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婆抽脂变植物人,10年后死亡,120斤的她为啥要抽脂?

如题所述

抽纸肯性是为了更瘦,为了更美。女为悦己者容一句话足以解释女人为什么爱美。

人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这个事故基因决定的。爱美这个是生物方面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没有得到证实,美一直是生物吸引异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类拥有思考能力。人类的意识形态主体对美是有追求的,不单单是自己,还涉及周围环境。所以决定了大家都喜欢美、



女性之所以爱美,打扮自己,我并不认为真正是所谓的“为了自己”这种原因。说白了,这还是由周围环境所决定的一种行为。因为美丽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源,一个打扮之后变美的人明显能在生活中受到不少好处、帮助和优势。(很多女性说因为打扮了我自己看着开心,这只是最表层的原因,深入想一下,为什么变好看了自己会开心?)但我认为,将外貌外形,也就是身体的一部分作为资源,是一种物化人的行为,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反对追捧变美的原因。(当然还有消费主义的推动等)这和器官买卖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与此同时,外貌外形本就是天生不同的东西,用这个来作为评判人的很大条件之一,我觉得非常不公平,有违道德;这个社会也并不靠好看来运转,美丽并不是本质的、必须的东西。

很多人生来很有天赋,但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很平凡,爱美打扮自己,使自己更漂亮,从而得到更好的机会,更多朋友。跟漂亮的人在一起生活,工作也是一种享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7

商人张津华从匈牙利回国,她身高170厘米,体重61.6千克,在常人眼里并不算胖。但北京某美容诊所出具的报告却将她判定为"肥胖",腰臀脂肪比率"严重肥胖",建议她做手术,张津华花了12万打算抽脂,结果因为麻醉过量,导致脑部受损,成为了植物人。

昏迷了10年的张津华脑死亡。这12年来,她的丈夫王焕凯一直奔走维权,希望相关人员能够承担刑事责任,但始终没有结果。直到今年9月份,主刀医生才因为医疗事故罪被批捕。法院表示已经受理了该案,但还没有排出具体的开庭日期。王焕凯称希望能够严惩犯罪者,规范整容行业,避免其他人被坑害。

张津华的体质指数仅为21.3,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她一点都不胖,体重很正常很健康。但她还是听信了美容诊所的说辞,对自己的身材产生了怀疑,这既和她自己的判断力有关系,也和社会上越来越严重的身材焦虑有关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美丽固化成了一些可以计算的数字,比如说美女不过百,最好是腰长腿细,还能前凸后翘。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身材挑战:放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A4腰等。能够完成这些挑战的人,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高兴,不能完成的人,会怀疑自我的价值,认为自己是是丑陋的,不值得被爱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容、减肥机构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但很多机构并没有资质,有的通过简单的培训就敢号称专家,给病人手术打针。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有超过8万家医美机构并没有取得执照,属于非法经营,合法机构占比仅为14%。关于医疗美容的投诉就高达3535件。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国内的医疗美容行业还在起步阶段,有医美需求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市场迅速扩大,但是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数量却不多,暴利使得部分人铤而走险,违法操作。而和医疗美容有关的纠纷不同于其他纠纷,若是没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的话,就很难取证维权,这也让一些非法机构可以浑水摸鱼。

整容并不是单一的产品和服务,它有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药品的供应到器械的生存,再到手术的实施,都是关键的组成部门,但目前的行业法规并不完善,使得监管部门无法可依,监管缺位,也导致了医疗整容行业乱象丛生。

《这个时代的审美》中有过这样一句话:"美没有标准,也没有共识,我希望审美是宽泛的。"王尔德也曾经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绝对完美的,那些看起来光彩夺目的大明星,也有着种种烦恼,我们要善于接纳自己的不足,不要为了容貌问题而过度焦虑。

