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中医辩证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将其归类为“症瘕”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卵巢囊肿的形成多与情绪内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导致气滞、血瘀、痰湿或毒热等病理状态。
1. 气滞:情绪波动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聚于冲任胞宫,形成气滞症瘕。
2. 血瘀: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排净时,若房事不节制或外邪侵袭,会导致气血凝滞,形成血瘀。
3. 痰湿:脾虚或饮食不当,损伤脾胃,导致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形成痰血搏结。
4. 毒热: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际,若外阴不洁或房事不慎,易感染湿热邪毒,与血搏结,瘀阻冲任,结于胞脉。
中医治疗卵巢囊肿通常采用理气行滞、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痰消肿的方药。基本方药包括海藻、昆布、白芥子、制南星、夏枯草等,具有上述功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在中医中亦称为“石瘕”、“肠覃”,可分为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良性畸胎瘤、纤维瘤等类型,常见于20-50岁女性。治疗时,中医会根据临床证候,配合活血祛瘀药物,使用行气、化痰、软坚散结消肿、祛湿、补气的中药。
中医治疗卵巢囊肿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和气血、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从而驱邪外出。具体辩证包括:
1. 气滞血瘀型:少腹一侧或双侧有肿块,大者可能导致心悸气喘、腰酸、小腹下坠、大便不畅等症状。
2. 寒湿淤滞型:腹部肿块、下肢浮肿、腹胸积水、食欲不振等。
3. 气瘀化热型:剧烈腹痛、腹胀泛恶、发热恶寒、精神抑郁、乏力、带下增多等。
卵巢囊肿多发生在单侧,包膜完整,活动度好,表面光滑,无腹水,呈囊性,囊壁光滑,形态一致,进展缓慢,病程较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