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是:观书和观水一样,都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源头,以水比喻书,告诉人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此句出自南宋诗人朱熹所写的《观书有感》。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注释:

1、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2、渠:他,指方塘。

3、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4、清如许:这样清澈。

《观书有感》赏析

在风和日丽的季节里,诗人来到半亩见方的池塘旁留连徘徊欣赏这悦人的美景,只见池水清澈澄碧好似打开盒罩的一面明镜,光亮照人,徜徉游动于池塘上空的阳光与白云倒映在这一泓碧水中,摆动不止,带给人们生命的动感,让人产生美的遐思。

所写方方正正的池塘指代翻开的书本,通过观书来知得失,开始内心的反省,池水澄澈能够见底始终不陈腐不污浊,其根源在于源头的清水一直在汩汩不停地注入,这是比喻某些知识内容之所以在人的脑海中具有清晰的镜像正是由于人们学问修养的积累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泉思如涌,灵感自然不断迸发出来,把最难懂的问题搞清楚了,其他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观书有感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