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怕打骂,讲道理说不通,油盐不进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属于问题孩子了!要解决问题,须了解问题成因。

一般两个原因:

1、以前教育方法不当或者缺失,形成习惯,或者倔强的个性已经形成,要掰过来就很难了。

2、在特殊阶段或时期突然出现的反常表现,比如叛逆期突然到来。

不管哪种都要对症下药,在了解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对策,但 千万不能强行暴力纠正,且需要拿出很大的耐性 。

第二种情况,家长就不要太多操心了,事发时在了解事情原委的基础上做好监控,只要不是太出格的就 不要干预 了;有叛逆表现,在情绪平复后提点一二即可,其实这时候孩子已经知道问题所在,只是当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已。

我以真实的例子,来讲述一个在大人眼里“不可救药”的孩子。

小女孩,从小上寄宿制学校,父母忙于生意,沟通交流次数不是很多,只知道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不知道从几次级开始,孩子独特的思维,叛逆的个性开始养成。等家长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才知道,孩子在学校无视老师规矩,蔑视一切鸡汤励志。于是,家长亲戚开始了各式各样的轮番轰炸,希望将孩子从悬崖边上拉回来。最基本的目标:能进教室上课,能不与老师当面对抗,能暂时放弃cosplay的爱好。结果,一切都是白费心机,大人们心力交瘁,孩子烦躁不堪,双方筋疲力尽,最后只能随她去。

冷却了几年后,孩子稍长大一些,参加了一段时间的特长培训,然后通过考试,上了一所民办大学。在大学,没有这么多教条主义的约束,也没有功利的成绩分数,但却非常适合孩子生存。她自愿学习了各种技能,摄影,策划,剪辑,创作,等等等等。所有人都感觉很欣慰。

所以说,在这个 社会 上,人人都有自己呆着不舒服的雷区,就像有些人打死都不愿去做推销一样,对于个性强的孩子,只要有基本的是非观,不做危害他人,危害 社会 的事,我们就应该顺从他的爱好,尊重他自己的自然成长。作为家长,给予的应该是帮助,而不是逆向转头。

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打骂,说明大人曾经惩罚过孩子,讲道理说明大人经常对孩子进行说教,油盐不进说明孩子已经很抵触大人了。说明惩罚、说教都不是好的 育儿 方式。

惩罚、说教是我们大部分家长想当想的 育儿 方法,其实它们容易造成孩子愤恨、反叛、报复、退缩。所以少用为妙。

平时与孩子交流,我们大人可以尝试这么做:

一、描述问题或者你所看到的。

比如要求孩子整理房间,惩罚的方式是:今天你不整理房间就不许出门,说教的方式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跟你讲多少次了,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真不懂你,房间那么乱怎么睡得着……描述的方式是:我看见房间里书桌乱摆着几本书,地面上有些垃圾。说教、惩罚会让孩子有抵触情绪,而描述问题时也在告诉孩子们怎么做了。

二、提示

比如孩子的鞋子乱摆放。惩罚的方式:下次给我再发现鞋子这么乱放,我就扔出去。说教的方式: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说多少了次都不听。提示的方式:鞋子这么放在鞋柜外,显得地面很乱。孩子听了提示就明白该怎么做了,接受提示比接受遗责容易多了。

三、写便条

言语通常会火上烧油,为了避免言语冲突,我们可以写便条。

大家好,我是乐妈。

如果孩子不怕打骂,讲道理说不通,油盐不进该怎么办?

乐妈旁边邻居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不怕打不怕骂,讲道理说不通、油盐不进,现在依旧也是这样。

乐妈刚刚认识这一家人的时候,就发现了邻居家的一种特别现象:

1、一墙之隔,经常能够听到爸爸妈妈经常打骂孩子的声音,几乎是三天一小骂,四天一大骂。

2、经常男女混合双打,而且经常孩子被赶出家门,关在门外,不管孩子怎么叫都不开门。

起先孩子还害怕求饶,次数多了,孩子也不求饶也不哭,就抱着书包坐在门外,知道父母求着他进门。

越长大越不听话,基本上油盐不进了。

有时候父母打他,他还对父母说:“有本事就打死我算了。”

这种孩子,基本上你靠打是没有办法的。

乐妈一直不喜欢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自己也是这样长大的,所以更加不希望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

比如说乐妈与乐娃姥姥的教育方式就不一样,本身乐娃比较调皮,但并不是油盐不进的那种。

比如有时候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姥姥就觉得应该骂他,但是本身这件事情也不是孩子故意的,而且孩子不小心的,孩子本身也吓的要死,你这个时候骂他反而会更还怕。

