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指谁?,你对此人的评价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诸葛亮
  我生于农村,孩时阿公就给我讲三国的故事,对里面的一些人名有印象,并且对他们产生了好奇心,于是读小学五年级就捧着厚厚的《三国演义》似懂非懂的看。然后我就开始和阿公争论谁的“三国”更纯正,然后一向对我疼爱有加的阿公因为不敌我的口出无逊,讲不赢便屈指来轻敲我的脑壳。但是我们爷俩对其中的一个人物看法却是出奇的一致,一致的对其奉若神明,这个人当然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二千年封建史上的一个完人,是一切文人臣子的典范。据闻唐宋两代,为官者读《出师表》而不落泪,便是不忠!这个说法无可考其出处,但是也足可见诸葛亮在历史上地位之褒高。
  陈寿在《三国志》里言其治蜀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虽仇者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诚信公道,赏罚严明”。“用法严峻”。这些都是见诸于正史,是对诸葛亮政治能力的推崇。 “管、萧之亚匹矣”——与管仲、萧何一样的人物。很高的评价。至唐代杜甫诗曰:“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一下子就将诸葛亮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商初名相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周初名相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卓著,孔子对此二人极度推崇,而杜甫的诗说诸葛亮才能功绩与他们两人只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而汉初名相萧何、曹参更是不堪与匹。即使到了近代,仍是誉声不断。郭沫若《蜀道奇》:“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子曰:逝者如斯夫。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研究是这样的:故事与故事的人物离我们越是久远越是有利于我们的研究与讨论。实际上绝大多数前面被冠以“中国特色”的事物俱是所有中国人的耻辱!研究三国与研究三国里面的人物很安全,如果是公开的研究讨论党国历史与党国人物就不很妥当了。

  孔明先生被人研究了将近两千年,慢慢的便有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前面我引述了一些赞誉的,下面再来一些批评质疑的。我是才疏学浅,在写字板上“复制”“粘贴”并用就成了这一篇文章。只是用自己的话讲述别人的观点,没有指明出处并无欲窃为己有之意,实在是记不起来的缘故。

  对孔明的质疑体现在下面四点:

  一、《隆中对》是不是孔明写的?

  彼时刘备仅余荆、益二州回旋,并且还时常被人进攻,几近于走投无路,天下英豪都效力于孙、曹二家,好不容易来了个徐庶也被曹操用计赚走,只两个生死兄弟相随,勿论争天下,就是现有的荆州、益州也有朝不保夕的危险。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逼得刘备情急使出了一条古时帝王揽人才争天下的新招:深度发掘本地人才。于是诸葛亮才在中国的历史上隆重登场。

  刘备三顾,向诸葛亮请教,“谘臣以当世之事”,问他当时的情况。而《隆中对》答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奇怪得很,孙氏据有江东,其实只是很短时间的事。孙坚占据的仅仅是长沙附近而已。孙坚一死,实际上便是什么都没有。孙策凭借着他的超级智慧,在二千年前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精彩好戏,以玉玺作押,向袁术借得一千兵士,几十匹马,靠着过人的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乱世打拼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可惜这个人过于勇猛,打起仗来全然没有指挥官应有的风采,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遂于一次战斗中中箭不治身亡。孙策临终,怕主少国疑,传位于其弟孙权——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应该是首创,权柄授之于弟,而不是弱齿幼儿。孙策止此一条便在中国历史上比他后来的许多帝王强出许多。孙策刚刚扩大了地盘就死了。从时间上分析等于是孙权刚刚承受基业,而刘备则恰好在此时遇上诸葛亮了,从这个角度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是一个事实,虽然这个“已历三世”细究起来有点过于仓促,但是孙权即位不久,若据此便断定其“国险而民附”是否过于牵强?或者诸葛亮懂得DNA遗传算法,知道孙氏家族的一贯风格,“老子英雄儿好汉”,此子非是赵奢之子,于是断定孙权不可小视?

