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时辰对应时间是什么?

如题所述

12时辰对应时间具体如下:

1、子(午夜23时至1时):  

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2、丑(凌晨1时至3时):  

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

3、寅(凌晨3时至5时):  

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4、卯(清晨5时至7时):  

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

5、辰(清晨7时至9时):  

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6、巳(上午9时至11时):  

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7、午(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

8、未(下午13时至15时):  

在一日中,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

9、申(下午15时至17时):  

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

10、酉(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  

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来临所的时刻。

11、戌(晚上19时至21时):  

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12、亥(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  

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2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二时辰”简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第2个回答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