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例子10个

如题所述

新闻导语例子10个是:
1. 欲擒故纵法通过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能够带来“痛击一拳”的快感。例如,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报道美国经济时,导语写道:“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这种前后矛盾的写法,使读者自然对总统的说法产生怀疑。
2. 化静为动法将静态事件以动态手法表现,可以使导语生动有趣,增加报道的吸引力。如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展出时,美昌竖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的消息,导语这样写:“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3. 速写勾画法通过描绘“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可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如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报道一位在青藏高原奋战27年的高级地质师胡贤农,导语描述得栩栩如生:“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
4. 巧用背景法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可以使导语丰富,提升报道的深度。如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以背景材料取胜:“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5. 抑扬顿挫法通过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加引人入胜。如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报道,导语这样写:“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6. 特写镜头法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可以牢牢吸引读者。如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的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导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非常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散迅前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7. 拉近时间法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可以通过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如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8. 提问作答法在导语中提出读者关心的问题,并以事实回答,可以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如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
9. 化整为零法对导语进行化“整”为“零”,分段叙述,可以使报道更加方便、自然、舒服。如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这样写: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
10. 设置悬念法通过设置“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使读者不得不继续阅读。如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报道,导语这样写:“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