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五回的人物性格特点?

如题所述

    《西游记》第五回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中心部分,这部分内容突出反映了《西游记》的核心人物孙悟空的特点,那就是“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

一、关于《西游记》第五回及其所反映的人物性格

    《西游记》的第五回题为“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其内容就是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中心内容。前四回写的是悟空出世,寻仙学道,官封弼马温,旋即一反天宫,自立为齐天大圣,天宫二次招安,封了他一个有衔无职的齐天大圣。

    第五回就是写孙悟空在得了“齐天大圣”的头衔后,就开始管理蟠桃园。他从七衣仙女那里得知王母娘娘要举办蟠桃盛宴,请了各路神仙,却没有请自己,于是,他就奔赴瑶池去探问个究竟。他先是哄骗赤脚大仙改道通明殿,再摇身变作大仙模样偷饮了蟠桃会上的琼浆佳酿,又借酒力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搅乱蟠桃台,惹下了大祸,然后一走了之,逃离天宫,回到了花果山。这些情节都生动地反映了孙悟空不畏王权、反对束缚、追求平等的人物性格特点

二、关于《西游记》

    这是一部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赴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小说之一。

    小说取材于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由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西游记评话》《西游记杂剧》等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构思、改写而成。一百回本的《西游记》包括三大部分:第一至第七回为第一部分,主要写孙悟空的出生、学道及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至第十三回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唐僧的出生与经历以及赴西天取经的缘起;第十四回至结束为第三部分,是全书的主干,描写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捉怪,终于取到真经、修成正果的坎坷经历。

三、关于孙悟空

    全书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就是孙悟空。书中塑造了孙悟空这一神通广大、勇敢无畏的形象。其特点以下几个:一是天性热爱自由,无拘无束,个性张扬,藐视权威,疾恶如仇,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二是忠心耿耿,一路战妖斗怪,奋力保护师傅西行;三是机智灵活,善于变化,诙谐幽默,乐观通达;四是争强好胜,不守常规,甚至喜欢耍小聪明和捉弄人。

    与此同时,《西游记》也塑造了唐僧仁慈可爱却又执着迂腐、猪八戒滑稽乐观却又愚顽自私、沙和尚憨厚勤劳却又相对胆小无能等众多受人喜爱的文学形象。

    关于孙悟空的故事梗概

    花果山的一块石头聚集天地灵气,从缝中生出一个石猴。石猴闯入水帘洞,被小猴子们尊为美猴王。

    石猴要学大本领,渡过大海,拜菩提祖师为师。菩提祖师给他取名叫孙悟空,教他七十二般变化,还给他一个跟头能飞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但因为他卖弄本事,被菩提祖师赶出了师门。

    有了本事,孙悟空就跑到海底,大闹东海龙宫,得到定海神针,作为金箍棒。另三位龙王见他不好惹,分别将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送给了他。

    接着,孙悟空又跑到地下,大闹地府,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上画掉了。

    龙王和阎王去天庭告状,天庭派太白金星下凡,把孙悟空骗上天界,管理马匹。孙悟空嫌弃官小,打道回府。天庭担心他再闹事,封他为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结果,孙悟空不仅偷吃蟠桃和太上老君的仙丹,还把天界闹得天翻地覆。这就是“大闹天宫”。

    天庭只好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下,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四、关于作者吴承恩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但他科举考试屡遭挫折,年近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吴承恩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影响。晚年作《西游记》,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西游记第五回的人物性格特点?
孙悟空与九曜星打斗可以看出他本领高强、敢于斗争的精神。
从偷吃仙桃、喝光仙酒、偷吃金丹一系列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悟空不守规矩、挑战权威、蔑视权力的特点。 
从孙悟空不服玉帝管教可以看出他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西游记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感受:十万天兵都降服不了孙悟空,说明他的本领很强大,也写出了他敢于反抗玉帝,其他人都对玉帝很尊敬,但唯独孙悟空没有,有自己的想法就去反抗他人。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唐僧:中国礼教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典型代表。其正面意义是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子之风;其负面影响是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力。