若是成年人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想去整容倒也没有什么,但是不要盲从,要想清楚到底是自己真的有需要,还是被其他人给影响了,想跟风去整容。要把医美当成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的途径,而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不要幻想着整容以后以前不喜欢自己的人就会喜欢自己,变美以后能找到高薪的工作,这样只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要慎重选择医疗机构。现如今,一些大型的三甲医院也有了整容科室,他们的可信度要比那些所谓的网红机构高得多,只不过可能需要排很久的队,要有耐心才可以。整容前还得对自己的基本状况有认知,不要幻想着整成某个明星网红的模样,那也是需要先天基础的,要找一个专业技术过硬,又有着良好审美的医生,针对性地设计方案,效果才会更好。

第2个回答  2021-02-26
1.0  爱美之心,估计是她抽脂的内在原因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任谁,特别是女人,都希望自己更美更好看,最好可以颠倒众生。国内,乃至世界上许多地方,向来都是以瘦为美的审美观。故瘦,对于女人来说,尤为重要,是头等大事,是一辈子的事。于是,但凡女人,都会追求细细的腰、瘦瘦的腿。

因为抽脂变植物人10年后死亡的亿万富婆,名字叫张津华。120斤的她之所以要抽脂,估计是希望自己更瘦一些,更美一些。这,其实无可厚非。只可惜,最终的结果太过凄惨,让她成了植物人,没有知觉地躺在床上10年,最后无声无息的死亡。

因为爱美之心,惨死在整容手术台的女人不在少数,每年都有新闻报道。譬如去年南阳一女护士,就因脂肪填充术而死亡,闹得沸沸扬扬。张津华之事,之所以备受关注,一个是因为她富商的身份,另外一个是因为她的丈夫10年来不断的努力,希望可以追责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2.0  被人忽悠,绝对是她抽脂的外在原因

张津华,最终下定决心做抽脂手术,和美容诊所的故意误导以及忽悠,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相关人员的煽风点火,刻意误导,身高1米7体重61.6公斤的她,应该是不会花十几万去做抽脂手术的。因为她看起来,根本就不肥胖。

对于很多无良的医疗机构以及医生而言,手术是他们牟利的最大手段,他们存在的最大目标就是让人动手术,越多越好。至于这个手术,有没有必要,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他们是不会考虑的。张津华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之所以说张津华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因为美容诊所对于身高1米7体重61.6公斤的张津华,给出诊断结果是体脂百分数为肥胖,其中腰臀位置为严重肥胖。要知道,在医学界,1米7的女人,63.6公斤才是健康的体重。不过,美容诊所所谓的专家,他们不管这些,他们依据所谓的诊断,大力建议张津华做手术。

3.0  抽脂塑形,效果虽好却风险如影随形

不可否认,抽脂在体态塑形方面,有很明显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不过,立竿见影的背后,暗藏着许多风险以及后遗症。相对一时的美丽,对身体的伤害和后遗症才是真正的大麻烦。这些麻烦,有可能伴随终生,一直折磨着你直到死亡。

前面有说过,抽脂有可能会死亡,这肯定是最大的风险。至于其它身体伤害,有出血、头晕、颤抖、昏厥、术区皮瓣坏死等等。其中术区皮瓣坏死,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留下疤痕,最终不但不美,反而更丑。因此,脸部等部位抽脂、填充脂肪,要慎之又慎。

因此,如果真的非得去抽脂或者整形,建议最好选择正规的、大型的、专业的整形医院比较好。一些标榜得很专业、很牛逼的小型美容诊所,私人美容诊所,最好远离。因为这些小地方的手术风险更大,而且一旦出事,很有可能索赔无门。

 4.0  健康减肥,坚持运动合理饮食最安全

其实,减肥的有很多办法,真的没有必要动不动就去动手术抽脂。这,其实是最伤害的身体的做法。花了钱,伤了身材,换来一时的美丽,不划算。别以为抽脂就可以万事大吉,抽了脂一样随时可以反弹,而且一旦反弹起来,可能会更严重。

