵素被杀后腐烂而裸葬。黄宗羲对此还耿耿于怀,想等他死后烂掉,才敢去酒泉见父亲。当然,这是无稽之谈。

其实黄宗羲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死后尸骨快速腐烂。在黄宗羲的心目中,他的一生是失败的:父亲被杀,他没能与父亲抗争;刘老师绝食而死。他匆忙离开家乡去打清朝。当他的朋友死于反清战争时,他活了下来。他虽然打了又打,但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活到80多岁。他晚年的事业不被世人所理解。他怎么能去地下看望他的父亲、老师和朋友呢?亡国之恨一直缠绕在他的脑海里,他只好分发,而不是扎辫子;所以他想裸葬,而不是穿满清洋人的寿衣;所以他不得不躺在石棺里,期待着迅速腐烂。

性格上,黄宗羲是一个勇敢的人。他总是不耐烦,对待事情很认真。他之所以得不到亲朋好友的理解,是因为很多事情不能圆满处理,这和他的性格有关。

黄宗羲是个严谨的人。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他有许多事务供他人评论。他一生忙碌,似乎总是在不知疲倦地与黑暗的现实抗争。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细细品味黄宗羲的一生,必须承认,他的思想、感情和痛苦,永远是我们的文化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