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北京的历史背景有什么

如题所述

1、北京的历史背景有什么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百度百科-北京
2、北京历史文化知识有哪些
二、北京建筑历史文化
1、传统建筑
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
2、皇家建筑
北京故宫,明朝时叫大内宫城,清朝时叫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3、四合院和胡同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
3、城市文化底蕴很重要,中国哪座城市的历史最悠久?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省市众多,再加上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很多城市的历史有很深厚,文化底蕴也很浓重。那么我国到底有哪些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浓重的文化底蕴呢,小编归纳总结了一番,跟着小编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1、首都北京首当其冲。要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第一个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北京作为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中心,它的历史可谓众所周知。而且北京还拥有着故宫、长城等七处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北京自然历史悠久。
2、古都西安朝代甚多。我国的西安可是名副其实的古都,在西安建朝立代的就有13个,成为了我国历史上长达1200余年的政治文化中心。这样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岂能不深厚。
3、洛阳神都举世闻名。洛阳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在此定都的帝王就有105位,为誉为“神都”一点也不为过,据说这样的洛阳还被世界联合国定为“世界级文化名城”,可想它的历史有多悠久。
4、成都蓉城天府之国。四川的省会成都可谓是建朝之日起2300余年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这里几千年来一直叫成都,可见它的生命力和根基有多深厚。
5、杭州美景人间天堂。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古至今杭州都是文人墨客喜欢的抒情之地,更是爱情传说的发源之地,它两千余年的历史让它成为了万古不变的人间天堂。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让众多省份都有着属于自己浓厚的文化底蕴,除了北京、先、洛阳、成都和杭州,还有开封、南京、扬州、苏州等地方都是堪称最具历史文化的城市,这些文化底蕴的城市有没有你的家乡呢?如果你的家乡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欢迎和小编沟通一二。
4、北京的历史简介
北京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0万年前“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历史的开始。为生存而聚居的北京原始人类创造了聚落组织和文化,在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与各种文明发生着交流与碰撞。
夏商周时期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文化融合交汇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态势。中原王朝或与当地邦、族结盟,或直接派重臣守护,表现出对其北面门户——北京地区的重视。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即分封了燕、蓟两个诸侯国。从此,北京的历史迈上了“方国都邑”的新台阶。战国时期,燕国成为“七雄”之一,燕都蓟城一跃成为“富冠海内”的名城。
北京城历史变迁
1、辽陪都城简介: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接收后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后即改国号为“辽”,并在幽州建立了陪都,因为其陪都建立在大辽疆域的南部所以称“南京”,又叫“燕京”。
这一时期皇城的城垣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现位于宣武区的天宁寺塔正是那个时期的建筑。
2、金中都城简介: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并将燕京更名为“中都”。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并参照北宋汴京城的规制,除北城垣未动之外,东、西、南三面均加以扩大,略呈正方形。
中都的皇城是在辽南京(燕京)城内的子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金中都大安殿的遗址就位于今广安门滨河路的金中都宫殿纪念阙下。
3、金中都皇城简介:皇城开四门,北为振辰门,东为宣华门,南为应天门,西为玉华门。皇城中建有供皇帝游玩的西湖(现莲花池)。金中都的皇宫优美非凡,金中都皇宫建筑群“为古今冠”它将北宋汴京宫殿建筑的精华移植到北方。
金中都皇城的建筑布局直接影响以后元、明、清三朝皇城的格局,如在皇城前建有“千步廊”,后来元大都、清北京城皇城前都建有“千步廊”,金中都皇城的建设实际为开辟元大都和明清皇城建设的先河,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