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翻译及原文注音

如题所述

咏雪翻译及原文注音如下: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注释和译文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片:这里指雪花的片数。飞入:落入。梅花:植物名,梅树开的花。不见:见不着,消失。

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郑燮

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的真名是郑燮,字板桥,号燮斋。早年的艰辛和学艺历程,他的画风和艺术特点,他对于传统文化的贡献,以及他的影响和地位都是人们对郑板桥的关注点。

郑板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对绘画和书法的天赋。他在家乡的名师指导下,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基本技巧。由于家境贫寒,他常常以卖画为生,艰辛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毅力和才华。

郑板桥的画风独特,以写意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他擅长运用墨色,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水的神韵和花鸟的生动。他的作品充满着自然的美和诗意的情感,给人以宁静和舒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