还有就比如写作业这件事情,家长会在背后不停的喊他写作业,孩子基本上都会说等下写,这时候如果父母急了,就是一定要让他写,孩子就会很抵触,甚至和父母顶嘴,最后发展到父母动手的这种状态。

乐妈和乐娃说的最多的就是:玩的时候好好玩,但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写。

有时候乐娃想出去玩了之后再回来写作业,他就会和我协商,比如他会说:“妈妈,我想先出去玩会了再回来写作业好不好。”

我都会答应,但前提条件就是,你一定要写,如果这次答应了孩子,孩子玩了回来没有写,那就会有惩罚,比如罚第二天不准出去玩。

基本上乐娃都会在玩了回来之后,乖乖写作业,而且不用我叮嘱,自己一回来就拿着作业到我面前。

所以如果孩子真到了不怕打骂,讲道理说不通,油盐不进的这个地步,不过换个思维方式,以朋友的方式和他相处,想办法让他打开心扉,或者找他感兴趣的事情,一般这类孩子都吃软不吃硬。

然后再对阵下药吧!

首先要明确一点,打骂从来不会让人屈服。除非从精神意志和自尊上将他摧毁。但那个是对付敌人,不是对付自己的孩子。

然后从道理上说不通,这个是不存在的,除非你说的是你自己的道理,不是人家的道理。绝大部分人在说的时候,都认为自己说的是最为正确的真理,然后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得,未必适合每个人。

最后来说一下,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样处理?

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听话,首先你要知道哪些话他不愿意听。他为什么不愿意听这样的话?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要做一个好人。这样的一句话完全就是听上去非常有道理,但其实非常的空泛。谁都知道要做一个好人怎么做?在细节上小事上着手。又比如说,你要读书用功。这完全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平日里有很多学习上的困难,最好是能够跟孩子一起去解决克服了解他的学习进度。让他再有学习的信心的同时,学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每天对她说一遍,你要学习用功。

很多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按照你的道路去走的话。不但要告诉他方向,而且还要扶着他,一步一步往前走。

最后希望亲情之间没有这么多的坎坎坷坷。

这个回答可能会引起你的反感,但请你看完。

我的孩子算是很听话的,我自己也有很多管教孩子的技巧。

比如,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她立规矩,让她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现在已经内化到她的脑中,遇到具体事宜,不需要我多强调,她自己就能约束自己。

这一条很管用,也能让你在管教上省心。这就是李玫瑾教授讲的6岁前必须给孩子立规矩的原因。

另外还有其他许多——比如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给他讲道理,用心理学的方法助推孩子……

但这些都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所以,对于问出这个问题的你来说,已经不适合了。

孩子大了,再用这些套路,也不合适了——没那么好“骗”,好管理了。

以前我不大理解“接受”的含义,直到我读了心理学家陈海贤的《了不起的我》,才真正理解接受。

他有一句话是:

人有时候不是不愿意改变,而是单单针对别人不接受的反抗。


前几天读过他的一篇文章,里面说:

孩子一开始在家庭中,会满足父母的期待,把自己变成让父母骄傲的孩子。

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做不到时,就自我怀疑。

而这时,恰好父母无视他们的自我怀疑,依然固执地“期望”着,孩子就会反抗。

于是出现了叛逆,和家长对着干。

他们反抗的背后,也隐藏着自己深深的期待——爸妈请理解我,接受我,别逼我做自己做不到的事。

这种情况如何化解呢?接受孩子。

陈海贤老师举了个例子,成都有所“先锋社区”,专门接收一些大人口中的 “叛逆孩子”。

在这里,他们并没有什么逼迫训练,而是孩子想干啥就让他们干啥——打 游戏 也行,睡觉也行……

一段时间后,孩子变化了,他们不再打 游戏 ,而是开始为自己将来考虑,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人天生希望活出意义感,活出自我,但我们不希望这意义感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是在别人的安排下做出的。

所以,当孩子们被接受,他们明白自己做什么都是可以的时候,他们就会走出平地,找一条路往上。

所以,我建议放下跟孩子的争执,耐心地等待孩子一些时间——告诉他们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你永远爱他们。

那么,无论孩子18岁明白过来,还是20岁,到时候他们再努力都不晚——当然,我相信不会那么远,即便那么晚,现在20岁、30岁参加高考的大有人在。

如果你觉得接受不了我的说法,能否帮自己个忙,多读读心理学书籍呢?

