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克服的

如题所述

1、资金不足

早在1899年之前,俄国就曾提出修筑由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到北京的铁路,当时清廷未许。1903年,商人李明和、李春相继奏请招集股银承修京张铁路,但股银有外国资本渗透之嫌疑被拒。又有商人张锡玉奏请商办,因其意不明被驳。自此,再无人提及京张铁路商办。

1905年7月7日,即预算上奏后的二十多天后,詹天佑和总办陈昭常就到预存关内外铁路营业收入的天津汇丰银行提取了1400000元(合银100万两)。

随着工程的进展,预计的每年100万两银已不能应对工程需要,袁世凯又奏请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年追加30万两,仍由关内外铁路收入盈余支付。1906年到账金额为银1559879.663两。

2、第一段铁路坡度太大

全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丰台至南口段,于1906年9月30日全部通车,第二段南口至青龙桥关沟段,关沟段穿越军都山,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三,曲线半径182.5米,隧道四座,长1644米,采用“人”字形铁路,(有两边火车头,一边拉,一边推。到了拐弯处就反过来)工程非常艰巨。

3、第二段的隧道只能靠人力打通

难关就在第二段,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岭隧道1092米。只在靠工人的双手,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见。

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的同时,采用竖井方法挖掘,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增加工作面,依靠人力建成了这条中国筑路历史上的第一条长大隧道。

京张铁路最为人所知的工程是为克服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差而修建的青龙桥车站人字形铁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4、关沟段的建设

关沟段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由七根一百英尺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的怀来大桥,这是京张铁路上最长的一座桥。1909年4月2日火车通到下花园。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虽不长,工程极难。

右临羊河,左傍石山,山上要开一条六丈宽的通道,山下要垫高七华里长的河床。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及时建成。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扩展资料:

詹天佑去世: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詹天佑命湘鄂局报送长沙以南路线测量报告。詹天佑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受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2月,往海参崴、哈尔滨赴会。

会议中,日冒严寒赴会,夜研文书议案,惟恐主权受损,以崇高国际威望,与赴会中国代表共同努力取得了中东路沿线由我国驻军护路权,防止了列强以护路为名,武力夺取中东路;并争得了我国工程师在中东路的工作地位。因疲劳过度,心力交疲,旧日腹疾复发,不得已请假就医。

1919年4月20日到汉口,21日入仁济医院,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张铁路 (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铁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詹天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4
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的情况下开始施工!第一是勘测线路。
这里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自己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还常常向当地农民请教。这原因是什么?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第二是开凿隧道。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课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工程的艰巨。詹天佑不仅创造性地采用中部凿井法,而且亲自参加实际操作。
第三是设计“人”字形线路。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大,火车爬不上去。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难的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11
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的情况下开始施工!第一是勘测线路。
这里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自己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还常常向当地农民请教。这原因是什么?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第二是开凿隧道。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课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工程的艰巨。詹天佑不仅创造性地采用中部凿井法,而且亲自参加实际操作。
第三是设计“人”字形线路。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大,火车爬不上去。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难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2-01-10
4100位粉丝
1、资金不足
早在1899年之前,俄国就曾提出修筑由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到北京的铁路,当时清廷未许。1903年,商人李明和、李春相继奏请招集股银承修京张铁路,但股银有外国资本渗透之嫌疑被拒。又有商人张锡玉奏请商办,因其意不明被驳。自此,再无人提及京张铁路商办。
1905年7月7日,即预算上奏后的二十多天后,詹天佑和总办陈昭常就到预存关内外铁路营业收入的天津汇丰银行提取了1400000元(合银100万两)。
随着工程的进展,预计的每年100万两银已不能应对工程需要,袁世凯又奏请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年追加30万两,仍由关内外铁路收入盈余支付。1906年到账金额为银1559879.663两。
2、第一段铁路坡度太大
全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丰台至南口段,于1906年9月30日全部通车,第二段南口至青龙桥关沟段,关沟段穿越军都山,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三,曲线半径182.5米,隧道四座,长1644米,采用“人”字形铁路,(有两边火车头,一边拉,一边推。到了拐弯处就反过来)工程非常艰巨。
3、第二段的隧道只能靠人力打通
难关就在第二段,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岭隧道1092米。只在靠工人的双手,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见。
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的同时,采用竖井方法挖掘,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增加工作面,依靠人力建成了这条中国筑路历史上的第一条长大隧道。
京张铁路最为人所知的工程是为克服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差而修建的青龙桥车站人字形铁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4、关沟段的建设
关沟段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由七根一百英尺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的怀来大桥,这是京张铁路上最长的一座桥。1909年4月2日火车通到下花园。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虽不长,工程极难。
右临羊河,左傍石山,山上要开一条六丈宽的通道,山下要垫高七华里长的河床。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及时建成。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扩展资料:
詹天佑去世: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詹天佑命湘鄂局报送长沙以南路线测量报告。詹天佑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受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2月,往海参崴、哈尔滨赴会。
会议中,日冒严寒赴会,夜研文书议案,惟恐主权受损,以崇高国际威望,与赴会中国代表共同努力取得了中东路沿线由我国驻军护路权,防止了列强以护路为名,武力夺取中东路;并争得了我国工程师在中东路的工作地位。因疲劳过度,心力交疲,旧日腹疾复发,不得已请假就医。
1919年4月20日到汉口,21日入仁济医院,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

(复制粘贴的)
第4个回答  2019-03-03
京张铁路在1905年9月4日开工,詹天佑跟铁路员工一起,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