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每年不少于几次

如题所述

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每年不少于1次,《规定》明确,企业要主动辨识管控和报告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将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纳入企业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职责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规定》专门设置“安全风险报告”章节,明确规定风险报告的方式、内容、时限、责任、变更情形等内容。比如,在方式上,明确企业应当通过全省统一的安全风险网上报告系统,定期报告较大以上安全风险,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管理。

在内容上,规定企业按照要求填报安全生产基本信息、较大以上安全风险信息等内容;没有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应该登录安全风险网上报告系统进行确认。

在时限上,明确要求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风险定期报告;新建企业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30日内完成首次安全风险报告,涉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在试生产前完成报告。发生重大变更的情形,及时进行变更报告。

《规定》提出,企业应当自主实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其主要负责人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能力不足的企业,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但第三方机构不得代替企业实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1

企业要主动辨识管控和报告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将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纳入企业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职责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每年不少于1次。

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认真辨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区域、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评估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区域、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中的各类风险,确定各类风险等级。

拟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有效管控,通过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有内容,确保2019年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标准化、信息化,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明确规定风险报告的方式、内容、时限、责任、变更情形等内容。比如,在方式上,明确企业应当通过全省统一的安全风险网上报告系统,定期报告较大以上安全风险,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管理。

内容上,规定企业按照要求填报安全生产基本信息、较大以上安全风险信息等内容;没有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应该登录安全风险网上报告系统进行确认。

时限上,明确要求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风险定期报告;新建企业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30日内完成首次安全风险报告,涉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在试生产前完成报告。发生重大变更的情形,及时进行变更报告。

企业应当自主实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其主要负责人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能力不足的企业,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但第三方机构不得代替企业实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