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柽”怎么解释柽字笔画顺序

如题所述

柽chēng〔柽柳〕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结蒴果。全树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亦称“三春柳”、“红柳”
笔画数:9;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54121笔画顺序:横竖撇捺折捺横竖横
详解
柽_chēng【名】木名。河柳,即柽柳〖Chinesetamarisk〗。一种落叶小乔木,老枝红色,叶子像鳞片,夏秋两季开花,花淡红色,结蒴果。能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枝干可编筐,枝叶可入药。也叫三春柳或红柳古地名〖Cheng〗。春秋宋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
出处
[①][chēng][《__》丑_切,平清,_。]“柽1”的繁体字。木名。即柽柳。古城名。春秋宋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公元前659年楚伐郑,鲁僖公与齐桓公、宋桓公、郑文公、邾人会于此。参阅《春秋·僖公元年》。
【_考】【辰集】【木字部】柽;康熙笔画:9;页码:页521第12【字__】其月切,音撅。出《_典》。【唐_】丑_切【集_】【__】__切【正_】丑成切,?音_。【_文】河柳也。【_·大雅】其_其椐。【_雅翼】___如_,婀娜可_,天之_雨,_先起_以_之,故一名雨_,而字从_
又【酉__俎】_州有赤白_
又__,一年三秀。【本草衍_】_之三春柳
又【_衡·南都__】_似柏而香,今_中有脂,__乳
又【_疏_要】_非_知雨,又能_霜雪。大寒不凋,有__柳。【梁江淹·__】木_冬_,__寒色
又地名。【春秋·僖元年】公__侯、宋公、_伯、曹伯、邾人于_。
【卷六】【木部】编号:3494_,[敕_切],河柳也。从木__。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