减肥,最好的办法是坚持运动再配合合理的饮食。这就是所谓的迈开腿,管住嘴。前期,确实比较困难。但,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会收获终身美丽的办法。这样,既省了钱,又健康了身体,更加美丽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坚持运动以及合理饮食的减肥办法,最大的忌讳就是求快。疯狂的运动,以及疯狂的节食,往往会反弹得更加厉害。减肥专家建议,一个月减1.5公斤就可以了。这样下来,半年就可以瘦9公斤。对于不是普通的肥胖者,半年减下9公斤,已经足够了。

第3个回答  2021-02-25

女孩,尤其是中国女孩特别不能接受自己有任何长相和身材上的缺点。

我们审美观怪异起来,够瘦才够美,腿够细才配穿短裙,男生有钱就是帅,嘴角一歪就是老公,普通身材长相就会被嘲讽,大概都忘了自己现实中的样子…

我们从小就形成“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可以说在我们的固有思维里美就等于瘦。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促使“以瘦为美”的观念深入人心、大行其道呢?

“以瘦为美”几乎成为世界性的共识,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依旧“以胖为美”。比如岛国汤加,汤加的国土面积并不大,人口也只有10.6万左右,但是这其中有将近10万人都是胖子!据不完全统计,汤加男性的平均体重达到81kg左右,女性则高达73公斤。在这个以胖为美的国家,有些太瘦的女子,甚至会通过增肥、穿宽松的衣服来遮掩身体的“缺陷”。

而如今,世界却大多数的地区都不再被温饱问题所困扰,肥胖再也不能代表富贵。因此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地方,也就摒弃了“以胖为美”的审美观。

骨感超模这些审美的趣向又是怎么传递的呢?想想国际或者国内的T台上走来走去的都是瘦成精的模特,很多服装品牌也都是尺码很小的,如果是胖子就会根本穿不下。杂志,海报,影视上出镜的也几乎都是瘦姑娘,大家宣扬,赞美瘦姑娘。于是,所有的姑娘都因此被媒体宣扬的审美导向引导了,觉得瘦才是美。

“以瘦为美”,一方面是社会施加给女性的标准,也营造出一种气氛,使得女性无时无刻出于他人的无形的监视当中,久而久之,她们就慢慢内化了他人的凝视,成为自我约束的力量。

男权思想的残余渗透到媒体和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以有利于男性视角的“以瘦为美”的审美也就理所当然的大行其道。

匀称才是美,么被各种APP鼓吹骚动的现代畸形审美,和老奶奶那别裹脚束胸有什么区别。明星那是职业需求,就靠这个赚钱养家,被逼的为了上镜好看!就连明星自己都叫苦连连,说瘦成上镜好看,现实生活中都“作腮”了,并不好看,感觉头大身子小的!

但反对你以牺牲健康的方式,去迎合他人畸形的审美。

生活方式不同,又何必拥有同样的身材与脸蛋!真正活得漂亮的人,不必在意狭隘的眼光;真正爱你的人不会在意你的皮囊!

第4个回答  2021-02-19


2008年8月,刚从匈牙利回国的商人张津华倒在了北京“名会红国际医疗美容诊所”(下称“名会红美容诊所”)主刀医生王良发的手术台上,因麻醉过量脑部受损成为植物人。2018年10月6日,昏迷十年后,张津华最终因缺血缺氧性脑病死亡。



女商人被忽悠“严重肥胖” 吸脂失败成植物人

出事前,张津华是一名商人,她和丈夫王焕凯旅居匈牙利,在异国他乡经多年打拼,“还算成功,一家人衣食无忧。”2008年7月,张津华回国。不久,张津华便到名会红美容诊所进行咨询。

