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在零丁洋上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过零丁洋》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当时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不肯。八月,忽必烈移兵进攻潮阳,逼近崖山,张世杰、陆秀夫等相继投海,宋王朝灭亡。诗题“过零丁洋”,指经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押解途中八天粒米未进,然而奇迹般地撑过了八天粒米未进的日子。抵达燕京,馆舍侍员陈设铺陈奢华,但文天祥毫无睡意,于是写下这首诗。诗中以浮萍、风雨、柳絮、山河等比喻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沉痛地叙述了国家的灭亡和个人遭遇的不幸,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操,表达了视死如归的高尚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这首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往事,第二部分写当前。第一部分概写自己出身和战斗生涯。“辛苦遭逢起一经”,说自己是从做官开始走上仕途的,其中包含着一些自豪之感。“四周星”,即四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在这四年中,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情况是十分艰苦的。“干戈寥落四周星”说明国家已经沦陷,只好以孤军苦战来保卫祖国。“干戈”,武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这是指国势孤危,作战不利,所以说“干戈寥落”。“四周星”则是指四年的战斗历程而言。当此之时,诗人对朝廷在兵败危亡之际,不能励精图治,挽救危局,反而倒行逆施,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只知道苟且偷安,不积极备战,以图后举,感到痛心疾首。回顾这四年的战斗历程,诗人用“风飘絮”比喻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用“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这两句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身陷敌手,自身孤苦伶仃,国家的前途也命悬一线。想到这些,诗人“叹零丁”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各押一韵,声调短促有力,情感沉痛悲愤,把诗人的内心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这首诗将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