孙悟空:本为石猴,得日月精华而生,非中华正体,有类于中国北方强悍的少数民族,其性格中精明、勇猛、善斗、疾恶如仇,是中原汉族人性格的反面。而正是这种性格元素的加入,使西天取经有了武力的保证,作为文化元素的渗入,也使中华民族孱弱的脉搏跳动的更坚定有力一些。

猪八戒:是中原汉族人世俗性格的典型代表,贪、嗔、痴、惧、色、懒,但此人比较好管理,只要驭用得法,还很能干,也不怕脏和累。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一个可爱的人物,一个更接近人本质的世俗人物。

沙和尚:这是一个中性人物,体现的是儒家的“中庸”的理念,在师徒四人中起着黏合剂的作用。

唐僧一贯坚持“因为值得做,所以要做好”,是典型的完美型性格。这种性格类型的人比其他性格类型的人想得更多,往往着眼于长远的目标,所以总是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但是过分地追求完美,就转化为一种完美主义,对别人的工作永远不满意,还会因过分谨慎而变得优柔寡断。

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杰出代表,他永远在超越自己的极限,总是能够不屈不挠地实现目标,能够取得令人叫好的工作绩效。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只关心工作的结果,对过程和人的情感却不大关心。喜欢控制一切,不善于合作。

猪八戒率直而又风趣,是活泼型性格的象征。他们情感外露,热情奔放,懂得如何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处处受欢迎。但是,过分地对乐趣的追求使他们显得随意,耐心不足,不切实际,常常陷入信任的危机。

当唐僧在想、孙悟空在做、猪八戒在说的时候,沙和尚比任何人都低调,他在看,当团队动荡不安时,他稳如磐石。和平型性格的人是整个团队组织的稳定器。他们非常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团队生活的稳定,容易相处,冷静耐心。但是,过分地强调和谐,事实上就可能造成过分的妥协,逃避冲突,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08
唐僧:中国礼教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典型代表。其正面意义是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子之风;其负面影响是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力。

孙悟空:本为石猴,得日月精华而生,非中华正体,有类于中国北方强悍的少数民族,其性格中精明、勇猛、善斗、疾恶如仇,是中原汉族人性格的反面。而正是这种性格元素的加入,使西天取经有了武力的保证,作为文化元素的渗入,也使中华民族孱弱的脉搏跳动的更坚定有力一些。

猪八戒:是中原汉族人世俗性格的典型代表,贪、嗔、痴、惧、色、懒,但此人比较好管理,只要驭用得法,还很能干,也不怕脏和累。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一个可爱的人物,一个更接近人本质的世俗人物。

沙和尚:这是一个中性人物,体现的是儒家的“中庸”的理念,在师徒四人中起着黏合剂的作用。

唐僧一贯坚持“因为值得做,所以要做好”,是典型的完美型性格。这种性格类型的人比其他性格类型的人想得更多,往往着眼于长远的目标,所以总是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但是过分地追求完美,就转化为一种完美主义,对别人的工作永远不满意,还会因过分谨慎而变得优柔寡断。

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杰出代表,他永远在超越自己的极限,总是能够不屈不挠地实现目标,能够取得令人叫好的工作绩效。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只关心工作的结果,对过程和人的情感却不大关心。喜欢控制一切,不善于合作。

猪八戒率直而又风趣,是活泼型性格的象征。他们情感外露,热情奔放,懂得如何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处处受欢迎。但是,过分地对乐趣的追求使他们显得随意,耐心不足,不切实际,常常陷入信任的危机。

当唐僧在想、孙悟空在做、猪八戒在说的时候,沙和尚比任何人都低调,他在看,当团队动荡不安时,他稳如磐石。和平型性格的人是整个团队组织的稳定器。他们非常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团队生活的稳定,容易相处,冷静耐心。但是,过分地强调和谐,事实上就可能造成过分的妥协,逃避冲突,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