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中秋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一等奖

如题所述

中秋节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仅次于春节。它也被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这个节日不仅是汉族的重要节日,还广泛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以及邻国如朝鲜、日本和越南。中秋节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中,八月居中,而八月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象征团圆的中秋节便因此得名。此外,因为这个夜晚明月高悬,民间有在这个夜晚全家团聚的传统,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秋圆虚物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即指拜月。这种习俗在两汉时期已具雏形,到了唐代,中秋赏月之俗开始盛行,并正式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唐代的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写道:“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将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也被称作“团圆节”。自古以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比喻“悲欢离合”,而远离家乡的游子,更是将月亮作为寄托思乡之情的方式。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成为了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故事传说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是关于貂蝉的。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她国色天香,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传说貂蝉降生人间,三年间当地桃李花开即谢;貂蝉午夜拜月,月中的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她的美貌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权倾朝野的董卓、勇猛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当时动荡不安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祝福语
“八月十五月正圆,合家团圆在眼前。归心似箭回家转,不顾劳累奔波苦。月下齐饮桂花酒,聊聊家常笑脸扬。嫦娥月宫舞翩跹,笑看人间情意浓。”这首诗表达了中秋节时人们对团圆和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