  这些都只是从《隆中对》本身提出的异议,更大的疑问在于《隆中对》的实质应是刘备与诸葛亮的谈话记录,也即刘备问而孔明答。但是据说蜀国当时没有史官,(据谁说的?我不记得了。)从常识上讲当时的刘备也仍处于惶惶的境地,实力相当的差,排场好像也应该还没有到设史官。《三国志》也没有言明是谁与刘备同往,谁做的记录?都没说。《三国演义》倒是讲了,是帅哥张飞与刘备一起去访问诸葛亮的,(关羽也去了吗?不记得了。)但是原来操猪刀,后来为了保持帅哥形象改为操蛇矛的张飞,他会记录下这个流传千古的《隆中对》?!这个可能极低极低。

  所以后世之人据此怀疑《隆中对》不是诸葛亮写的,是陈寿对历史的演义。
  如果真是诸葛亮写的,也应该注明刘备、诸葛亮合著嘛。呵呵…

  二、诸葛亮六出祁山是战略上一个大大的BUG。

  虽然《隆中对》是不是诸葛亮写的存在争议,但是诸葛亮出山之后,业绩卓著。当时刘关张三位屡尝败绩。没料想还是那些人马到了这位文弱书生的羽扇下,却能化腐朽为神奇。首战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还捉住了主将夏侯什么什么将军。(呵呵,三国里面的人名真是难记啊。)令的关张一干刘备的嫡系佩服不已,从此对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靓仔敬服有加。

  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分”格局,这实际上也是诸葛亮出茅庐时所期望能够形成的局面。赤壁大战后蜀汉的处境对比孔明出山之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即使是形成了这种所谓的“三分鼎立”局面,刘备一方的实力仍是最弱,不是一般的弱,是很弱。当时实力最强的曹魏根本不把蜀汉放在心上,重兵一直顿于淮南——强大的吴国才是曹魏心腹大患。相反最强大的的魏国也始终是吴国的真正的威胁。在诸葛亮兵出祁山之前,曹魏始终都没有进攻蜀汉的意思。即使在吴蜀两国双方抛开相互的战略需要而开战时,吴方的陆逊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刘备病死,这时曹丕也没有乘机攻蜀,相反却在准备进攻士气正高的吴国。蜀国可以说是在孔明的运筹下在魏、吴两国的夹缝中生存。现实使得魏、吴两方都没将蜀国视为真正对手,也正是这样孔明才能南征,上演“七擒孟获”的千古绝唱。等到孔明首次兵出祁山,三郡响应,曹魏才大为震动,料想不到小小的蜀汉竟敢出兵!蚂蚁撼大象。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以其弱小实力,却想要在中原与那些业已兵多将广的大军阀争夺中原的城市,所以屡战屡败。等到诸葛亮来掌舵,神目如炬,跳出中原的厮杀,将注意力集中到当时天下英雄都不注意的边远地区巴蜀,收服一个孟获。后世也才有了“蜀汉”的专用历史名词。(孟获后来在蜀汉当了御史中丞,是文官。是一位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兄弟,呵呵。)

  诸葛亮兵出祁山来挑战曹魏,等于是回到了以前刘备走过的被证明是错误的道路。招来强敌。加速蜀国的灭亡。要知道连续的战争破坏使得百姓早已厌烦谁谁正统的问题,所谓“汉”的概念也被人逐渐淡忘,人心不思汉,强大的曹魏统一了长江以北,隐隐然已是天下归心。蜀国在军事上不敌魏、吴两国,在经济上也不如。诸葛亮执政蜀国,经济上的措施好像不多。“民贫国虚,唯仰锦耳。”(这一句好像还是诸葛亮的原话,我记不太清楚。)巴蜀在当时属穷僻之地,只有靠织锦卖与魏、吴两国缓解财政上的困难。而魏国此时却是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并且文化、科技也是发展得比其他两国好出许多。

  诸葛亮就是此时向魏国挑起战事——如果不是害怕孔明迷骂我,很想说武侯此举是以卵击石。

  有人认为诸葛亮此举是以攻为守,进攻汉中是为了保护巴蜀革命根据地,但是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曹魏看起来根本就没有进攻蜀汉的意思,以攻为守的说法就不成立了。或者他们的不进攻是认为蜀汉迟早是盘中餐?诸葛亮为何不等待下一次的的赤壁大战,然后再一次从中渔利?大概是顾虑于自己的寿命。

  诸葛亮身上渗透着一种悲剧色彩,或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他兵出祁山的最好解释。他大概也知道自己挑战魏国是一种战略错误,但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之恩”,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所以六出祁山,劳民伤财,无功而返。魏国太强大了。魏国的强大反衬出诸葛亮的凄凉——独一无二的才干——要知道我们找了几千年才找到你的几个缺点,但是你却不得不去辅助一个辅不起的刘阿斗。

  三、诸葛亮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不是很失败?

