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

如题所述

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是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在这首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认为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秋,当时李白应邀至嵩山元丹丘隐居之处,岑勋当时也在那里,三人置酒高会,席间李白写了此诗。

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此诗于天宝十一载(752年)。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