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全名是什么

和尚的全名是什么

在国内,一般将佛教出家人称呼为和尚,正规的称呼应该是比丘。
对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出家人,正规的称呼是比库。

比库不等于比丘!
下面将比库与比丘之间的主要不同之处归纳为十点:

1.语源不同:
“比库”源自巴利语,是巴利语bhikkhu的直接音译。
“比丘”源自梵语,是梵语bhikùu的古音译。玄奘、义净等大翻译家将之更准确地音译为“苾刍”。现在的读音近似为“比输”。

2.释义不同:
比库含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如南传《律藏》中解释:“乞讨者为比库,遵从于行乞者为比库,持割截衣者为比库。”
《清净道论》中说:“比库者,以应见到轮回的怖畏,或应持割截衣等,获得这样名称的信心出家的良家之子。”
比丘含有乞士、破烦恼、怖魔等义。如北传《大智度论》卷三中说:“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复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汉羌虏,各有名字。复次,受戒时自言:我是某甲比丘,尽形寿持戒,故名比丘。复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盘。”

3.传承不同:
比库是巴利语传承的南传上座部受了具足戒的男子,即南传僧人。
比丘是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大乘僧众,包括汉传的法师与藏传的受具戒僧人。汉传僧尼依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其实是经过中国改造了的南山律)受戒,藏传依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受戒。本文也特指汉传僧众。

4.得戒不同:
比库的身份须经上座部僧团在具足五项条件的甘马(kamma,羯磨)中得到确认。
注:[ 五顶条件是:1.事成就(人选无障难);2.众成就(足够僧数);3.界成就(界场如法);4.提案成就(甘马符合程序);5.甘马语成就(发音准确,语法无误)。]

比丘的身份则在传授三坛大戒的传戒法会中确立。

5.形相不同:
比库应剃除须发,常年身披黄褐色或红褐色的上下衣(一大块经割截的布)。若在寺中,可以偏袒右肩。进入俗人区时,则应披覆齐整、赤足。不得戴手表、挂念珠等。
比丘平时上身穿长衫或太虚褂,下身穿宽筒裤、长筒僧袜,束脚,脚穿僧鞋或罗汉鞋。在做法会等正式场合下,加穿海青、搭七衣或大红金镂祖衣。最明显的标志是头顶上燃有戒疤。

6.持戒不同:
比库应完全持守佛陀制定的所有戒律,包括不歌舞娱乐、不持金钱等。
比丘除应守佛制的戒律外,还遵守“梵网菩萨戒”和许多祖师制立的清规。对于佛制戒律,大多数比丘认为“小小戒可舍”、“随方毗尼”,所以普遍可以唱咏歌乐、积蓄钱财、耕田种地、贸易买卖等。

7.饮食不同:
比库不事世俗生产,饮食多依托钵获得,或接受施主送食,故不忌三净肉。多数比库日中一食,也有一日两餐者,但皆须离非时食。
比丘多自炊自煮,特别注重素食,也戒葱蒜等五辛。除少数人持午外,大部分比丘一日三餐。

8.见地不同:
比库普遍比较保守,只礼敬佛陀和上座比库,遵从苟答马(Gotama,乔答摩)佛陀的教导。南传上座部在教理上不曾出现过宗派,皆依据巴利三藏及其义注。现有的南传诸派主要是在戒律传承和行持细节上的分歧。
比丘们崇拜诸多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祖师,甚至诸天鬼神等,其中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特别受青睐。在教典上,尊奉大乘经典和历代祖师大德的论著。汉地在隋唐时期曾出现过十宗,当今则以净土、禅宗为主流,近年来藏传佛教对汉地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比丘们的见地与所宗的宗派有关,多数比丘持“自性”、“空性”、“真如”、“唯心”、“唯识”、“顿悟”、“他力”等见。

9.修持不同:
比库修行止观、戒定慧、四念处等,修行方式以坐禅、经行为主。多数比库也学习经教、说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在今生中断除烦恼、证悟涅盘。
比丘们的修行方法五花八门,有参禅、念佛、诵经、持咒、拜佛、礼忏等等。较正规的丛林修行方式有早晚课诵、过堂、上供、普佛、坐香、打七、出坡、放生、拜忏、放焰口、打水陆等。对于修行目标也多种多样,有人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有人追求往生净土,有人追求明心见性,有人追求即身成佛,有人追求消除业障,有人追求神通,有人追求感应等等。

10.身份不同:
除了少数比库发愿行“大菩提乘”外,多数希望依照佛陀的教导成为佛陀的弟子(声闻)。
一切比丘皆应发“菩提心”,都是“大乘菩萨”。大部分比丘把追求解脱生死、希望成为佛陀真正弟子的修行人蔑称为“小乘”。

虽然“比库”和“比丘”只是一个字的差别,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他们分别代表着南北传的不同传承。
当然,差异虽显而易见,我们仍然应看到两者之间的许多共通之处。南传和北传同根同源,皆源自佛陀的教导,皆共尊佛法僧三宝。比库和比丘同为佛教中的出家人,皆是沙门释迦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1
和尚,音译:邬波驮耶、优婆陀诃、郁波第耶夜。
意译:亲教师、力生、近诵、依学、大众之师。
其实,印度古称:乌社;到于阗等地则称:和社、和阇;和尚一词即由此转讹而来。
由此罗什译为力生,意指:弟子依师而生道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01
【和尚(梵upadhya^ya、upadhya^ya,巴upajjha^ya,藏mkhyen-po)】
原指懿德高僧,后世用于作为弟子对师父的尊称,世俗则用以通指出家的男众。又作和社、乌社、和上、■社、鹘社。

按梵语upadhya^ya,音译作乌波陀耶、优婆陀诃、郁波第耶夜,意译为亲教师、近诵、依学、依生。乃戒坛三师之一。亦即传授戒法时,除教授、羯磨阿阇梨(轨范师)二师以外之‘亲教师’。此语传至西域,龟兹语称之为pwajjhaw,其音译近似和尚,遂讹音为和尚。《南海寄归传》卷三云(大正54·222a)∶‘西方泛唤博士皆名乌社,斯非典语。若依梵本经律之文,咸云邬波驮耶,译为亲教师;北方诸国皆唤和社,致令传译习彼讹音。’《慧苑音义》卷中亦云(大正54·441b)∶‘彼土流俗谓和上殟社。于阗、疏勒乃云鹘社,今此方讹音谓之和上。’

〔参考资料〕 《大智度论》卷十三;《翻译名义集》卷一;《弥沙塞羯磨本》;《四分律》卷三十九;《菩提资粮论》卷五;《玄应音义》卷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