  诸葛亮的用人问题一直就是历史上研究他的人相互争议的焦点。北伐路上失街亭的马谡就是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一个BUG。我看到过一种观点颇为独特,认为当时失街亭后“挥泪斩马谡”是一个比让马谡守街亭还要大的错误!据说马谡当时颇负才名,很得人心,被斩首时不止“孔明挥泪”,而且蜀汉国内民众闻知后也是同情的居多,好像没有多少责怪的意思。简言之:马谡不该斩。总之这个小马同志很有名,比纸上谈兵的赵括还出名,所以就不讨论他了。

  后世人研究孔明的用人问题,在分析了最受其欣赏、提拔重用的人物后,发现一些有趣的共同点:
  ①亲如父子的马谡,襄阳人;
  ②临终付托后事的杨仪,襄阳人;
  ③继其执政的蒋琬,零陵人;祎费、江夏人;姜维,关西人;
  ④《出师表》推荐给后主的董允,南郡人;郭攸之,南郡人;向宠,襄阳人;
  零陵、江夏、襄阳、南郡,这四个地方在汉末都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就是说他们除了姜维是关西降将外,其余全部都是荆州人。偌大一个蜀国,除了荆州外便没有人才了么?是不是深度发掘本地人才的“度”没有把握好?

  呵呵,不是巧合哦~

  另外一个对孔明用人的最大质疑便是有关于魏延。三国乱世,叛主武将比比皆是,像赵云、黄忠、张辽、徐晃、庞德、马超、张郃、马岱、太史慈、甘宁、严颜、法正、贾诩……还有刘备属下的一大排刘鄣久部。数不胜数,都是事过二主的。吕布如果能够不死,估计要事三主以上。号称万古忠义的关羽,先是打着“降汉不降曹”的旗号背叛刘备,得了个“汉寿亭侯”的封号,然后又“过五关斩六将”背叛曹操。奇怪的是这些人的的身体结构都很正常,而唯独魏延“脑后有反骨”?!

  先来看看“反骨”的魏延反了几次,所为者谁。

  第一次:反荆州刘表,请刘备入荆州。彼时正值刘备败走襄阳,狼狈万分,身边仅有张飞赵云,千余老兵疲卒。前方蔡瑁张允故意刁难,后面曹操雄师步步进逼。值此进退无路、存亡未卜的关键时刻,杀出一个与敌对双方都无利益关系的魏延,在襄阳城下与名将文聘大战数十合。魏延第一次造反的结局是:刘备脱险,但他本人却落得个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

  第二次:反长沙韩玄,救黄忠,献长沙于刘备。赤壁大战后,刘备的实力得到增强。当时已经是名重天下的关羽受命帅兵攻取长沙,谁知老将黄忠根本不惧关红脸的盛名,顽强阻击,弄得关红脸进退两难,很是尴尬。大概是英雄惜英雄,两将对决黄忠不慎失手,关红脸放了他一马,再战时黄忠虚射三箭以示报答。遭到长沙太守韩玄误解,绑赴刑场斩首。又是魏延激于义愤,振臂高呼:“黄汉升乃长沙保障,杀汉升即杀长沙百姓也。”救下黄忠。拔剑而出,斩杀韩玄。开城门迎接蜀汉军队进入长沙。魏延第二次造反的结局:诸葛亮不久来到,首先令下的就是斩杀魏延。理由是:“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幸好有众人苦求,而且诸葛亮本人也可能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魏延才幸免一死。

  第三次:反杨仪。当时诸葛亮刚刚逝世,杨仪被诸葛亮临终付以重托。此时的魏延是蜀军营中资历最久、武功最强、官阶最高的前军主将。在得知诸葛亮逝世,由杨仪统帅全军的消息时,说了两句话。“丞相虽死,但某还活着!岂可因一人之死废国家大事?”。他要继续伐魏,不想退兵。“杨仪何等人也?大丈夫岂可被书生所制?”大概魏延长的太帅,一直就遭到也是靓仔的诸葛亮的妒忌。所以诸葛亮一见到魏延就给他的脑后安上莫须有的反骨。诸葛亮提拔的那些同乡对他也是极尽排挤的能事。杨仪当时只是一个小小主簿,相当于秘书长而已,诸葛亮安排他来统率全军,实在是策略上的超级BUG。更大的讽刺还在于后来,这个杨仪在蜀国内部的政治争斗中失势,居然说道:“早知若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呵呵,诸葛亮九泉有知,闻知此言,不知作何感想?魏延第三次造反的结局:被葛亮生前安排的“暗桩”马岱斩杀。