如此,你会更明白孩子的行为模式,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指导生活。

这几年我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心态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如果有兴趣,从陈海贤老师的这本书开始吧——简单、易懂、实用。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谢谢阅读。

孩子不听话,是所有家长共同感到头痛的事情,但要不要打孩子却要视情况而定。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一般是要禁止的,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和伤害孩子心理的行为方式,但若是真的在一些极重大的错误面前可以适当的用一两回,这会让孩子记忆深刻,一生不忘。所以首先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再采用相应的对策。

1.孩子不听话可能是缘于独立意识的成长、成熟。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要乖乖地听话,不听话就是对家长权威的一种挑战,对于专制型的家长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却完全忽视了孩子独立个体的事实。当孩子在不断成长时,他的思维,认知都在完善,孩子看事物的视角也与成人不同。

做为家长要正确面对不听话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独立人格思维方式,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最重要,即便是非常让家长生气愤怒的事情,也要先尊重孩子表达不同意见与说话的权利,对于正确的事情,要接受肯定。对于错误的事情,要及时纠正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加以引导,而暴力的打骂只会加重孩子内心的伤害,令孩子失去判断力,加重孩子的逆反情绪。

2.孩子逆反对抗心理严重。

当孩子处在逆反期或是故意与家长对抗时,会部分家长说得对与错一律选择不听违抗。这时非常能激怒家长,若此时用镇压打骂的方式只会加重孩子的对抗与逆反的心理,令亲子关系激化,甚至会产生极端的行为后果。

作为家长要在面对孩子情绪化严重时,采用情绪隔离法,与孩子情绪进行隔离,自己保持平静的状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有利于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待孩子情绪发泄完,再用平和、温柔、坚定的语气与孩子交谈,当我们能用同理心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感受孩子的情绪,说出孩子的感受时就能有效的缓解孩子的逆反与对抗的情绪。

孩子都是慢慢长大慢慢懂事的。放过自己,放过孩子。不要用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孩子比。你懂的多,是岁月的赠予。同样,请给孩子时间,他会越来越棒的。

孩子不怕打骂,道理讲不通,油盐不进的原因是:

1、我们说的道理,不符合孩子的心境,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就开始进行批评打骂了,孩子觉得家长根本不懂我,内心是抵触的,就不愿意听。

2、孩子觉得家长说的道理不对,但是碍于家长的强势,又无法反驳,所以干脆不听。

3、孩子觉得家长说的是对的,但是不喜欢家长那种强势的态度,心里不爽,所以也不听。

4、不怕打骂,一方面是孩子没有心服口服,觉得无所谓,不想计较;另一方面孩子被打骂可能内心非常受伤,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假装满不在乎。

基于这些原因,建议:

1、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这些方式都没有效果,那就先暂停打骂,暂停讲道理。

2、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先给孩子为自己辩解的机会,说不定事事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呢。如果孩子从来都没有发言的机会,孩子对我们关闭心门,那以后我们可能永远都了解不到孩子真实的想法,更没有沟通和讲道理的机会了。

3、允许孩子犯错误和走弯路。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讲那么多道理,是觉得我们是对的,我们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但是,我们的道理毕竟是我们的道理,即使是对的,孩子自己没有去经历和体验,也无法触及孩子内心,影响他的人生。所以,即使孩子错了,也让他有试错的机会,只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我们再给他提供帮助就可以了。

不知道孩子的年龄是多少。

也不知道具体是那些情况下的油盐不进。

如果是3-6岁,那可以通过适当的感统训练来提高孩子本体觉和前庭觉的发展。

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游泳、平衡车等,与旋转类、跳跃类、俯冲类相关的 游戏 都可以进行。

如果是6岁以上,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叛逆期,他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开始有了发展,可以慢慢脱离家长的控制,所以就会出现“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情况。

这个阶段除了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运动和户外活动之外,更主要的是家长转换自己的角度,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要让孩子明白:你可以不听我的劝导,但你自己选择的后果要自己承担。

比如不背课文,那考试成绩不好的后果就要自己承担,并且接受相应的惩罚,比如抄写课文、多背诵几篇课文之类的。

但是很可能孩子也不会接受惩罚,那就需要家长摆正心态,从侧面敲打。

比如爸妈配合演戏,在知道孩子能听到的情况下,假装孩子听不到,说:我觉得孩子最近学习努力了,知道自己主动学习了,看来孩子长大了啊。

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也会慢慢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