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题所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目标来建设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自我发展壮大,走向新境界的豪迈宣言。它不仅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也是党面对新时代世界大势所做出的一个重大时代性抉择,是坚持党的宗旨所做出的又一次庄严的历史承诺。 三个代表的核心和归宿,是最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忠实地贯彻体现人民的意志,使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获得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对于这一点,特别需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性和现实敏感性,才能充分地理解和贯彻执行。
一、党的宗旨是确定党的性质的价值导向 毛泽东曾多次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政权、党所领导的全部事业的唯一的最高宗旨。所谓宗旨,就是根本的、最高的、统率一切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原则。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实质的价值取向,它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二、人民范畴的现实定位 贯彻党的宗旨的观念前提和决定性环节之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人民这个历史范畴。要为人民服务,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准确、深入、完整一贯地理解人民,心中真正地有人民。
三、代表人民与服务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和中华民族振兴事业的核心力量。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同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宗旨,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保持党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分不开。在革命年代是如此,才有了革命的胜利;在执政的建设年代更要如此,才能有政权的巩固和事业的兴旺。
四、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从根本上保持和加强党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包含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始终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1
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个著名论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
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记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
我们党来自人民,我们党的事业胜利来自人民。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党就会自然而然地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再也没有脱离群众的危险了。实际情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不仅存在,而且大大增加了。长期执政的有利地位,和平年代的优裕环境,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既给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这些年来,我们党同群众的关系、干部同群众的关系总的说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具体工作指导和某些具体政策措施上,也有缺点和错误。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不了解群众情绪,不关心群众疾苦甚至以粗暴的手段对待群众的干部为数不少,领导干部中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违纪的腐败案件时有发生,有的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有的同志说,从历史上看,近些年来,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好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却不是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时期。这其中的深刻原因,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全党同志都要围绕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增强党性修养,认真改造世界观,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尽职尽责、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