  综上所述,说诸葛亮因为担心魏延造蜀汉的反才处处作对实在有点牵强。魏延之于蜀国更大的功劳还在于镇守汉中几十年,汉中丝纹未动。汉中的北面与强大的魏国接壤,西北方则常常要受到西凉兵的骚扰。还是蜀国的粮仓,比起蜀国的其他地方,可谓重中之重。刘邦就是得汉中才得天下的。刘备独独信任魏延,说明刘备在用人方面很了不起。对比名重天下的关羽,镇守荆州没几年就兵败身亡,引得蜀吴两国厮杀,大伤蜀汉元气。魏延比关红脸强出许多。魏延一死,蜀汉北面无可托之将,隧使邓艾有机可乘,单兵直入,径取成都。

  总之,诸葛亮在对待魏延的问题上给后世留下的争议最大。我本人很喜欢魏延,也认为诸葛亮在魏延的的使用问题上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四、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差吗?

  诸葛亮在隐居隆中、躬耕城商期间,就以“管、乐”自许。“管”是管仲,春秋时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大政治家。“乐”是乐毅。战国时燕国一直很弱小。待到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乐毅联合秦、楚、韩、赵、魏五国共同伐齐。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乐毅是大军事家。诸葛亮自比管乐,但是后世人却不这么认为,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诸葛亮:“管、萧之亚匹矣”,政治上很了不起。但是对他军事上的评价仅仅只是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而且还提出疑问:“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虽然没有直接讲他军事不行,但是比之对他他政治上的评价相去甚远。

  孔明迷们当然愿意大唱“空城计”来反驳认为诸葛亮“长于治戎,短于应变”的说法。而实际上诸葛亮自己承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唱“空城计”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他本人的意愿。而且六出祁山一无所获是不争的事实。征战数十年,蜀国没有得到魏国的一寸土地。最后自己也被拖死在五丈原秋风萧瑟的寒夜里。

  首出祁山,魏延剑走偏锋,献奇计原自率五千精兵取道子午谷,直插魏国的重镇长安。因为当时镇守长安的是一个比赵括还不如的,根本不知军事的玩绔子弟夏侯懋。遭诸葛亮叱退。后世很多研究家都认为这是蜀汉唯一的机会。五千军出子午,败不过丧一支偏师,胜则可截断魏国潼关东西的联系,进而席卷陇上,虎视中原,利莫大焉。诸葛亮死后一千年,金人侵宋,便是使用类似于魏延的这种策略,先使一军堵住潼关,不放北宋最有战斗力的西军东援,然后轻而易举地攻陷汴梁。诸葛亮后来火烧上方谷,打算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奈何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连眼中钉魏延也一起救了。此时却为何不采用魏延奇计,败了就顺便让他最讨厌的魏延葬身魏国。莫菲真相竟是孔明害怕魏延的子午奇兵建下不二大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10
杜甫《蜀相》。全诗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觉得他在小说中和历史上的差别比较大。但小说里最前、明显的是智慧,历史上他最明显的是策略的制定(隆中对)和外交政治(联合东吴)和治理国家的政治能力。
第2个回答  2007-01-10
这句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说的是诸葛亮。对诸葛亮的评价历来是一个大问题,前人已经说得很多了,查阅很方便的。我想说的是两点,一是诸葛亮个人的高风亮节的确是值得后人充分肯定的,这没有问题;二是诸葛亮在后世被大幅度地神化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被不切实际地夸大了,这也是需要指出的。实际上,历史上诸葛亮是一个品质高尚、作风正派、任劳任怨但缺才干平庸的人。
第3个回答  2007-01-09
杜甫诗之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称赞的是蜀汉四相之一的诸葛亮。。。
第4个回答  2007-01-09
诸葛亮,这句诗出自杜甫《蜀相》,从名字看就知是诸葛亮了。
第5个回答  2007-01-09
唐朝诗人杜甫题诸葛亮庙。全诗为:“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