身高170cm,体重61.6kg……在常人眼中并不算胖的张津华,在名会红美容诊所当时出具的《人体成分析报告》中,体脂百分数为“肥胖”,腰臀脂肪比率为“严重肥胖”。因此,在诊所“专家”的建议下,张津华同意手术:无痕紧致提升,玻尿酸、吸脂(腰腹一圈8个部位)……


2008年8月4日晚7点多,张津华再次来到名会红美容诊所,支付了12万余元费用后,在诊所“不允许家属陪伴”的规定下独自走进手术室开始各项诊疗手术,深夜11点多由主刀医生王良发进行吸脂等手术。但是,手术过程中意外发生:张津华陷入昏迷。此后,便一直呈植物人状态。


此外,北京朝阳医院“2008年8月5日10时的入院记录”中记载:(张津华)美容整形术后昏迷7小时(也就是凌晨3点左右昏迷)。


后经北京华夏物证鉴定中心进行司法鉴定,名会红美容诊所在手术中使用的肿胀液总量约4000ml,盐酸利多卡因总剂量达2.4g,盐酸肾上腺素总剂量达4mg“使用量过大”。鉴定机构认为,名会红美容诊所对张津华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过错参与度为100%,张津华目前构成一级伤残和完全护理依赖。



当时的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现为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则查明,主刀医生王良发及麻醉师余奇光麻醉用药利多卡因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一次限量6.0mg/kg的规定,致使张津华目前构成一级伤残和完全护理依赖。


2009年12月底,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出具了一份编号为“朝卫医罚字(2009)828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北京名会红国际医疗美容诊所并无麻醉资质,于是吊销其《医疗机构职业许可证》,并罚3000元。次年,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又连发两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主刀医生王良发、麻醉师余奇光的《医师执业证书》被吊销。


主刀医生因医疗事故罪被批捕 法院已受理


面对北京朝阳区卫生局的处罚结果,张津华的丈夫王焕凯认为,王良发涉嫌医疗事故罪,“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且王焕凯还告诉记者,王良发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后还公开在各大网站上宣传自己的职业技能,公开进行美容手术,“我们曾两次以书面形式向当时的区卫生局实名举报王良发的这种‘非法行医’行为。”

2014年,王焕凯一方曾提起民事诉讼。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北京通达首诚司法鉴定所再次作出鉴定,结果与华夏物证鉴定中心结论一致:张津华的损害后果与医方医疗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医方(名会红美容院)应承担全部责任。


诊所和相关医生虽然都受到了处罚,但王焕凯认为,在这起事件中,相关责任方已造成故意伤害,因此多方奔走,希望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在该年撤回了民事诉讼。


张津华的原代理律师告诉红星新闻,2015年,在检察院的监督下,北京市朝阳区卫计委将案件移送到了公安机关,“公安于2016年1月刑事立案。2016年11月,主刀医生王良发被刑事拘留,但公安机关报检察院批捕时,没有获准,因此,王良发被取保候审。”

事件后不久,涉事麻醉师余奇光去世。名会红美容诊所创始人倪薇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称,余奇光确因此事自杀身亡 央视此前报告截图


当时,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向警方出具了《不批准逮捕理由说明书》,其中称,“本案现缺乏公安机关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所做的专门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缺少关键性证据。”


2018年10月6日,昏迷10年的张津华最终因缺血缺氧性脑病被宣布死亡。为给妻子讨个说法,王焕凯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经过漫长等待,近日,此事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主刀医生王良发终于在今年9月份被批准逮捕了,罪名是医疗事故罪。”2020年12月27日,王焕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不久前联系过他,说该案件大约在明年1月份可以开庭审理,“届时,我们会提出刑事附带民事的诉求,除要求赔偿外,还希望法院依法从重量刑。”


12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名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该院已受理此案,“现在还没有排出具体的开庭日期。”


王焕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经过12年的等待,他非常期待法院对王良发的判决结果,“也希望通过严惩罪犯从而规范整容行业,避免更多的受害者遭此伤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