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怎么过节的习俗 清明节十大习俗

如题所述

  导语:想必大家都清楚,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大的古老节日,流传着很多传统文化和习俗,如祭祖扫墓、吃青团、踏青等等。那么,大家清楚清明节怎么过节的习俗?清明节人们是怎么样过节的?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节怎么过节的习俗

  一、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二、折柳赠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自汉朝以来,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同时希望离别的亲友,到了他乡也如离枝的柳条,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随处存活,这些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三、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历史相对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来为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讳,才改为秋千。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树枝为架,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的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

  四、拔河

  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军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将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获胜。唐玄宗时期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

  五、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动,起源于战国时代,蹴鞠就是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里面用羽毛填充。蹴鞠运动是古代清明节时期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到了汉代,蹴鞠就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到了唐宋,蹴鞠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为一种大型活动,在宫廷内,经常有数百人参加。《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一位蹴鞠高手,正因为他球技高超,才深得宋徽宗赏识,一路平步青云。

  六、踏青

  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

  七、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就可以孕育生子。

  后来人们在清明节时期吃鸡蛋,象征一家团圆,也有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了鸡蛋,一整年身体都会好,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一种节日食品。

  八、吃发糕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吃,发糕由黏米碾成米浆蒸熟做成,发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用来寄托“发财”、“高升”的美好愿望。

  九、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十、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在浙江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习俗。在古代,男女联姻后,往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嫁娶,也是为了便于双方互相考察,毕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儿女亲家互送麻糍,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种礼仪,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9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祭扫祖先和缅怀逝者的日子。以下是清明节的十大习俗:

1. 扫墓祭祖: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清理墓地,烧纸、焚香,祭拜祖先,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2. 跳神舞:一些地方会有舞狮、舞龙等民俗文化表演,带动节日氛围,也有辟邪、祈福之意。

3. 种植插柳: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人们会在清明节期间将柳枝插入土中,寓意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4. 晒太阳:清明节正值春季,气候开始变暖,人们会躺在草地上或户外晒太阳,俗称“晒墓”。

5. 踏青郊游:清明节是春天的好时节,人们喜欢出门郊游、登山、赏花,欣赏自然的美景。

6. 打马球:一些地方的传统活动,人们组织马球比赛,以马球娱乐,增加节日的庆典气氛。

7. 野餐:一些地区会以野餐的形式庆祝清明节,人们会带上美食,在郊外野餐,享受春天的美妙。

8. 放风筝:清明节的风力适宜放风筝,人们会选择各种彩色的风筝放飞,寓意祈求顺利和自由。

9. 悼念先贤:除了祭祀祖先,也会缅怀历史上的先贤名人,如焚香敬拜和瞻仰杰作。

10. 吃清明糕:清明节还有一种特色小吃,叫做清明糕,是由糯米和红枣等原料制作而成,象征着美好的祝福。

这些习俗在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有所差异,但都体现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敬重。同时,清明节也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春天的时刻,展望美好未来的节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